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游戲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愉悅身心,還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呢?
低年級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鐘。低年級的語文課文故事性強,教學這類課文,教師可以引入適宜的游戲。比如,教學二年級下冊的《青蛙賣泥塘》一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通讀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故事的大致內容:一只想把泥塘賣出去的青蛙,先后聽取了老牛、野鴨、小鳥等的建議,經過一番辛苦的勞作,為泥塘種植了青草、引來了泉水、種上了小花,然而泥塘還是沒有賣出去……后來,青蛙發現經過改造后的泥塘變得漂亮了,就十分高興地在泥塘繼續居住了。學生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內容后,教師在黑板上張貼池塘、青草、房屋等貼畫,給學生分發了青蛙、老牛、野鴨、小鳥等造型的頭飾,引導學生開展游戲化教學。
[教學片段]
師:哪個同學來扮演青蛙?
生:我來扮演青蛙。
師:哪個同學來扮演老牛?
生:我來扮演老牛。
師:青蛙是怎樣叫賣泥塘的?
生:賣泥塘嘍,賣泥塘!
師:非常棒。那么,老牛是怎樣回答的呢?
生:這個水坑坑嘛,在里邊打打滾倒挺舒服。不過要是周圍有些草就好了。
師:同學們想一想,老牛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呢?
生:這個(加重音)水坑坑嘛(延長聲音),在里邊打打滾(加重音并延長聲音)倒挺舒服,不過要是周圍有些草(加重音)就好了。
師:他讀得非常好,同學們為他鼓掌。老牛離開以后,誰來了?
生:野鴨。
師:哪個同學扮演野鴨?
生:我來扮演野鴨。
師:青蛙看到野鴨飛來了,又開始叫賣了。
生:賣泥塘嘍,賣泥塘!
師:那么野鴨是怎么說的?
生: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師:野鴨的表情和動作是什么樣的呢?
生:這(加重音)地方(聲音降低)好是好,就(加重音)是塘里的水(加長音)太少了。
師:你們演得都非常好,同學們為他們鼓掌!野鴨走了以后,又來了別的一些動物。
生:……
上述案例中,教師在學生了解課文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創設情境,在黑板張貼池塘、青草等貼畫,引導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演繹課文描述的故事。這個表演環節的設計與課堂教學內容十分貼切,寓教于樂,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理解了文本內容。
中高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文化底蘊。在中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教師必須采用與低年級課堂教學不同的策略。比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的《楊氏之子》一課,教師采用了游戲化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
[教學片段]
師:楊氏之子是誰家的孩子?
生:楊氏。
師:你是什么氏之子?
生:李氏。
生:孫氏。
師:文中的楊氏之子有什么特點?
生:甚聰慧。
師:“甚聰慧”的意思是什么?
生:特別聰明。
師:我們可以從課文中的哪些方面看出楊氏之子“甚聰慧”?
生:端出水果招待客人孔君平。
師:楊氏拿出的是什么水果?
生:楊梅。
師:客人看到楊梅后說了什么?
生:楊梅是你家的水果?
師:楊氏之子是怎樣回應的?
生:我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先生家的鳥。
師:為什么說楊氏之子回應客人的這句話顯得他“甚聰慧”?
生:楊梅與楊氏之子都是“楊”字開頭,孔雀與客人孔君平都是“孔”字開頭。
師:誰能夠根據課文的意思模仿楊氏之子與客人孔君平的對話?
生:合作表演。
師:你們可以用自己的姓,模仿楊氏之子與客人的對話嗎?
生:我沒有聽說李子是李家的果實。
生:我沒有聽說孫行者是孫家的人。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先讓學生了解文本內容,然后引導學生演繹楊氏之子與客人的對話過程,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學習文本人物的交際技巧,鍛煉思維能力。
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引進游戲活動,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增進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感情。比如,在筆者觀摩的一節作文課中,教師與學生進行了如下對話。
[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
生:喜歡。
師:你們玩過哪些游戲呢?
生:猜謎語。
生:溜溜球。
師:你玩的游戲是一個人玩,還是多人玩?
生:好幾個小伙伴一起玩。
生:自己玩。
師:有什么游戲規則?
生:不能犯規。
生:誰先得分就是誰獲得勝利。
師:是在什么時間玩的?
生:下課的時候。
師:到了上課的時間,你們有什么表現呢?
生:立刻結束游戲,回到教室準備上課。
師:現在請大家看視頻,說一說視頻中的小朋友們玩的是什么游戲,游戲規則是什么,哪個小朋友的表現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師生互動交流,學生回顧了自己玩的游戲名稱、游戲規則、游戲組織方式,并且通過觀察游戲的圖片直觀地看到同學們玩游戲的情景,然后通過口頭語言描述正在做游戲的小伙伴服裝、動作、神態,以及在周圍觀看他們玩游戲的同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游戲本身作為學生學習寫作的素材,讓學生在回憶中感受游戲的快樂,獲得充分的感性體驗,讓學生有話可寫、有話想寫,進而能夠在作文中暢所欲言。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具體學情,設計適合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游戲化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