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工黨支部作為黨在高校的基層組織,是打通黨組織與大學生之間的“最后一公里”。推動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工作有利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及促進高校教育改革創新。當前,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認識不足、工作機制和方法手段不夠完善等現狀。為此,需要通過強化思想引領,筑牢信仰之基、提升教學科研水平,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黨課教育,開展黨建活動、完善融合發展機制,建立科學考評體系等路徑助力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
【關鍵詞】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高校教師作為民族復興偉業的筑夢人,發揮著引導教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高校教工黨支部由廣大高校教師組成,不僅具有直接管理黨員的作用,還要對大學生進行科學教育,是打通黨組織與大學生之間的“最后一公里”,肩負著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重任[1]。深入分析高校教工黨支部引領人才培養的現狀,闡發價值意蘊,探析高校教工黨支部在引領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現路徑,提出對策與建議。在新時代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向前發展的道路上,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的領導助力人才培養,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黨建力量。
一、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高校處于意識形態的最前沿,高校教工黨支部在人才培養中,應該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通過主題教育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推動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一融雙高”。著力增強高校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進黨建與日常教學科研深度融合。同時基層黨建聚焦抓好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塑造黨建引領“大先生”涵育的良好生態,并持續加強推進理論武裝的制度化、國情研修的系統化、聯系服務具體化、談心談話的常態化。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根本保證
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不論是在黨政機關,還是在企事業單位,都必須將黨的領導放在第一位,教工黨支部作為高校中的基層黨組織,高校教工黨支部發揮著引領人才培養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政治立場的責任擔當。
首先,黨的領導不僅是我國高校發揮育人作用的關鍵,也是保證教工黨支部發揮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核心。通過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宣傳和執行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知識與黨的理論的傳授,可以確保人才培養工作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確保人才隊伍始終堅定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服務,確保人才培養工作符合國家的戰略需求和社會的期望。
其次,黨的領導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是有著嚴密的組織體系及強大的組織能力的政黨,對待一切事物都有嚴謹的機制體系與處理辦法,能夠協調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為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支持。通過黨建引領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可以激發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人才培養工作的深入開展。為此,在現代化建設道路上,要以更嚴厲的姿態進行黨的自我革命,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人才培養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義
黨建引領人才培養是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對于在新時代背景下,培養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作用,有助于黨的教育方針得到集中體現,有助于培養人才的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有助于在言傳身教中促進大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首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集中體現。黨的教育方針與黨的宗旨保持高度一致,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此外,還注重培養大學生對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作用。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保人才培養工作始終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助于培養人才的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自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還能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確保其獲得科學知識的積累與轉化,更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加強體育鍛煉、藝術教育、勞動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使其成為能夠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三)促進高校教育改革創新是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
黨建引領在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能夠推動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
首先,黨建引領能夠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提供方向引領。通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高校教工黨支部能夠準確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標,從而引導黨支部教工積極投身改革實踐,推動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實現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其次,黨建引領有助于激發教師的改革創新精神。黨組織在每年都會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與實踐調研,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同時,黨組織還可以搭建平臺,鼓勵教師之間進行經驗交流和合作研究,共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
綜上所述,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理論框架是一個系統而完整的體系,它涵蓋了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和環節,涉及到人才培養的方方面面,既在理論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在實踐中發揮核心指導作用。
二、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高校黨建工作是推進立德樹人這一根本目標實現的基礎和核心,是高校培養出更多高層次優秀人才的關鍵,更是高校本身發展的重要依托。當前,以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進入全新階段,高校黨建工作已經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走向[2]。
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現代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新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高等教育事業迅速發展,進入全新階段,人才培養工作更加迫切,黨和國家的需要也愈加強烈。高校作為教育的主要實體,肩負著重大責任使命,高校教工黨支部作為基層黨支部在推動現代高等教育發展中發揮著堅強堡壘作用,為人才培養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打造思政育人新格局。堅定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不動搖,確保高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推進高校黨建工作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要求。
