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功吸引了那些渴望在本行業中實施新技術解決方案的企業領導者,但它也可以應用于一些更廣泛、更復雜的問題,尤其是在教育領域。這一愿景正在成為現實,因為人工智能已經在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創造通往成功職業的新路徑,并使當今的教育與未來的工作相匹配。
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發現,受訪的美國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中,約有一半正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并對該技術的潛力持樂觀態度。但培訓的缺乏,卻阻礙了人工智能的廣泛采用。
幸運的是,克服這一障礙的方法相對簡單直接。首先,企業領導者和政策制定者應共同努力,為教師提供有關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的免費培訓,還可以通過低成本或免費的在線學習來提供一個培訓者培養模式,并根據特定教育水平或當地課程進行定制。這種做法使教育工作者能夠對新技術充滿信心,并開始在課堂上嘗試實際應用。
此外,接受過人工智能培訓的教師,能夠更好地幫助那些希望學習更多該領域知識的學生。IBM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許多學習者希望從事高薪技術工作,但卻認為自己因缺乏學歷證書而不具備資格。還有一些人表示,他們根本不知道從哪里入手。
而這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它可以推薦符合學習者水平和興趣的課程,并在學習過程中提供實時反饋。人工智能驅動的解決方案,甚至可以為學生匹配那些可以為其提供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建議的導師。與以往的在線學習相比,這種解決方案能夠提供一個更個性化、更直接的教育體驗。
而縮小人工智能技能差距的一大障礙,則是創新步伐的加快,這導致大量對專業知識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全球有一半的勞動力需要提升技能或重新學習,但目前的培訓市場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令人鼓舞的是,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正不斷推出從關于倫理和提示工程的課程到面向學生的創意體驗資源的新產品。隨著各類技術技能的使用壽命不斷縮短,我們必須鼓勵年輕學生和終身學習者花錢參加人工智能培訓。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正在推動各個行業和市場的翻天覆地變化,而這一變革的廣度要求我們做出同樣全面的應對—僅憑個人努力是不夠的。幫助學習者找到未來工作方向的第一步,是確保這些職位能存在。為此,企業高管和政策制定者必須共同努力去為合格的候選人創造更高價值的工作,而合格的候選人反過來也能借此更好地養家糊口。
同樣重要的是多部門合作,比如旨在鼓勵這些系統開放并加速知識共享的人工智能聯盟,以及指導工人參加相關培訓計劃的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技術勞動力聯盟。此類集體行動正在創造機會,利用人工智能帶來的興奮感去建立共同框架,并制定以技能為先的做法,去識別和培養未來的技術領導者。
但這項工作才剛剛開始。行業領導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須繼續制定人工智能時代教育和就業的共同手段,并鼓勵更廣泛地開展技術基礎培訓。
作為IBM公司的首席影響力官,我將不斷詢問我的組織如何才能確保學生、教師、員工和求職者從這些進步中受益。雖然我們已經通過IBM SkillsBuild項目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一步,但塑造未來的行業和就業需要一系列人工智能驅動的功能和項目,以此為學習者提供貫穿一生的個性化教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