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小學教育專業認證標準,通過點線面相結合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個方面,疏通“三全育人”的科學內涵;破難題,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德育培養存在全員育人缺乏互通聯動,重視不夠,全程育人銜接性差,連續性育人不足,全方位育人形式單一,多元化育人欠缺等問題;立新路,針對小學教育德育培養問題明確育人著力點,構建全員參與互聯互通、上下齊心的育人模式,筑牢育人生命線,營造連續性、各階段相銜接的全程育人方法,擴寬育人覆蓋面,打造課內外、校內外、線上線下全方位、全覆蓋聯通共融的育人模式,提升學校育人能力,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全育人”是育人的根本任務,依據小學教育專業認證標準,構建小學教育專業師德育人新形態。通過“點、線、面”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將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培養成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疏要義:“點、線、面”相結合的
三全育人內涵
“三全育人”是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首次提出了“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徹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強調對師范類專業師范生進行全員、全方位、全過程人才培養,推動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
“點、線、面”相結合的三全育人中的“點”是明確著力點,答好培養什么人的時代之問,實施全員育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熬€”是抓牢生命線,將思想政治工作貫徹育人始終,做到全過程育人。“面”是擴大覆蓋面,把立德樹人融入各個環節,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做好全方位育人模式,推動五育并舉,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破難點:“點、線、面”相結合的
三全育人的現實困境
高職院校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開展“三全育人”工作,不斷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完善一體化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深化“三全育人”格局。但是,在推進“三全育人”實踐工作中,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德育的培養,仍面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亟待去解決。
全員育人聯動欠缺,重視程度不高。目前在“三全育人”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在德育培養工作中,全員參與育人分工協作機制不夠完善,缺乏互相聯動。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的培養各部門、各成員沒有高度重視全員育人,尤其在家校聯系、社會聯動等方面有所欠缺,尚未整合各方人力,聚焦人才培養,全員參與育人環節存在壁壘,學校成員、家庭、社會育人處于分離狀態。
全程育人銜接性差,連續性育人不足?!啊^程育人’則要從時間維度將立德樹人貫穿于學校辦學治校全過程、教師教育教學全過程等。”全過程育人需做到時間的連續性,一些高職小學教育專業院校在連續性系統化育人環節欠缺。在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入校前和畢業離校后,這一階段育人銜接不到位,尚未制定全程育人模式,育人時間連續性不足。入學前沒有提前做好摸底學生工作,沒有提前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沒有提前開展思政教育;畢業之際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教師們關注的主要是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是否都就業,就業率是否達到95%以上,忽視了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思想道德教育,離校后沒有進行校友追蹤,德育延展性不足,持續育人工作不到位。
全方位育人形式單一,多元化育人欠缺。在育人實踐過程中,部分高職小學教育專業院校尚未充分認識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對人才培養方案中德育實施不到位,實踐育人和專業育人相脫離,培養模式形式單一,一些教師往往注重第一課堂德育培養,忽視第二課外課堂和第三網絡課堂德育育人。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的政治理論,還需要強化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在實踐中促進學生德育培養。實踐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培育時,容易忽略實踐育人。
立新路:“點、線、面”相結合的
三全育人實踐路徑
針對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師德培養問題,依據小學教育專業認證,提出“點、線、面”相結合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培養路徑。
在“三全育人”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突破難點,積極尋求新方法、新思路、新形式,明確“三全育人”著力點,筑牢“三全育人”生命線,擴寬“三全育人”覆蓋面。
明確“著力點”,做好“全員育人”之基?!稗k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堅持在黨的領導下,辦好教育事業著力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員性和廣泛性,做好全員參與育人工作。學校全員參與育人,需要各部門各成員互相聯動,上下齊心、共同打通育人通道,聚焦育人工作,提升育人質量。
首先,統籌全局,聯合八方力量協同育人。聚焦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管理者、行政教師、一線專任教師、后勤人員、家長、社會協同育人,學校做好育人頂層設計,從管理層、一線教師、后勤人員、家長、社會等,實現聯通互補育人方式,共同加強對學生德育的培養。其次,聯合學生黨團干先鋒,充分發揮小學教育專業學生主體作用,加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黨團干先鋒作用,帶動全體小學教育專業學生互學共進,促成青年學生比、學、趕、幫、超的優良學風。
