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睡眠質量關系著幼兒身體生長發育和機能發展。午睡是幼兒夜間睡眠的必要補充。培養幼兒午睡習慣,提高幼兒在園午睡質量,幼兒教師可以運用以下方法:創造舒適的午睡環境,確保幼兒安靜午睡;制定午睡紀律,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開展睡前活動,為幼兒安靜午睡做準備;贊美和激勵,督促幼兒按時午睡;家園合作,提高幼兒午睡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午睡;睡眠質量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31-0033-03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午睡是生活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午睡指的是午后短暫的休息時間,是自然睡眠周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幼兒期是幼兒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高質量的午睡有利于幼兒恢復體力和精力,更好地開展游戲活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每天應保證11至12小時的睡眠時間,其中午睡時間應達到兩個小時左右[2]。午睡不僅有助于幼兒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而且能夠使幼兒精神煥發,心情愉悅,增強記憶力。認知神經科學家麗貝卡·斯賓塞(Rebecca Spencer)認為,午睡能夠提高記憶力,相較于不午睡的學齡前兒童,午睡的兒童記憶力更佳,反應也更敏捷。因此,幼兒園教師要重視培養幼兒午睡的習慣,提高幼兒在園午睡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一、創造舒適的午睡環境,確保幼兒安靜午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寢室環境的教育功能。因此,幼兒園要注重寢室的整潔與美觀,為幼兒營造溫馨寧靜的午睡氛圍。幼兒園舒適的午睡環境,有利于幼兒快速入睡,提高睡眠質量。在夏季,高溫天氣會帶給人不適和煩躁,容易影響幼兒午睡質量。因此,在幼兒進入寢室之前,教師應提前開啟空調和風扇,將室內溫度調節至26攝氏度左右,使幼兒進入寢室后感受到涼爽和舒適,逐漸消除心中的煩躁,平靜入睡。需要注意的是,空調和風扇都不能直吹幼兒,避免溫度過低使幼兒受涼。在冬季,幼兒教師也要特別注意幼兒午睡環境的舒適度。冬季氣溫比較低,為確保幼兒在午睡期間不會感到寒冷,幼兒教師應提前開啟暖氣設備,將室內溫度維持在適宜的范圍,通常是20攝氏度左右。此外,幼兒教師要注意寢室空氣濕度,避免寢室空氣過于干燥導致幼兒皮膚變得干燥或產生呼吸道問題。為保持寢室空氣濕度,幼兒教師可以適當使用加濕器,也可以放置綠色植物。在冬季午睡時間,幼兒教師要特別注意幼兒的穿著,確保幼兒穿著保暖、舒適、透氣的衣物,避免幼兒穿著過厚或過緊的衣物,影響睡眠質量。同時,寢室的被褥、枕頭要定期更換和清洗,保持干凈和舒適。總之,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幼兒教師都要根據季節特點和幼兒的身體狀況,為幼兒打造舒適的午睡環境,確保幼兒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
舒適的幼兒園午睡環境與寢室光線有著密切的關系。幼兒午睡期間,幼兒教師要注意調節寢室的光線,如拉好窗簾,保持寢室光線柔和,避免陽光直射幼兒的眼睛。這樣做不僅可以保護幼兒的視力,而且可以營造一種溫馨寧靜的午睡氛圍,有助于幼兒放松身心,較快進入睡眠狀態。幼兒午睡時,幼兒教師的舉動應盡量輕柔,避免產生較大的聲響,減少在寢室走動的次數,除了必要的巡視,盡量不打擾幼兒休息,為幼兒提供一個安靜、穩定的睡眠環境,使幼兒能夠進入深度睡眠。此外,在幼兒午睡時,幼兒教師要盡量使用輕柔的話語引導幼兒、安撫幼兒,給予幼兒安全感。如,幼兒教師可以向幼兒投以微笑,輕輕地摸一摸幼兒的頭部、拍一拍幼兒的后背。輕柔的話語和親密的舉動能夠讓幼兒感受到被關愛,從而消除緊張的情緒,安靜午睡。
二、制定午睡紀律,培養幼兒午睡的習慣
提高幼兒在園午睡質量,幼兒教師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幼兒教師要制定午睡紀律,告訴幼兒寢室是專門為休息而設置的場所,進入寢室后必須保持安靜,安靜地躺在自己的床位,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幼兒進入寢室后,幼兒教師要求幼兒停止與午睡無關的活動,如不玩玩具、不玩游戲、不看圖書等,引導幼兒不要打擾他人休息,尤其是不要打擾旁邊已經入睡的小伙伴,不拉扯他人的被子,不與旁人進行交談,不跟小朋友嬉笑打鬧,不大聲喧嘩,不在寢室隨意走動。要求幼兒遵守午睡紀律,提高幼兒對午睡紀律的認識,幼兒教師可以給幼兒講述與午睡相關的故事如《噓,午安》《午睡啦》,讓幼兒了解午睡的重要性,適應幼兒園作息規律,愛上在幼兒園午睡,午睡期間不玩弄危險物品。幼兒教師講述的故事要生動有趣,讓幼兒認識到遵守午睡紀律的重要性,從而主動遵守午睡紀律。對遵守幼兒園午睡紀律和午睡規則的幼兒,幼兒教師要給予他們肯定和表揚,為其他幼兒樹立榜樣。
