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元作業的設計
(一)課標要求分析
本作業設計主要以“踐行立德樹人,樹人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強調堅持問題導向,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強化一體化設置,提升課程科學性和系統性。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教會、勤練、常賽”扎根在體育教學工作中,打造高效體育課堂,使學生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半p減”背景下的體育與健康課,提倡學生課余時間應多開展有益的文體活動,而體育作業作為體育課堂知識的延伸,是促進和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養成健康行為、終身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本單元的跳繩學習旨在發展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協調性和提高動作的敏捷性、連貫性,為今后的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單元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比賽,但注意力較分散。他們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已經具備一定的思考、判斷等能力。跳繩是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學習積極性高,但興趣難持久,意志力相對薄弱,更易接受主觀學習。要想學好花樣跳繩,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及規范的動作要求。因此,本單元作業設計具有趣味性、挑戰性和拓展性的作業練習,以吸引學生自主參與、主動練習。通過設計每日一變的“每周運動記錄表”形式布置家庭體育作業,激發好奇心,增加趣味性。錄制教學視頻,學生在家跟隨練習,降低練習難度。在課堂上播放學生的居家練習視頻,學生在課堂上表演展示,以及利用親子運動等方式,以豐富多樣的練習方式提高學生鍛煉熱情,使學生樂練、善練、愛練,培養成就感及自信心,讓學生多練跳繩,從而提高跳繩技術水平,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和意志品質。
(三)作業目標設計
作業目標設計旨在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能理解體育鍛煉對健康的重要性,積極參加課后體育鍛煉,逐步形成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下面是本單元跳繩作業的總目標。
1. 通過練習,學生鞏固與提高跳繩技術水平,能將所學運動技術運用到日常的生活鍛煉和比賽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
2. 通過練習并腳跳和其他跳繩的方法,發展學生連續跳躍能力,提高身體協調性、靈敏性、耐力和綜合體能等。
3. 通過各種游戲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善于合作、樂于分享的精神,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四)作業內容
本單元共4課時,練習目標、練習內容與組次、練習要點、動作示范圖片和完成情況等,具體如下:
二年級跳繩單元活動作業(第一課時)
本節課課后作業目標:1. 學生鞏固并腳跳繩的動作技術、提高穩定性,為體質測試項目中的一分鐘跳繩項目提供幫助;2. 提高學生靈敏、彈跳、速度和力量等身體素質;3.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專注度。
內容與組次:
【任務一】1. 上肢輔助練習:單手持搖繩、搖繩;2. 練習組次:50次/組,左右各2組,每組間隔休息30秒。練習要點:手腕柔和搖繩、搖繩弧度小。
【任務二】1. 下肢輔助練習:原地徒手跳躍;2. 練習組次:50次/組,完成4組,每組間隔休息30秒。練習要點:前腳掌著地,膝蓋與踝關節彎曲彈動。
【任務三】1. 定量單搖跳:并腳跳;2. 練習組次:100次/組,完成4組,每組間隔休息1分鐘(可借助跳繩APP)。練習要點:練習時保持穩定的搖繩動作,節奏均勻。
【任務四】1. 花樣跳繩:開合跳;2. 練習組次:4×8拍,完成4組,每組間隔休息20秒。練習要點:開合時下肢有彈性、兩腳打開,與肩同寬,一開一合。
作業評價:完成自我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評價要求:5贊——積極參與、動作規范、完成質量非常高;4贊——主動參與、動作較好、完成量良好;3贊——樂于參與、動作好、完成質量一般、出現卡繩;2贊——需提示才參與、動作需提高、完成要努力。
注意事項:1. 穿好運動服、運動鞋,注意運動空間的安全性;2. 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后要拉伸;3. 運動過程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運動。
二年級跳繩單元活動作業(第二課時)
本節課課后作業目標:1. 學生鞏固并腳跳繩的動作技術、提高跳繩的速度,練習左右跳,提高學生腳步的靈活性;2. 發展學生靈敏、彈跳、速度和力量等身體素質;3. 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內容與組次:
【任務一】1. 上肢輔助練習:左右持繩搖(合作搖繩);2. 練習組次:50次/組,左右各2組,每組間隔休息30秒。練習要點:兩人互相配合,節奏統一,手腕柔和搖繩、搖繩弧度小。
【任務二】1. 下肢輔助練習:跳格子跳躍;2. 練習組次:行進間搖跳5米,完成5組,每組間隔休息10秒。練習要點:行進間,采用前腳掌著地,膝蓋與踝關節彎曲彈動,連續完成跳躍。
