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整本書項目式學習旨在基于不同主題的整本書閱讀讀物,通過項目式學習的主題意義深度探究活動體驗,提升學生素養。以《天氣冷暖知多少》為整本書閱讀藍本,分享整本書閱讀項目式學習案例。
關鍵詞: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項目式學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規定:七年級課外閱讀量累計應達到4萬詞以上,八年級課外閱讀量累計達到10萬詞以上,九年級課外閱讀量要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1]。實際初中英語教學中往往存在“課外缺失化”的問題。相當一部分英語教師僅使用教材里提供的閱讀素材,有些教師將練習冊或試卷的語篇作為補充閱讀素材。這些素材的補充遠遠達不到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新課標強調“學科育人”的思想。整本書閱讀作為項目式學習的有效形式,既有利于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又能賦能主題意義探究,實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
整本書閱讀作為一個“項目”,實施流程通常為:選取整本書閱讀讀物———制定整本書閱讀方案———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展示整本書閱讀成果———反思整本書閱讀成效。筆者把整本書閱讀項目式學習分成三個階段:項目規劃階段———項目實施階段———項目展評階段。
(一)項目規劃階段
整本書閱讀主要利用課余時間完成,所以實施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量[2]。因此,為了閱讀項目順利進行,項目規劃階段,教師要選取適切學生閱讀水平、與教材互動互補的讀物,并制定閱讀計劃,包括用時多少天,全書分為幾個章節,每個章節有多少閱讀量,確定學生每天需完成多少頁、約多少詞的閱讀任務,確保學生在項目實施階段前選擇“沉浸式默讀”或“批注式閱讀”的自主閱讀方式完成初讀。
(二)項目實施階段
整本書閱讀教學可分為三類課型:激趣導讀課、討論交流課和應用創新課[3]。根據授課選擇的具體讀物,授課教師可以將整本書閱讀課設計成1到3個課時不等。對于篇章較長,文字難度較大的讀物,激趣導讀課、討論交流課和應用創新課均可能被使用到。而對于七年級分級閱讀整本書只有二十多頁且插圖較多的情況,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陽光英語分級閱讀(初二上)》———《天氣冷暖知多少》為例,整本書閱讀項目實施階段也可以用一個課時完成,大致可分為兩個環節:導讀———研讀。
1.導讀環節。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書籍來源、作者及創作背景,觀察封面、封底和圖片,根據目錄對整本書進行章節重新劃分,開展主題意義探究活動。此階段,學生完成教師提供的任務單。教師引導學生從書籍的主題是什么、話題是什么和社會情境是什么三個維度,解析主題意義以激活思維,并就主題相關聯的生活話題引入導讀,拓寬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素養。
2.研讀環節。在導讀的基礎上,研讀側重于選擇性精讀。教師可以采用jigsaw/reading(拼圖式教學法)、Literature/ Circle(文學圈)、圖片環游法等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選擇性精讀,并可以根據需要使用詞典,完成教師設定的問題等學習任務。
(三)項目展評階段
該階段也可以利用課后服務時段開展閱讀項目展示活動。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作業,進行分組展示,以海報、讀書筆記等多種形式匯報閱讀成果。此階段,注重生生互評和師評,通過展評反思項目成果。
(一)項目規劃階段
對于教師而言,項目規劃階段為教師備課和項目布置階段。筆者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陽光英語分級閱讀(初二上)》選取一本百科類讀物———《天氣冷暖知多少》,新課標對應的主題為“人與自然”,對應的話題為“天氣與季節”,作者Fred/and/Jeanne/Biddulph來自新西蘭。本書單詞總量1040詞,主題關鍵詞為氣溫、大氣和四季。讀物主要介紹了季節、緯度、云、大氣、海拔等影響氣溫的因素,解釋原因并闡述氣溫和季節帶來的影響。
閱讀項目主要在于科普氣溫的相關知識。作為跨學科領域的文本,學生對地理知識會有更深刻的理解。項目閱讀也能夠使學生著眼生態,關注環境。百科類文章特點突出,有目錄、插圖、邊框文字和索引等。配備大量示意圖輔助文字說明,生動形象又易懂。
(二)項目實施階段
利用導讀宏觀理解文本。導讀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整本書的策略和方法,為他們后續開展自主閱讀、提煉整本書信息、探尋主題等活動提供可循的方法和工具,從而提高其閱讀能力。根據讀物,在導讀部分要求學生在十分鐘時間內完成復讀任務,并完成“任務單”填寫(見圖1)。

導讀分為問題導讀、目錄導圖和文本導讀三個部分。教師提出問題:What information can/you get from the/covers and pictures?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封面、封底和圖片傳遞的信息,通過問題導讀為探究做好鋪墊。目錄導讀是指教師根據目錄引導學生對整本書主旨大意進行歸納,并對章節重新劃分,概括章節大意。目錄導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讀物,從宏觀把握讀物主旨和脈絡(見圖2)。
