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是企業難逢的發展機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正在與制造業、工業深度融合,國務院也因此將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當作重大戰略進行相關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王江平提出,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間的融合是推動工業化轉型的首要任務,是我國推動制造業實現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必經之路,是實現網絡強國、制造強國、數字強國的關鍵。所以越來越多制造業企業開始進行經營變革、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且著重探究財務信息化發展路徑。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制造行業財務信息化發展現狀,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
制造業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功能、內涵、實現途徑探索
財務信息化系統在制造業企業中應用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引導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同步,實現彈性集成化財務管理、供應鏈化資源分配、遠程移動辦公,從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間接促進企業獲得更高收入。制造業企業實現財務信息化的路徑有:前期準備(人、財、物)、系統功能藍圖設計、系統流程設計、著手建設系統、系統上線試運行等,為了保障所建設系統符合崗位人員操作,要求負責系統建設的人員與企業財務、業務部門人員深入溝通交流,切實從實際操作需求出發。
制造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
硬件軟件設施不齊全 制造業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化系統不能憑空出現,需要有必要的軟件系統和其他網絡集成、服務器、客戶端等硬件設施做支撐。然而實際上部分企業在建設財務信息化系統時并沒有獲得充裕的資金,所采購的硬件軟件配置可能不滿足實際需求,以至于后續業務系統無法實現集成處理,無法實現全部客戶端在系統的接入等等,后續必然會影響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實際作用發揮。而且隨著企業業務量增加、經營規模擴大,涉及的基礎數據信息越來越多,對各種硬件的功能需求更大,如果硬件本身質量不達標,可能會因此引發死機、數據遺失、數據混亂等問題。
缺乏嚴謹的系統建設藍圖規劃 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能夠促進業務和財務流程及數據統一。考慮到該系統建設前后涉及的周期較長、涉及的各種資源體量較大,所以企業在建設財務信息化系統前需要做好詳細的規劃藍圖,可精細化至每周工作進度、工作任務。但是實際上企業在建設財務信息化系統前并未制定嚴謹的系統建設藍圖,可能是由于內部各層級人員對系統建設關注不夠,對其關鍵環節的功能需求不了解,所以無法用戰略思維規劃系統建設進度。還有部分企業為了省時省力會直接套用市場上已有的信息系統功能流程,并沒有切實考慮企業實際業務流程、財務管理需求,以至于后續部分功能流程并不符合崗位人員操作。
財務管理制度及配套機制不完善 制造業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后還要有相應完善的制度體系及其配套機制做保障,才能保障所有關聯崗位人員嚴格遵循相關規定,有序開展崗位工作,促進企業內部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無縫銜接。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需要隨著業務流程、經營規模、財務管理水平等有所變動,才能保障現有制度體系符合實際人員操作需求。但是實際上企業內部制定財務管理制度后并不會定期或不定期對其進行調整優化,也不會花費時間對其他配套機制進行完善和改進,所以經常存在崗位人員操作缺乏嚴謹標準、規范機制的情況,導致人員操作隨意、混亂。
基礎數據準確性無法保障 財務信息化系統功能發揮建立在基礎數據信息真實完善的基礎上,若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無法得到保障,那么以此為基礎開展的財務管理工作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比如現金流量、業務業績、財務水平等指標的計算結果會遠遠偏離實際值。領導層在不正確的財務數據基礎上做決策必然會影響其決策的準確性。制造業企業內部基礎數據信息真實性存疑可能是因為崗位人員急于求成,忽略了前端數據校驗、修正、審核環節,以至于系統中導入了部分錯誤數據信息。
功能板塊信息孤島形勢嚴峻 制造業企業財務系統是其內部核心管理系統,要求實現與現有各部門系統的完美對接,助力系統資源大融合,改變信息孤島局勢,如此,部門間能夠實現實時數據信息共享,減少人員手動傳輸數據信息的中間環節,有利于增強各環節基礎數據信息精準性,也能夠間接提高各業務環節工作質量和效率。但是實際上企業內部因為存在諸多歷史性遺留問題,并不能保障建設財務信息化系統完美貼合已有功能系統,以至于經常會進行系統外操作,這些操作脫離了線上系統監管,線下監管不完善,很難保障各環節工作有序進行。