最后,師生合力聯動社會各成員,全員參與特色育人工作?!霸诜e極傳授專業化知識內容的同時,更要精準把握課程背后蘊含的社會價值?!鄙鐣f同育人在育人中發揮重要作用,小學教育專業的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社會在育人中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筑牢“生命線”,夯實“全程育人”之本。從育人過程來看,育人工作屬于一項長期系統化工程,需要遵循育人規律,以德育為本、時間為軸,做好連續性育人工作。在小學教育專業的高職院校育人過程中可以適當放寬育人時限,在大一入校前到大三結束之后進行延展,各個階段相互銜接,堅持循序漸進地推進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接班人,讓立德樹人貫穿學生發展的各個階段,實現全程育人。
首先,辦好啟蒙德育教育,奠定新生德育基石。在小學教育專業大一新生入校前,小學教育專業高職院??梢詫@一時期的學生進行入校前的德育培養。組織入校前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進群,要求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觀看學習強國教育欄目“黨史學習教育”和“思政領航”“德育為先”“五育并舉”等視頻,掌握黨史和德育理論知識。
其次,提升德育能力,培養德育品質。大一階段是優良品德形成的基礎階段,大二階段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大二時期需要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學目標科學化、精細化,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和政治素養,引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通過對當今時事政治的了解,把握時代的脈搏,全面認識國情,進而促進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命運密切聯系起來。在課程實踐過程中,要求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分組進行,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互助精神。
最后,深化德育工作,持續德育過程。高職小學教育專業院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大三階段進入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大三在外實習,任課教師和輔導員在實習前進行崗前德育培訓,加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愛崗敬業、求真務實、遵紀守法、熱愛學生、吃苦耐勞、互幫互助、勤勞樸實等優良作風,時刻把立德樹人放在教育首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持續做好德育工作。學校應注重育人的銜接性,轉換育人思路,加強小學教育專業畢業學生的德育工作。疏通離校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德育壁壘,構建線上德育平臺,持續推動育人機制。
拓寬“覆蓋面”,攻克“全方位育人”之困。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將思政元素和各個課程同向同行,即“理想信念”“愛國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等眾多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提升育人實效,實現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協同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聚焦課堂陣地和課外活動場所,校內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理論知識與教學技能協同發展,拓寬育人覆蓋面。
首先,將課堂思政特色教學和課外實踐育人相融通。做好課堂思政教育的同時也要將課外實踐育人相結合,讓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將課堂所學精神食糧運用于課外實踐,鼓勵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用行動來回饋社會和人民。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愛黨愛國、樂于奉獻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致力于農村小學教育事業,下得去、留得住。
其次,搭建校外實踐基地,實現聯合育人。培養專業技能并重型小學教育專業學生,不僅需要培養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還需要培養扎實的專業技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實實在在地走出社會,才能真正檢驗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學識。搭建好校企合作平臺,加強校企聯合育人模式,讓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全方位發展。
最后,暢通以賽促學的育人渠道。開通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育人通道,堅持以學生為主、德育為本,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進取之心。鼓勵學生參加各項比賽,讓他們在比賽中學會謙虛謹慎,積極向上,進而提升自信心和自豪感。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這就為新時期高職院校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學校、家庭、社會在育人工作中應積極發揮主動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據小學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做好全員參與協同育人工作,為高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搭建入校前、校中、離校后全過程育人平臺,打通課內外、校內外、線上線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聯通共融的育人模式,真正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作者簡介:
李芋坪,女,講師,研究方向:教育學。李紅梅,本文通信作者,女,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為2023年主持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專題課題立項:專業認證標準視域下,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德育養成策略研究,編號:2023ZJY025。作者單位: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