不良睡姿會影響幼兒的睡眠質量,不利于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實際上,幼兒睡姿多種多樣,如弓著身體趴著睡、把頭蒙在被子里睡、吮著手指頭睡、墊著雙手睡、蜷縮著睡等,這些不良睡姿可能會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午睡質量。如:幼兒趴著睡覺可能會壓迫心肺器官,影響呼吸和身體的血液循環,同時造成面部受擠壓,影響五官發育;幼兒蒙著頭睡覺可能會造成吸進來的空氣變得污濁,不利于大腦發育;幼兒枕著手臂睡覺可能會引起手部酸痛麻木。提高幼兒午睡質量,幼兒教師必須糾正幼兒的不良睡姿。首先,幼兒教師給幼兒示范正確的睡姿,如右側睡、左側睡、仰睡等。其次,幼兒教師通過講述繪本故事、創編兒歌等形式,讓幼兒掌握正確的睡姿。如,幼兒欣怡有吮著手指頭睡覺的習慣,躺在床上就開始吮手指頭,教師糾正幾次后,她依然改不了這個習慣。為改變欣怡的睡姿,幼兒教師可以給她一個毛絨玩具或一床小被子,讓她雙手抱著,避免她空著手,也可以安靜地坐在她的旁邊握著她的手,幫助她改掉吮手指睡覺的習慣。幼兒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不良的睡眠姿勢,提醒幼兒糾正不良睡姿,幫助幼兒提高午睡質量,享受午睡時光。
三、開展睡前活動,為幼兒安靜午睡做準備
在午睡前,幼兒教師要開展適宜的活動,為幼兒午睡做準備,使幼兒能夠盡快進入午睡狀態,提高午睡質量。當幼兒用完午餐后,幼兒教師可以指導幼兒開展一系列有利于放松身心的活動,穩定幼兒的情緒,讓幼兒為午睡做好心理和生理的準備。幼兒教師可以開展如下活動,為幼兒安靜午睡做準備。一是引導幼兒閱讀繪本,要求幼兒在閱讀過程中保持安靜和專注;二是播放柔和舒緩的音樂,為幼兒營造溫馨的午睡氛圍;三是開展簡單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動,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逐漸安靜下來;四是利用自然界中的聲音如鳥鳴聲、溪流聲,為幼兒打造一個如大自然一般的寧靜環境,使幼兒更容易沉浸于夢鄉。幼兒教師開展的午睡前活動,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午睡體驗,提高幼兒的睡眠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散步活動是連接午餐和午睡的一個環節。幼兒吃完午餐直接進行午睡,有可能對消化系統造成負擔。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帶著幼兒在幼兒園里散步,讓幼兒的身體得到舒展,肌肉得到放松,為午睡做準備。在餐后散步環節,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出教室,走到室外,選擇一條小路,與幼兒共同欣賞沿途的景色,感受陽光,呼吸新鮮空氣,保持大腦清醒和愉悅。在散步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分享上午學到的本領和自己參加的活動,或者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里的植物、動物,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抒發情感。愉悅的心情和放松的身體狀態,有利于幼兒快速入睡。午睡前的散步活動不僅有助于幼兒消化食物,而且有利于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進入午睡狀態,提高午睡質量,為下午的學習活動儲備能量。
為確保幼兒擁有美好的午睡時光,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提高幼兒午睡質量,幼兒教師有必要提醒幼兒睡前如廁。睡前如廁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在幼兒園,幼兒常常全身心地投入游戲活動,完全沉浸在游戲活動中,以至于忘記了上廁所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幼兒一旦躺下準備午睡,就可能突然想起來要上廁所,這樣不僅影響自己午休,而且會影響其他幼兒午睡,甚至破壞寢室的午睡氛圍和安靜的狀態。因此,在幼兒午睡前的準備工作中,幼兒教師要提醒幼兒先如廁后休息,使幼兒避免在午睡期間如廁,有利于幼兒進入深度睡眠,擁有一段愉快的午睡時光。
四、贊美和激勵,引導幼兒按時午睡
