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在增強財務數據安全,提高運營效率以及優化財務策略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文章基于管理效能提升背景,綜合討論數據管理、成本管控、風險監管、流程管理等領域信息系統建設,詳細闡述財務數據處理與自動更新、預算控制與成本控制優化、風險評估預測與監控報告、財務流程標準與審計合規等關鍵要素,積極探討信息系統建設在財務管理中的積極影響。未來,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將朝著智能化、移動化、安全化方向發展,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等領域實現突破,從而為組織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財務策略提供重要依據。
【關鍵詞】管理效能;信息化;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275
基于管理效能提升的現實需求,信息化在財務管理中的多維應用,有效提高了財務決策效率[1-2],為科學制定財務策略,合理推動財務數據處理、促進數據自動更新,提升財務數據準確性、高效性;重點強調預算控制、成本控制等優化方法,促進管理資源優化配置,保障財務安全穩??;高度關注風險評估與預測、實時監控與報告處理,提高潛在風險控制能力;及時推進財務流程標準化、財務審計合規性,提高財務管理運營安全度、信任度[3-5]。所以,通過全面探討財務數據管理、預算成本管控、風險監測監管、流程管理等進展,旨在揭示信息化在財務管理不同方面的積極作用,進而為推動財務管理現代化、提升績效評價智能化提供參考[6-10]。
一、數據管理
(一)財務數據處理
作為商業運營的核心組成部分,財務管理旨在高效處理與分析海量財務數據,為制定財務決策、優化業務流程提供堅實基礎。財務數據通常涉及銷售采購、會計核算、資金流動、財務報表以及預算管理等信息,通過提升財務系統信息化水平,可以實現財務數據統一管理,有效提高財務數據管理效能。在數據集成處理階段,通過整合分散數據源,創建完整的財務數據集,消除數據孤島現象,降低數據冗余,實現財務數據一致性、完整性。同時,利用數據集成分析工具,加快數據處理速度,增強財務數據可用性、安全性,為財務關鍵績效指標提供數據基礎。在數據質量管理階段,通過實施數據準確性驗證、完整性檢查、一致性保障、合規性審查等控制措施,嚴格監管數據質量。提高整體財務決策質量,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同時,基于信息系統數據可追溯性,保障所有財務活動透明度,增強財務監管可信度。此外,通過將財務數據與市場營銷、銷售業務、客戶服務數據相結合,全面了解客戶需求、及時掌握市場動態,為財務狀況分析與決策制定提供有效參考。所以,提升財務數據信息化水平,提高財務數據動態管理能力,為戰略規劃、市場洞察、內外部溝通以及技術創新提供量化支持。
(二)數據自動更新
作為提升財務管理效率的關鍵因素,數據自動更新融合信息系統,可以極大提升數據處理效率。通過信息系統自動捕獲功能、實時自動更新機制,提高財務數據管理效率,維持財務數據最新狀況,降低手動錄入錯誤,保障財務數據準確性、完整性。在制定財務戰略規劃時,基于信息系統所提供的財務數據,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優化財務資源配置,實現精準財務決策。同時,自動化數據更新為高級數據分析、財務報告創建提供穩固基礎。通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深入洞察財務整體趨勢,精準預測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戰略規劃。此外,信息系統支持實時數據共享與報告生成。通過增強內部溝通協作,提升財務報告時效性與可信度,有助于及時將財務報告信息披露至內部管理層、外部投資者、監管機構,提高部門良好聲譽。所以,推動財務數據實時更新,可以提高數據處理效率,促進財務管理變得高效與靈活,為及時了解財務整體現狀、動態調整財務戰略規劃提供數據抓手。
二、成本管控
(一)預算管理
作為現代財務系統關鍵領域,預算控制與成本控制緊密相連。通過預算集成管理模塊,精準制定預算計劃,實時監控預算執行,自動對比預算指標,提升問題識別能力,增強財務預算追蹤敏捷程度。為減少財務預算偏差,信息系統在監測到預算瀕臨或超支情況時,自動觸發預警機制,實時通知責任人員,及時采取合理措施,動態了解預算執行動態,有效提升財務活動的安全性、靈活性、有效性。同時,借助系統數據分析功能,提高數據洞察與關聯分析能力,科學識別預算偏差根源。通過有針對性地實施措施,優化預算管理,以期財務控制目標得到有效實現。基于全面監控預算框架,信息系統能夠自動生成財務報表與績效指標,通過提供關鍵財務與業務數據,全方位評估預算執行效率,準確衡量績效完成情況,為研判預算執行情況提供重要依據。此外,預算集成管理模塊的應用,不僅可以簡化財務操作流程,還可以減少手工操作失誤。通過優化財務資源配置,提升成本控制水平與資源利用率,及時掌握資源利用情況。所以,創新推進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搭建預算集成管理模塊,深入融合成本管理原則,迅速識別財務數據異常,全面監控財務管理,為財務成本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二)成本控制