【任務三】1. 定時單搖跳:并腳跳;2. 練習組次:10秒、20秒、30秒、45秒,每組跳2次,每組間隔休息1分鐘(可借助跳繩APP)。練習要點:注意動作規范,提高搖繩速度,跳躍有節奏。
【任務四】1. 花樣跳繩:左右跳;2. 練習組次:4×8拍,完成4組,每組間隔休息20秒。練習要點:左右弧度適中,膝蓋彎曲,左右跳動。
作業評價:完成自我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評價要求:5贊——積極參與、動作規范、完成質量非常高;4贊——主動參與、動作較好、完成量良好;3贊——樂于參與、動作好、完成質量一般、出現卡繩;2贊——需提示才參與、動作需提高、完成要努力。
注意事項:1. 穿好運動服、運動鞋,注意運動空間的安全性;2. 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后要拉伸;3. 運動過程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運動。
二年級跳繩單元活動作業(第三課時)
本節課課后作業目標:1. 鞏固提高并腳跳繩水平,以定量和定時的方式促進學生跳繩的速度和穩定性;2. 發展學生協調、速度和力量等身體素質;3. 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不斷挑戰自我。
內容與組次:
【任務一】定量跳繩:50次跳2組,100次跳2組(可借助跳繩APP)。練習要點:搖繩穩定,節奏適中。
【任務二】定時跳繩:30秒跳2組,1分鐘跳2組(可借助跳繩APP)。練習要點:控制好搖繩位置,快速度搖繩,跳動有節奏。
【任務三】1. 花樣跳繩:弓步跳;2. 練習組次:4×8拍,完成4組,每組間隔休息20秒。練習要點:做到前弓后蹦,著地輕巧,節奏穩定。
【任務四】1. 親子跳:(一帶一跳);2. 30秒,完成3組,中間休息30秒。練習要點:保持適中距離,節奏統一。
作業評價:完成自我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評價要求:5贊——積極參與、動作規范、完成質量非常高;4贊——主動參與、動作較好、完成量良好;3贊——樂于參與、動作好、完成質量一般、出現卡繩;2贊——需提示才參與、動作需提高、完成要努力。
注意事項:1. 穿好運動服、運動鞋,注意運動空間的安全性;2. 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后要拉伸;3. 運動過程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運動。
二年級跳繩單元活動作業(第四課時)
本節課課后作業目標:1. 通過100次不卡繩和一分鐘跳繩,鞏固學生跳繩綜合水平、長時間跳動的穩定性;2. 提高學生耐力、速度和力量等身體素質;3. 提升學生專注力,培養合作精神。
內容與組次:
【任務一】挑戰100次不卡繩:2組(可借助跳繩APP)。練習要點:專注,搖繩穩,跳躍靈活。
【任務二】一分鐘計時跳:2組(可借助跳繩APP)。練習要點:注意節奏適中,體能合理分配。
【任務三】1. 花樣跳繩:鐘擺跳;2. 練習組次:4×8拍,完成4組,每組間隔休息20秒。練習要點:把控好身體平衡,注意節奏與過繩時機。
【任務四】親子跳:(左右并排跳)30秒,完成3組,中間休息30秒。練習要點:左右站立一條線,兩人協調搖繩。
作業評價:完成自我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評價要求:5贊——積極參與、動作規范、完成質量非常高;4贊——主動參與、動作較好、完成量良好;3贊——樂于參與、動作好、完成質量一般、出現卡繩;2贊——需提示才參與、動作需提高、完成要努力。
注意事項:1. 穿好運動服、運動鞋,注意運動空間的安全性;2. 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后要拉伸;3. 運動過程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運動。
二、單元作業的實施
(一)實施過程
1. 利用體育課教授規范的跳繩技術動作
掌握跳繩技術,課堂是關鍵。體育教師要教授跳繩規范的技術動作,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掌握跳繩的搖繩、跳繩和節奏等方法后,在課后練習的效果自然會更好。當然在智能跳繩APP上,也有相關跳繩的視頻供學生學習,APP上的各種視頻學習也是體育課堂的一個補充。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教學與訓練模式,學生在跳繩技能上得到提高,體能也得到提升,從而增強體質。
2. 布置跳繩體育家庭作業的準備工作
體育教師要研究設置好跳繩家庭作業的內容、練習的模式和練習的組數等相關要求。通過微信或QQ群將內容推送給學生或家長。
3. 開展跳繩家庭作業的推進過程
通過第一環節的準備工作后,由班主任或體育教師將家庭作業內容推送給家長與學生,學生或家長明確練習任務和目標后,班主任或體育教師在指定時間里通過微信群或QQ群在線上給學生或家長進行解疑。該環節是落實跳繩作業重要的過程,家長可以協助與監督孩子練習,促使學生認真完成任務。
4. 跳繩家庭作業成績收集的途徑
作業的成果表現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純數字,另一種是視頻或相片,如使用APP操作的,可直接將鏈接分享給教師,如果是數字,可用接龍或文檔收集。收集過程性材料,既是一種監督作用,也為后期的數據分析或調整活動計劃做準備。
5. 跳繩家庭作業的評價與總結
為了讓跳繩家庭作業能夠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跳繩氛圍,對學生上交的作業,體育教師應及時對學生成績進行點評,同時對完成得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與肯定,尤其是分享優秀視頻給大家學習。每次活動結束后,做到及時反饋,總結完成人數、完成的質量、優點與不足,為下次作業提出要求與希望。
(二)效果分析