系統安全問題突出 從實際企業內部應用財務信息化系統結果來看,這些依托條件并不能得到十足的保障,所以系統應用的安全性也無法保障。系統安全問題可體現在:系統本身硬件設施配置低,無法實現對外部非法入侵的自動攔截;系統防護等級低,容易被個別人員鉆空子,違規操作竊取核心數據信息;人員綜合技能低,可能存在操作不當造成系統安全隱患的問題;系統功能不簡潔,海量數據重復記錄、分析,加大了系統工作量且垃圾數據較多,容易降低系統運行效率,甚至頻繁死機。
財務信息化方面人才稀缺 有關調研結果顯示,當前制造業行業整體發展受宏觀經濟、市場消費水平下降等影響,面臨著嚴峻的人才流失、人才不足局面,尤其是綜合性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儲備無法滿足實際企業發展需求,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后可能會因為人員主觀或客觀方面失誤影響系統功能發揮。
制造業企業建設財務信息化的完善建議
增加信息系統建設資金投入體量,升級各種配置 制造業企業為了建設功能齊全、安全防御等級較高的財務信息化系統,必然要重視資金投入,升級硬件軟件設施配套功能,如增大服務器內存及系統運行內存,提升網絡速率及系統安全性,覆蓋所有業務、財務流程環節,立志打造一套功能齊全、覆蓋面較廣的綜合性管理系統。還有其他用戶端操作系統的功能升級,可以增加信息點數。
設計可行的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藍圖 不同制造業企業內部業務不同,涉及的關鍵環節不同,關鍵控制點風險點都不同,所以相關人員在設計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藍圖時要著眼于實際業務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可落實的系統建設規劃,涉及嚴重風險點無法確定相關預防控制方案時可向上級領導反饋,共同商議后確定可執行方案。
改進財務信息化管理制度體系和業務流程 制造業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后還需要有與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做后盾,才能約束所有關聯崗位人員日常行為。為此,企業內部要安排相應人員結合系統預期功能流程,對所有業務流程、財務流程等內容進行梳理。如果有關人員在執行制度體系過程中發現現有業務流程與系統功能不符,或者出現新的業務場景,則要主動與相關部門負責人溝通,討論解決方案,通過測試后再執行。當然,由于信息化系統建設過程中梳理的業務流程和財務流程是從企業全局考慮的,所以在后續執行過程中的修改一定要慎重,避免經常修改而造成系統執行前后沒有延續性。
強化系統自動更新調整系統,提高數據準確率 企業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設監督管理部門,內部可設置專門的數據稽核小組,全權負責系統所有基礎數據信息的核驗校對,確保系統中記錄的基礎數據足夠真實、完整,部門間信息數據傳輸也足夠及時,如此才能促進業務流程和財務信息系統融合,將所有業務關鍵點都涵蓋在系統自動控制范圍內,有利于降低企業實際運營風險。開發各類財務報表自動查詢、生成功能,提高信息系統運行速率,對企業經營者、管理者、決策者而言也有著一定益處,能夠為其提供更深層次的報表信息。加強財務信息化系統與其他功能系統的關聯,利用系統自動化識別校驗功能判斷各板塊記錄信息的準確性。
集成管理信息系統,打破信息孤島束縛 制造業企業內部要想實現集成化信息系統管控,需要所有系統朝著統一戰略目標、統一節奏進行,保障系統數據記錄唯一,從而實現跨部門間系統信息無障礙傳輸,打破信息孤島。企業在設置集成信息化系統時還要考慮企業的持續發展變動,可預留部分業務功能接口,便于后續直接加入新功能系統,滿足較大規模業務發展需求的同時也能夠減少系統功能大范圍更新升級花費的資金。
加強財務信息化系統安全防護 為了提高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安全等級,企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大系統資金資源投入力度,選擇高性能服務器,選擇更安全的網絡系統、硬件或軟件,減少因硬件軟件本身功能局限造成的數據冗余、遺失、無故缺失、系統癱瘓等事件。企業可以針對系統數據信息安全、公開等級設計不同的用戶訪問權限,對所有訪問記錄都要留痕,以便出現問題第一時間溯源。除了定期備份,還要有異地容災備份,在異地建立備份服務器,需要注意該保存方式的嚴謹性,避免導致成套核心數據信息泄露,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系統本身還要有一定的殺毒、防御不明網址入侵功能,實現基礎的物理病毒隔離,最大限度地減少外部病毒入侵。
優化信息管理人才儲備 財務信息化系統是一個功能齊全的軟件平臺,系統作用發揮、操作都要依靠崗位人員完成,所以培養綜合能力強的信息化管理人員、儲備足夠優秀的人員至關重要。企業方面可從人員招聘環節著手準備,選擇與崗位匹配度較高的優秀人員,為了保障入職人員后續能夠妥善完成信息系統功能維護、升級等工作,可以側重于招聘懂計算機、軟件方面的財務人員。為新入職人員提供崗前培訓,并對其進行培訓考核,確保入職人員具備崗位要求技能才能允許其上崗。入職后人力資源部門還要為其組織專項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在崗人員綜合技能。至于具體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培訓周期、培訓考核、培訓結果、培訓獎懲等,需要人力資源部門深入鉆研,依據實際業務發展需求、實際崗位職能需求等合理設計,盡可能為企業發展儲備足夠數量的優秀人員。
目前世界變局持續演進,新一輪產業化、科技化革命持續發展,全球范圍內工業化產業結構都要及時調整,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博弈同樣加劇,我國制造業工業轉型機遇與風險共存。要想助力制造業企業成為數字化轉型的中流砥柱,就要側重于發展財務信息化,制定個性化、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服務化的新型財務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