為提升成本管理效能,將成本控制融入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通過運用自動化處理功能,實時監控安全生產、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等多方成本數據,穩步提升成本信息及時性、準確性。首先,通過利用自動化數據捕獲、智能處理功能,全面呈現成本結構特征,精準識別成本變化趨勢,進而提高對財務整體狀況掌控能力。其次,引入精益方法論、持續改進策略,結合成本控制模塊應用,優化內部流程,涵蓋生產交付、供應鏈管理、庫存控制、質量管理等方面,逐步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再次,借助信息系統數據集成工具,自動生成綜合性成本分析報告,增強成本分析與效益評估能力。同時,基于成本分析與效益評估數據支持,利用信息系統模擬功能,評估最佳成本消減方案,科學編制財務戰略規劃,降低多余費用支出,改進財務流程效率,優化系統資源配置,推動成本控制策略有效實施。最后,注重信息系統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防止敏感成本數據泄露。通過建立嚴密訪問控制、數據加密、網絡安全、身份驗證等多層防御機制,有效阻止潛在安全威脅發生??傊?,在成本控制與優化應用方面,信息系統可以有效提高成本管理能力,降低開支、提高效益,為財務持續穩健運行提供強大支撐。
三、風險監管
(一)風險評估與預測
為科學評估財務風險、合理預測未來趨勢,充分發揮信息系統應用在風險管理與評估方面的優勢。通過信息系統整合與處理海量數據,采用新型數據分析預測模型,精準評估諸如不良賬款、成本波動、盈利變化等各類潛在風險,建立風險防范管控措施,降低潛在危害影響,保障財務安全。在建立風險預測模型方面,基于系統歷史數據統計,開展風險模型評估,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貨幣匯率波動、經濟周期等風險事件,提前預警并采取必要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風險負面影響。在預測市場波動時,采取對沖措施,降低投資風險。在預測經濟周期變化時,采用調整經營策略,以便適應不同階段的經濟狀況。在評估風險方法方面,綜合利用信息系統復雜算法、大數據技術,多角度分析市場發展趨勢、財務監管變化、財務數據波動、宏觀經濟因素,精準識別預測潛在風險,挖掘風險交互作用,為制定風險管理策略提供依據。在識別風險事件概率方面,統籌定量與定性分析,估算風險事件發生概率,綜合考慮事件在財務損失、聲譽受損、法律責任等負面影響程度,確立風險優先級,逐步采取風險應對策略,降低潛在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所以,通過全面實施風險預測方法,提升組織應對財務風險能力,為構建風險控制體系、促進財務管理穩健運行提供基礎保障。
(二)實時監控與報告
風險監控模塊在提升財務決策效率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通過實時監測與校驗財務數據,監控數據規則應用標準,增強財務活動捕捉能力,提升財務數據即時性、安全性。首先,借助風險實時監控系統,持續跟蹤現金流量、成本結構、盈利能力等關鍵財務指標,實時監控財務數據、業務交易重要變化,及時識別潛在風險,合理采取應對措施,從而為財務決策提供即時數據視圖。其次,設置信息系統響應機制,監測風險指標閾值,如若發現風險異常情況,自動觸發響應機制,促使管控節點做出相應決策。構建即時響應機制,逐步實現潛在風險提前研判,降低潛在風險損失。同時,探索構建自動化響應系統,陸續減少手動檢查監控,節省時間資源、人力成本,實現監測一致性、準確性,提高風險監管效率。最后,通過信息系統自動化流程,開展財務數據整合集成分析,根據預設模版與標準,自動生成財務報告,推動報告生成高效性、準確性,增強財務流程標準化管理。研發加載自動核算功能,促使財務報告符合相關技術規范。所以,作為有效的財務管理工具,風險監控模塊可以進行實時監測與報告分析,及時提供風險洞察與決策支持,增強風險的感知能力,進而提高財務整體管理水平。
四、流程管理
(一)財務流程標準化
財務流程涵蓋發票處理、財務錄入、付款審批、報銷管理等環節,通過推進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自動簡化手工操作復雜性,降低人為操作失誤率,提升財務數據的穩定性、可靠性。在流程管理方面,明確財務流程標準是實現財務管理過程連續性、一致性的關鍵。通過實施標準操作步驟、遵守流程應用規則、合理使用技術工具,促使財務管理流暢運行,降低財務風險漏洞,提升財務整體運行效率。在客戶管理方面,流程標準化可提高外部利益相關者的滿意度。財務快速付款流程、高效發票處理,體現組織對客戶需求的重視,有助于改善商業互動質量,為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奠定基礎。在部門合作方面,標準化流程促使跨部門合作更加順暢。不同部門間遵循相同的流程規則,減少培訓時間與投入成本,推動跨部門協作與信息共享,從而提高整體業務協作效率。同時,標準流程還有助于管理和預測現金流。財務加速收付款流程,提升資金安全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實現財務穩定性。所以,作為財務管理高效、透明、合規的指導框架,財務流程標準化為提升財務管理效能,加強內部控制,實現內外部經濟交互提供了堅實基礎。
