【關鍵詞】師生關系;悅納;集體歸屬感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40-0091-02
尊重,始于“信任”
小木是藝術特長生,愛打小報告,一不順心就打電話舉報班主任、任課老師和同學,是同學眼里的“舉報大王”。這學期,我成了他的班主任。新班級、新同學、新制度、新文化……一切都有條不紊。而我對于小木,無論是座位的安排,還是值日表的輪值,都與其他學生無異。面對問題學生,我們要像對待花瓣上顫動欲墜的露珠一樣。因為稍不留心,就會錯過一道獨特的風景。
晚自習上,安靜的教室里傳來微重的呼吸聲。一看,是小木。我示意小木的同桌叫醒他。他慢慢抬起頭,我示意他抓緊時間完成作業。課間休息時,我走到小木身邊,詢問他是否身體不適,他搖搖頭。于是,我順手拿起他的作業,一邊批閱,一邊開始我與他的第一次正式交談。我坐在小木旁邊,把錯題講給他聽,直到上課鈴聲響起,我才起身走開。
晚自習結束后,我撥通小木家長的電話,進行了一次電話家訪。通過和小木家長的溝通,我了解到小木之前的學習表現和生活情況,并得知小木從小學習書法,毛筆字寫得不錯。
第二天的英語課上,眼見著小木腦袋快要耷拉下來,我立刻把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拋給他。小木滿臉驚訝,支支吾吾低頭不語。于是,我再次把問題簡單化。在我的多次提示下,小木順利回答了問題,然后神情放松了下來。每個學生都有被關注的渴望,有證明自己、體現自我價值的需求,班主任應該為他們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搭建平臺,直到他們重拾信心,悅納自己。
成長,幸于“集體”的肯定
英語課上,其他學生都在熱烈討論,只有小木神情緊張。我搬來一張凳子,坐在小木身旁。看著他試卷上大片的錯誤,我請小組學生分享答題思路。剛開始,小木只是安靜地聽著,不知過了多久,他開始加入其中。一段時間后,任課老師紛紛反映,在課堂上談及一些小木感興趣和熟悉的話題時,他變得活躍了。在同學們肯定的眼光中,小木有了更多的集體歸屬感,他變得越來越自信,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班級和學校活動中。
學校即將開展“最美教室”評選活動。想到小木毛筆字寫得好,我立即聯系了他。小木問我:“寫什么呢?”我答道:“班級的制度文化尤其重要,可以和‘自律’有關。”小木聽了點點頭。第二天一早,我就看到貼在門口文化墻上 “自律即自由”幾個字,內心十分歡喜。
借著晨會,我向大家分享道:“每天我們踏進教室,不妨看一看門口的幾個字,這是我們的班訓,也是大家要為之奮斗的方向。”說罷,我朝向小木的方向,向他笑了笑。小木欣然接受了一項新的任務:每天在班級的告示欄上記錄班級常規積分情況。從開始的小心翼翼到現在的認真負責,我欣喜地看到,小木和同學之間的互動多了。
學校一年一度的愛心義賣活動開始了。小木主動用毛筆字為班級寫了宣傳語“溫暖傳遞,愛滿校園”。義賣現場,小木熱情“推銷”班級義賣物品。周一的升旗儀式上,同學們紛紛推薦小木作為班級代表去捐款。看著小木自信地走向主席臺,我和同學們在遠處為他鼓掌。事后,小木興奮地告訴我,這是他第一次這么自信地走在人群中。我拍了拍小木,笑著對他說:“以后這種機會多著呢。”
同伴的悅納對于“問題學生”的成長尤為重要,當他發現自己被關注、被肯定、被需要后,就會逐漸找到自我價值和歸屬感,就會融入班集體,不斷釋放個人潛能,突破自我限制,實現更高的目標。
悅納,源于“自我”的欣賞
籃球賽上,小木熱血激蕩;校慶中,小木主動報名,在舞臺上自信地揮毫潑墨;30公里遠足中,小木自薦舉班旗,自信而又從容地走在隊伍的最前列……那個曾經“被遺忘在角落”的孩子開始“發光”了。
正當我想找機會表揚小木時,他主動找到我,說自己作為藝術特長生,文化課比較薄弱,尤其是英語學科,所以剛進高中時心里是非常自卑的,才采取了“舉報”的方式。這是小木第一次主動談起自己的問題。看到這樣的小木,我由衷地感到高興。我順勢向小木分享和同學、老師、長輩的相處之道,告訴他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通過舉報才可以解決,下次遇到問題可以直接和我聊一聊……
漸漸地,小木變得越來越自信了。見到老師,他眼神不再躲閃;遇到問題,他不再刻意逃避;還時不時和我分享一些生活趣事。小木不再因為自己學科基礎薄弱而自卑,而是開始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晨讀課,小木的聲音更加響亮;課上,小木更加專注;課后,時常能夠看到小木和同學、老師討論問題。小木開始主動報名參加各類書法比賽,每次都會和我分享他的“戰績”。看到這樣的小木,我由衷地高興和自豪。
前不久,小木的媽媽給我發來了他在南京參加書法集訓的照片。在外集訓期間,小木也會認真對待班級的集體活動。每周一的班會課,我總會打開騰訊會議,邀請小木一起參加。這是小木去集訓前和同學們的一個小約定:離班不離心。正是這樣的溫暖減少了小木在集訓期間的一絲孤獨,也讓他更加專注于自身的成長。
有的學生就像遲開的花朵,需要精心培育。教師要學會尊重他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調動集體的力量,讓他們重拾信心,實現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