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例如高校教工黨支部對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尚存在一定差距,缺乏足夠的工作動力和創新意識。這導致一些黨支部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發揮不夠充分,難以形成有效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第一,高校教工黨支部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機制和方法手段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創新。例如,一些教工黨支部的活動形式和內容相對單一,缺乏吸引力和針對性;第二,高校黨組織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考核評價機制不夠健全,難以有效激發黨員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導致高校黨建在創新教育內容和方法存在一定差距,使學生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應用黨的理論,與此同時也面臨著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可能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的狀況。
三、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高校黨建工作是發揮思政育人功能、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途徑與必要手段。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黨和國家對于人才需求進一步擴大,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發揮更加突出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工黨支部作為黨在高校的基礎組織,其黨建工作對于引領和推動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研究高校教工黨支部如何更好地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可以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一)強化思想引領,筑牢信仰之基
教工黨支部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引領師生思想觀念的重要責任。高校教工黨支部應加強對黨員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定期組織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以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導黨員教師堅定理想信念,使他們深刻理解黨的教育方針和人才培養目標,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
通過組織舉辦層次高、意義深刻且有助于高校師生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如黨課學習、理論研討等,教工黨支部有力地引導教職工和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踐行意識,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前進信心,這不僅有助于在大學生心中播下正確的思想種子,塑造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也能夠激發廣大教職工積極投身到高校教育事業中,發揮教書育人的模范作用,為人才培養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二)提升教學科研水平,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在組織活動形式上,不僅以教研室、院系為主題進行學術研討交流,也要利用建工黨支部這個基層黨組織,通過黨建模式,鼓勵黨員教職工積極參與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改革和科研創新,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黨支部要鼓勵黨員教師開展科學研究,樹立產學研融合發展理念,善于將自身通過科學研究獲得的成果轉化為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以此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通過開展教學研討、科研合作等活動,促進教學經驗的交流和科研成果的共享,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以高質量的教學和科研成果引領人才培養。
高校教工黨支部可以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引導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社會服務等項目,在高校層面,加強與各級政府、優質企業等的交流與合作,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通過與外界的合作,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加強黨課教育,開展黨建活動
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過程中,針對大學生開展黨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有效形式,通過黨課學習,大學生可以加深對黨的理解,增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黨課教育是培養合格黨員的重要途徑,通過系統的學習,大學生能夠掌握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做好準備。教工黨支部可以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講座、研討、案例分析、互動教學等,制定科學合理的黨課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四)完善融合發展機制,建立科學考評體系
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關鍵在于完善融合發展機制與建立科學考評體系。這兩項舉措的實施,能夠有效推動黨建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
在完善制度高校教工黨支部與人才培養融合發展機制時,首先需要加強黨建與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高校黨委應緊密結合學校發展戰略和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教工黨支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總體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路徑,明確黨建與人才培養的融合點和發展方向。同時搭建黨建與人才培養的互動平臺,促進黨建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深度融合。引導教工黨支部積極參與教學改革、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活動,將黨建元素融入其中,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的互促共進,以此達到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黨建與人才培養的良性互動。
在通過融合發展機制進行人才培養之后,還要通過制定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的考評標準,對育人成效進行一定的反思與考核,以此良性循環,優化育人機制。在制定考核標準時,要根據學校實際和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考評標準,包括黨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教學效果等方面。同時也要根據教工黨員與高校大學生的反饋與意見,建立多元化、綜合性的考評機制。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綜合考慮黨員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科研創新成果、社會服務貢獻等多個方面,形成全面、客觀的考評結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教工黨支部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加強理論學習、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優化管理機制,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實現既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科研實踐人才,也做到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以黨建與人才培養融合發展為有效路徑,扎實推進高校基層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努力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出更大貢獻。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7.
(作者簡介:劉佳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黨建思政;王鳳,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黨建思政;陳非兒,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黨建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