1. 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通過體質測試,數據反映學生體能素質明顯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關鍵因素是學校全面實施體育家庭作業。1分鐘跳繩作為小學生體質測試項目,布置體育課外作業,重點是落實天天跳繩的作業,利用智能跳繩APP實施體育家庭作業后,學生每天放學后居家練習跳繩,不僅提高了跳繩的技巧,還提升了耐力素質和心肺功能,提高了400米跑或50米×8折返跑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在跳繩項目上,大部分學生能達到良好以上,一些學生獲得滿分后,還可以在滿分基礎上獲得最多20分的加分,提高了學生體質測試的整體成績。
2. 激發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利用智能跳繩APP各種訓練模式,讓跳繩運動更具有娛樂與趣味性,如數量闖關模式,從易到難,每完成一次既是對技術的鞏固,也是提升跳繩綜合水平、增強體質,更讓學生能積極挑戰自我。通過圖像、數據,讓跳繩成果收集與分享更方便,讓跳繩鍛煉打卡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學生每天談論的話題,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3. 發展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參與體育作業,是踐行體育核心素養健康行為的理念,堅持跳繩打卡,持之以恒做好一件事,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培養堅韌的毅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通過跳繩鍛煉,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另外,在跳繩中交流與學習,促使學生樂于與人交往,改善親子關系,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
三、案例價值提煉
為了更好地推進跳繩家庭作業的實施,讓每個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其中,教師在實施策略中還應關注學生興趣、個體差異、家校共育和成果的推廣展示,具體落實如下。
(一)要關注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跳繩的濃厚興趣能激勵學生積極地完成家庭作業,在家校共育中,家長監督孩子完成時則會更省心。對于跳繩家庭作業的實施,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研究者認為,首先要在內容設計上下功夫。內容設計目標清晰,練習難度適中,盡量選擇過關挑戰形式。也可考慮家長或他人的參與,增強互動性,提升趣味性。
(二)應考慮因材施教
跳繩作業的有效實施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不同年級、不同水平的學生,在目標達成上,要求應該不同。關注因材施教,分層分水平布置作業,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跳繩鍛煉中,收獲健康與快樂。運用階梯形式分層設置任務與目標,如設置銅繩關、銀繩關和金繩關,學生在練習中力爭銀繩關,勇爭金繩關。
(三)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為了更好地實施跳繩家庭作業,家長與學生要充分地認識跳繩家庭作業的重要性。態度端正了,更有利于家庭作業的落實與推進。畢竟是家庭作業,在實施的過程中,離不開家長的提醒、督促和鼓勵。提醒到時間開始完成體育家庭作業;跟進跳繩過程,拍攝錄制視頻,填寫完成記錄表等。只有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學生才能健康成長。
(四)做好監控評價展示成果
首先,布置跳繩課外作業時,應注意過程的監控與反饋,如對練習環境的選擇,要注意運動場所的安全性。其次,在練習過程中,注意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后的拉伸,同時也要做好跳繩成績的記錄,拍照、錄像工作以及數據上傳等工作,都需要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再次,對運動過程技術和成績的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水平,當上傳數據后,學校教師要對成績及相關資料進行檢查,總結優缺點,及時反饋給學生。最后,對完成得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進行線上或線下的交流展示,對完成課后作業優秀的學生,在期末體育成績中進行加分,同時學校層面也可開展評優評先,評出“優秀積極分子”“家校共育優秀家庭”和“優秀班集體”,鼓勵與推動跳繩家庭作業的實施,使項目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秦麗麗.互聯網背景下家校社共育生涯教育平臺的建構[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2).
[2]毛振明,錢婭艷,程天佐.推進“體育家庭作業”開辟學校體育“第二戰場”[J].體育教學,2020(10).
[3]婁亞濤.智能化體育家庭作業的創意設計初探[J].教師教育,2020(17).
[4]陳永榮.互聯網環境下拓展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方式的探索——以小學體育課后作業“跳繩”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8(12).
[5]孫靚.淺談小學體育作業布置的實施與成效——以小學跳繩作業為例[J].上海教育,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