(二)財務審計合規性
為保障審計活動符合最新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要求,采取數字化審計、持續性跟蹤、技能性培訓等措施,提高財務審計效率,確保財務管理嚴謹性。首先,引入數字化審計。借助信息系統的審計記錄、數據分析、審計報告等數字化功能,實現審計過程現代化、高效化。數字化審計主要優勢在于追溯歷史操作數據,審查流程執行軌跡,為審計人員審查數據提供支持,尤其在審查異常數據、識別潛在風險方面,審計人員可迅速、準確地完成任務。其次,建立持續性跟蹤。利用信息系統的審計監控功能,持續監督審計周期內財務交易、業務活動等情況,提高審計結果的精準度,實現財務管理流程全面監控。最后,強化技能性培訓。通過技術培訓、溝通意見、獎懲機制等方式,增強審計人員合規意識,提高其專業審計水平,促使審計人員了解最新法律法規、行業標準。此外,通過優化更新系統配置,實時更新審計數據儲存記錄,妥善設置訪問權限,增強審計數據完整性與可信度。所以,引入審計功能模塊,推進財務流程標準化、合法化,為提升財務流程效率、降低財務成本提供有力依據。
五、結論與討論
基于管理效能提升背景下,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已成為現代財務管理穩健運行的關鍵組成部分。未來,創新推動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增強財務數據處理能力,提升決策支持自動化水平,有序探索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AI)、移動云存儲、大數據分析在財務數據趨勢的應用。一方面,研究區塊鏈技術在保障財務安全性、可信度方面的關鍵作用,探索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交易機制等領域的應用;另一方面,發展財務智能化系統,著重探索自主學習能力、智力決策能力,實現自動化預算調整與資源分配;同時增強對移動設備的支持,提高財務決策時效性、靈活性,探索不同平臺間的無縫集成;特別是在數字化環境中,深度開展數據隱私、信息安全等相關研究,保障財務數據安全性、保密性,防范網絡攻擊和數據泄露風險;最后,強化不同系統間整合集成與互聯互通,實現數據無縫傳輸與共享。綜上所述,隨著現代技術持續演進,信息系統正朝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方向發展,為財務管理綜合效能提升、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供強力支持。
主要參考文獻:
[1]陳秋紅.云內控背景下中小企業經營收支管理內控信息化建設探索[J].國際商務財會,2023(22):88-91.
[2]王松.企業數字化轉型驅動內部控制質量提升——基于文本分析的實證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23(09):22-28,32.
[3]吳文臣.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策略探究[J].國際商務財會,2023(08):90-93.
[4]顧建華.基于配置管理的不動產登記業務自適應設計思路與實踐[J].自然資源信息化,2024(03):134-138,145.
[5]譚永杰.地質信息化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思考[J].自然資源信息化,2023(01):1-9.
[6]張崢.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信息系統設計與建設思路[J].自然資源信息化,2023(02):27-33.
[7]楊威.自然資源部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實施效果跟蹤與評估——基于內部控制報告視角[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22(11):66-74.
[8]于輝勝.數字經濟時代地勘單位財務管理轉型芻議[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21(07):56-60.
[9]劉聚海.AI大模型綜述——兼論AI賦能不動產登記的基本思路[J].自然資源信息化,2024(04):1-18.
[10]秦靜.自然資源資產清查成果的數據來源與應用方式[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23,36(03):83-89
責編: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