文本導讀則是側重引導學生思考并歸納出讀物的三個維度:表層話題是“人與自然”,中層話題為“天氣與季節”,高層社會情境是“天氣對地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
利用研讀深度解讀文本。根據學生達成的分段歸納提煉核心信息,牢牢圍繞兩條主線“What affects the weather?(什么影響天氣?)”和“What weather affects?(天氣影響什么?)”將班級學生分成八組。
這節整本書閱讀課程采用jigsaw/reading教學法,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每人扮演不同的閱讀角色。discussion leader是閱讀組長,summarizer是總結概括者,負責本組閱讀內容的大意歸納總結,passageTperson為篇章解讀者,通過提出問題來引導本組深度挖掘文本,connector為實際生活連接者,wordmaster為單詞大師,負責圈出生詞,culture collector為文化連接者。
以P6-P9T為例,passageTperson根據教師預設問題Does everyone have summer and winter?解釋并非每個地方都有夏天和冬天,剖析作者為什么寫這一部分。正因為作者來自新西蘭,他所在的南半球就和北半球季節相反,所以他寫到赤道附近的地區沒有冬季,而南北極則十分寒冷,沒有夏季。承擔Word/master這個角色的學生則負責圈出equator、freezing等生詞,并和本組同學猜測生詞含義。對于無法猜測并影響文本理解的詞匯,則可以使用詞典進行查詢。culture/collector從氣溫在全球造成的季節不同進行闡述。connector則是聯系四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進行闡述。summarizer進行歸納總結。discussion/leader領導小組借助已有的地理知識根據教師設計的問題鏈進行小組匯報。
Q1:Wha /causes/seasons?(group/1/P2-P5)
Q2:Does/everyone/have/summer/and/win er?(group/2/ P6-P9)
Q3:How/does/ ime/of/day/affec / empera ure?(group/3/ P10-P11)
Q4:How does a mosphere work?(group 4 P12-P14)
Q5:Is i possible o make a pic ure o describe his par ?(group 5 P15)
Q6:Wha does he wri er ry o ell us?(group 6 P16-P17)
Q7:Wha ’s he empera ure like in deser ?Why?(group 7 P18-21)
Q8:How does wa er change from one form o ano her?(group 8 P22-P23)
在整本書閱讀課后,學生能夠通過閱讀項目,了解跨學科知識,并運用文本語言描述氣溫及季節變化的原因;通過閱讀項目,關注大自然,喚醒學生關愛大自然的意識;通過閱讀項目,根據已有背景知識,結合生活實際,深入思考大自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根據讀物標題、目錄等辨別體裁,結合示意圖和注釋歸納、推斷和預測文章主要信息。能夠通過閱讀項目,梳理思維導圖框架,概括文本梗概;通過jigsaw reading,承擔不同閱讀角色,深度解析文本并完成小組匯報。
(三)項目展評階段
項目在實施階段主要依托于小組匯報的形式,展評過程性作品(討論提綱、學習任務單、口頭報告等),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生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在展評階段,學生根據作業內容,明確展評任務,形成最終作品。針對這本科普讀物,筆者設計了一個項目任務:舉例說明天氣和季節因素對人類產生的影響。該任務能夠使學生結合現實生活,從正反兩個方面列舉天氣和季節對人類積極和消極的影響。學生參與展評的項目作品可以是家鄉哈爾濱2025即將舉辦冬運會的冬季優勢,也可以是制定一年四季每個月份的旅游計劃等。即使是消極的影響也有積極的作用,能夠讓學生關注影響天氣的諸多因素,從而喚起學生更加關愛大自然的意識。學生最終展評作品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是lap book(主題折疊書)、手抄報、mindmap、pp 和Vlog等形式,可以統一利用課后服務的時間集中進行展評活動,通過自評、互評、小組評、師評的方式幫助學生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成長。
整本書閱讀項目的主題如果能夠對應教材不同話題,那么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語言水平,有效延伸課內閱讀深度和廣度,能夠極大改變閱讀碎片化和課外缺失化的狀況。教師應讓學生像學習母語一樣,熱愛英語閱讀,通過英語整本書閱讀項目式學習提升素養。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0.
[2] 謝婷婷.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11).
[3] 張金秀.中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的五點主張[J].英語學習,2019(7).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