陳鶴琴先生指出:小孩子是喜歡稱贊的。在幼兒午睡這一日常環節,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贊美和激勵幼兒,引導幼兒按時午睡。幼兒對世界的認知往往直接而簡單,即便是在午睡,幼兒教師的一句贊美“你在午睡時很安靜”,或是一次輕輕的撫摸,甚至一個甜甜的微笑,都能夠讓幼兒感受到被關注、被認可,成為他們安靜午睡的動力。
在幼兒午睡期間,寢室通常變得很安靜。幼兒安靜地躺在床上,這時幼兒教師可以輕輕地走到幼兒的床邊,用柔和的聲音對他們說:“寶貝們,今天你們表現很好,現在好好休息吧。”這樣的言語引導能夠讓幼兒感到安心,在潛意識里學會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勵。這種積極的反饋讓幼兒更加期待午睡環節,因為他們知道,午睡不僅是休息時間,而且是他們獲得認可和鼓勵的時刻。幼兒教師贊美和激勵幼兒午睡的行為,也能夠教會幼兒贊美和鼓勵他人。如,有的幼兒會模仿教師的言行,在同伴安靜入睡時輕聲地說:“你睡得好香呀!”有的幼兒發現同伴完成一項任務時,會給予對方一個大大的擁抱,說一句“你真棒”。這樣的互動增進了幼兒間的友誼,培養了幼兒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
對于偶爾難以入睡的幼兒,幼兒教師應采取因勢利導的策略,先了解幼兒的想法,再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比如,幼兒豆豆希望爸爸媽媽放學時能夠早一點來接他回家,幼兒教師了解到豆豆的想法后,可以與豆豆做個約定:只要豆豆乖乖地睡午覺,老師就會打電話給他的爸爸媽媽,提醒他們早一點來接他回家。這個約定可以增強幼兒對教師的信任,幫助幼兒改善睡眠習慣。再如,幼兒佳佳希望得到老師的夸獎,幼兒教師可以抓住幼兒的心理,對她說:“佳佳的眼睛又大又亮,要擁有這樣一雙明亮的眼睛,必須好好睡午覺,因為睡眠能夠讓眼睛得到休息。”佳佳乖乖地聽從老師的建議,安靜入睡。午睡結束,幼兒教師可以表揚佳佳:“哇,一覺醒來,佳佳看起來更精神了呢。”教師給予幼兒肯定和鼓勵,有利于幼兒養成安靜午睡的習慣。
贊美和激勵在引導幼兒安靜午睡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激發幼兒午睡的動力。因此,在幼兒午睡環節,幼兒教師應當靈活運用贊美和激勵的策略,根據幼兒的特點和需求,給予他們適當的正面反饋。
五、家園合作,提高幼兒午睡質量
幼兒在幼兒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然而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并且需要幼兒園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兒受家庭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影響,未能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在家里作息時間不規律,與幼兒園的生活節奏不一致。針對這個問題,幼兒教師有必要向家長宣傳午睡對促進幼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以及不良睡姿和不合理作息時間對幼兒身體健康的潛在危害。家園共育有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幼兒教師發現幼兒在午睡方面出現問題時,應當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如,幼兒教師可以建議家長調整幼兒的作息時間,確保幼兒每天早睡早起,每日按時午睡,即使在周末和節假日,也要盡量保持與幼兒園一致的作息時間,幫助幼兒形成穩定的睡眠生物鐘,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家園配合,有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保障幼兒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提高幼兒的睡眠質量和身體素質。
總之,在幼兒園,午睡是一個重要的活動環節,幼兒的睡眠質量影響著下午游戲活動的開展。幼兒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策略如創造舒適的午睡環境、糾正幼兒不良睡姿、開展睡前活動、家園共育等,耐心地引導幼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提高幼兒午睡質量,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李春華.幼兒園各年齡班生活活動的特點與教育策略[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21:1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責編 歐孔群)
作者簡介:莫冬娟,1974年生,廣西靈山人,大專,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