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體育精神厚植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深厚的紅色基因當中,對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獨特的現實價值。通過以高校體育物質條件為載體,強化“教、練、賽”三位一體的體育教育理念,挖掘校園體育文化的隱性教育資源,推動紅色體育文化建設,傳承紅色體育精神,為營造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營造優良環境。
【關鍵詞】紅色體育|紅色體育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這一指示精神將紅色精神的利用與傳承擺在了重要位置。紅色體育精神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在體育教育、校園體育、體育課程思政等工作中發揮其資源優勢,將資源優勢融入全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青年貢獻精神養分。
一、紅色體育精神的歷史內涵
(一)紅色體育
紅色體育通常指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體育活動,它與中國的革命歷史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和教育意義。紅色體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那時開展體育活動是為了提高軍民體質、豐富文化生活。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紅色體育逐漸融入到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當中,體育被賦予了更多的政治意義,成為展示國家形象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后,紅色體育更多地與現代體育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紅色體育的發展不僅反映了中國體育事業的變遷,它的精神內涵和價值觀念,也更激勵著中華民族積極向上、團結奮斗。
(二)紅色體育文化
紅色體育文化是在老一輩的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為了中國人民的平等自由而進行的長期的探索和斗爭中誕生的。紅色體育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它強調體育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結合,倡導體育精神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相融合。從革命戰爭時期的“體育為革命服務”,到新中國成立后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再到改革開放后的“全民健身計劃”,紅色體育文化與國家的發展戰略一直緊密結合并在國家發展的歷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紅色體育文化繼續強調體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結合,推動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三)紅色體育精神
紅色體育精神繼承和發揚了中國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的體育理念和價值追求,強調體育活動與國家利益、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緊密結合。1930年在“為什么必須積極開展體育運動”這個話題中,毛澤東同志從戰略的高度分析談論到:“我們既沒有強盛的火力壓倒敵人,又沒有軍用化學可以制勝,全憑著自己沸騰的熱血,誓死斗爭的決心和敵人肉彈相搏,用血去染成赤色區域。所以每次勝利全靠官兵奮勇猛進,以我們的勇敢駭倒敵人。”紅色體育精神強調體育活動要服務于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通過體育賽事宣揚國家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國際地位,倡導團隊合作和集體榮譽感,鼓勵運動員和體育工作者發揚不怕困難、勇于拼搏的紅色體育精神。它不僅激勵著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為國爭光,也鼓勵著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從提高健康水平出發,立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紅色體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紅色體育精神也正是與偉大的建黨精神一脈相承,紅色資源中透露出的紅色體育基因的歷史烙印,讓我們一次又一次感到無比震撼。紅色體育精神、蘇區革命體育精神、中國女排精神、奧運精神等等都將我們團結在一起為祖國而拼搏奮戰,并且始終厚植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深厚的紅色基因當中,對鑄魂育人有獨特的現實價值。
紅色體育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運動員以及體育工作者在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中,舍生忘死、頑強拼搏、勇攀高峰、創造輝煌的英雄事跡,以及在體育場上展現出的堅韌毅力、團結協作、追求卓越等優秀品質。紅色體育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體現中國共產黨人體育理念的紅色體育精神——在革命戰爭年代的特殊條件下凝練而成的一種融于中國國情的體育精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受革命戰爭影響與自然條件的限制,紅色體育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是在歷經不同革命戰爭時期洗禮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發展起來的,并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自力更生開拓進取的時代特色,因地制宜艱苦奮斗的創新精神和團隊高于個人的集體主義信念等四個明顯的時代特點。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根基,通過紅色體育精神的延續和傳承,可以有效培養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榮辱觀,增強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責任感。
三、紅色體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以當前高校體育物質條件為載體平臺,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營造優良環境
培養當代青年紅色體育基因,可以從構建高校紅色體育基礎設施、強化紅色體育文化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組織機構規章制度以及開展多樣化的紅色體育運動等方面著手。開展“紅色體育鑄魂育人”實施方案、“紅色體育+”特色黨建育人工程等活動,通過構建紅色體育雕塑,打造紅色體育文化長廊、紅色體育場館,組織開展紅色體育運動會、專題講座、紅色體育社團等方式,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紀學習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引領學生重溫革命歲月,感悟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和共產黨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使青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體育精神,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緊密結合體育學科專業特點,積極開展紅色體育精神研究,推進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拓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路徑,在人才培養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開展革命史、文化史和體育史一體化教育,推進紅色體育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有力推動黨團工作與人才培養中心工作互溶共促、同頻共振。營造高校紅色體育精神的傳承氛圍,促使當代青年學生在濃厚的紅色體育氛圍中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與價值觀。
(二)強化“教、練、賽”三位一體的體育教育理念,推動紅色體育建設進程
紅色體育精神充分體現了人文精神與體育追求的有效融合,當代青年學生通過參加校園中的各種體育文化活動,不僅能夠促進身體素質的有效提升,還能夠培養其建立良好的體育道德,從而達到知識、精神、身體、理想與人格的協調統一,促使其得到全面發展。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武術、射藝中的禮教與現代理論相結合,全方位開展特色體育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不僅讓高校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運動技能,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協作與競技拼搏的體育精神。運用教法多變的授課方式,使其在相互配合中體會到了團結協作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挑戰時應有的頑強拼搏精神。
將紅色體育精神與高校體育文化進行有機結合,構建新時代高校紅色體育精神,不僅是對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強化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高校開展紅色體育精神傳承,不僅能夠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內涵,還能夠有效防止高校體育活動形式過于單一化與模式化,增添高校體育文化活動的吸引力與趣味性。
(三)挖掘校園體育文化的隱性教育資源,傳承紅色體育文化精神,營造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紅色體育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導向是一致的,都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行為習慣,弘揚其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復興的使命感。通過體育課程和校園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團隊合作、遵守規則、突破自我等價值觀念。強調紅色體育精神的培養,將體育教育與德育相結合,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紀律性、合作精神。學習紅色體育的歷史,如革命戰爭時期紅軍的體育活動,讓學生了解體育在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增強愛國情感。還可以利用校園文化墻、板報、主題班會等形式,宣傳紅色體育精神。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紅色體育精神的傳承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中無止盡的延續,增強高校學生對革命先烈們不怕犧牲、甘于奉獻、勇于斗爭的革命精神的深刻感悟。培育發揚心懷“國之大者”的理念,涵養愛國之心,砥礪強國之志,使大學生自覺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弘揚好紅色體育精神,力爭在體育強國建設中做出應有貢獻。中國軍轉民
(作者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