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作為大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高校輔導員在思政團課中的角色愈發關鍵。探討高校輔導員如何順應時代要求,創新思政團課的教學模式與內容,通過運用新媒體工具、結合專業特色、強化實踐教育等手段,提高思政團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社會背景下,大學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學生思想品德與綜合素質的塑造過程。思政團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其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國家的未來發展。如何創新思政團課的教學模式,提升其實效性,成為大學輔導員面臨的重要課題。探討大學輔導員在思政團課中的角色定位與創新實踐,通過分析輔導員在團課中的多重角色及其作用機制,結合具體案例分析,為提升思政團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提供有益參考。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承擔著重要的教育和管理職責。
高校輔導員在思政團課中的角色定位
在大學教育體系中,輔導員不僅是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更是學生思想成長的引路人和靈魂工程師。在思政團課中,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尤為關鍵,扮演著多重且不可或缺的角色,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思政教育的引領者。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引領者,通過組織思政團課,向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生成長的引路者。輔導員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個別談話、心理疏導等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和問題。
校園文化的建設者。輔導員還承擔著校園文化建設的重任,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價值觀念的引領者。輔導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傳播者和實踐者。在思政團課上,輔導員需深入淺出地解讀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通過生動的教學案例、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并認同這些價值觀念,進而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
情感交流的傾聽者。思政團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情感的交流。輔導員需具備高度的同理心和敏銳的觀察力,傾聽學生的心聲,理解學生的困惑和需求。在團課過程中通過真誠的交流,輔導員能夠建立起與學生之間的信任關系,為后續的思政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思政團課的情感交流中,輔導員不僅是傾聽者,更是橋梁的構建者。不僅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還主動搭建起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組織小組討論、分享會等活動,輔導員鼓勵學生之間交流思想、分享經驗,促進彼此間的理解和認同。
成長困惑的解惑者。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惑和挑戰。輔導員作為思政團課的組織者,應成為學生成長困惑的解惑者。輔導員需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和建議。通過耐心的解答和積極的引導,輔導員幫助學生走出迷茫,明確人生方向。
創新實踐的推動者。在思政團課的創新實踐中,輔導員不僅是策劃者和執行者,更是推動者。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搭建線上線下的交流平臺等方式,推動思政團課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在思政團課的創新實踐領域,輔導員不僅是推動者,更是先鋒與導師。他們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重現歷史場景,通過在線平臺開展遠程思政教育等,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同時,輔導員積極指導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實踐活動,如科研項目、社會實踐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輔導員既是學生的引路人,也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堅實后盾。
通過充分發揮這些角色的作用,輔導員能夠有效提升思政團課的教學效果和影響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思政團課創新實踐的策略
運用新媒體工具,拓寬教學渠道。在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應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工具,拓寬思政團課的教學渠道。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抖音賬號等平臺,發布思政教育的相關文章和視頻,吸引學生的關注和參與。同時,利用新媒體的互動性特點,開展線上討論、問卷調查等活動,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需求,為思政團課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結合專業特色,豐富教學內容。不同專業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專業背景和興趣愛好。高校輔導員在思政團課中應結合專業特色,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在音樂專業的思政團課中,可以融入紅色歌曲的傳唱、音樂與革命歷史的結合等內容。
強化實踐教育,提升教學實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校輔導員在思政團課中應強化實踐教育環節,通過組織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思政教育的力量和價值。
微信公眾平臺在思政團課中的應用。輔導員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設了“音樂與思政”專欄,定期發布與音樂相關的思政教育文章和視頻。該專欄內容豐富多彩,既有紅色歌曲的賞析和傳唱指導,又有音樂與革命歷史的結合講解等。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推廣和互動功能,該專欄吸引了大量學生的關注和參與,有效提升了思政團課的教學效果和影響力。
紅色歌曲傳唱活動的實踐。輔導員組織“紅色經典歌曲傳唱大賽”活動,該活動可將紅色歌曲的傳唱與文學創作相結合,鼓勵學生通過創作歌詞、編寫歌曲背景故事等方式參與比賽。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和愛國情懷,還讓學生在參與中深刻領悟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通過比賽的形式和評選機制的設置,該活動有效提升了思政團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例如,“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 這是保家衛國的誓言與號角,《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表現了抗美援朝主旋律。學習團課,學生們感受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名新時代團員青年,要在黨史中汲取擔當意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而我們這一代的青年人,應該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
思政團課實踐案例
互動式情景模擬:歷史重現中的思政啟迪。在歷史學專業的思政團課中,輔導員設計了一系列互動式情景模擬活動,旨在通過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思政教育的力量。活動分為幾個階段:首先,輔導員根據課程內容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如五四運動、抗日戰爭等;其次,組織學生進行角色分配和劇本編寫,確保每個角色都能深刻體現其歷史背景和人物性格;最后,通過現場表演或視頻錄制的方式,將情景模擬呈現出來。
在情景模擬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準確還原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還要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思政元素,如愛國主義精神、社會責任感等。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歷史人物的情感與抉擇,進而激發自身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感。此外,情景模擬后還設置了討論環節,引導學生們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進一步加深對思政內容的理解和認同。
這種互動式情景模擬的教學方式,不僅打破了傳統思政團課的單一講授模式,還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通過親身體驗和深入思考,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悟思政教育的內涵和價值,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跨界融合:藝術與思政的碰撞與交融。在藝術類專業的思政團課中,輔導員嘗試將藝術與思政進行跨界融合,通過藝術創作的形式傳達思政理念。例如,在美術專業的思政團課中,輔導員可以引導學生以“中國夢”為主題進行繪畫創作;在音樂專業的思政團課中,則可以鼓勵學生創作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歌曲或音樂作品。
在跨界融合的教學實踐中,輔導員首先會為學生們提供豐富的思政素材和創作靈感,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和感受思政內容。然后,通過藝術創作的實踐過程,學生們將思政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藝術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學生們需要不斷思考如何將思政元素與藝術形式有機結合,使作品既具有藝術美感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跨界融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思政團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還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表達情感的平臺。通過藝術作品的創作和展示,學生們能夠更加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思政觀點和情感態度,同時也能夠吸引更多同學的關注和共鳴。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思政團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還促進了藝術與思政的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
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思政教育的生動課堂。為了將思政教育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輔導員組織了一系列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這些活動旨在通過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在志愿服務方面,輔導員根據當地社區和公益組織的需求,組織學生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如環保宣傳、助老助殘、支教支農等。通過志愿服務活動,學生們能夠深入基層、了解社會,親身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需要。同時,他們還能夠通過實際行動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社會實踐方面,輔導員則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時間深入農村、企業、社區等基層單位進行調研和實踐。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國情民情,感受社會變遷和發展趨勢。同時,他們還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或提出有價值的建議。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加深了他們對思政內容的理解和認同。
線上互動平臺:打破時空限制的思政交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線上互動平臺成為思政團課創新實踐的新陣地。輔導員利用微信、微博、學習強國等線上平臺,建立思政交流群或專欄,為學生提供便捷的思政學習資源和交流空間。
在線上互動平臺中,輔導員可以定期發布思政教育的相關資信、文章和視頻等資源供學生自學和討論。同時,還可以組織線上討論會、專題講座等活動,邀請專家學者或優秀校友進行分享和交流。這些活動不僅打破了時空限制,讓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參與思政學習;還增強了思政教育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高校輔導員在思政團課中的創新實踐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通過運用新媒體工具、結合專業特色、強化實踐教育以及利用線上互動平臺等手段;輔導員們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努力提升思政團課的教學效果和影響力。這些創新實踐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還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傳媒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