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我從初為人師的緊張到現在對班級中的大小事務得心應手,在這一過程中,我經歷了很多,也總結了許多經驗。起初,我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班級管理工作的一切都建立在前輩們的教導與自己的摸索之上;慢慢地,我的工作中取得了成效,用心和努力看到了結果,我學會了不斷積累經驗并不斷完善自我。在擔任班主任這一角色的過程中,我嘗到了許多酸甜苦辣,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是,沒有努力,就沒有收獲。下面我想從小學班主任的角度出發,淺談一下在家校合作背景下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方略。
一、搭建家校合作橋梁,推進監督管理工作
在校期間,班主任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解答他們的疑惑。非在校時間,班主任要積極與家長進行交流,充分做好家校溝通的工作。首先,班主任要主動向家長詢問學生在家的表現,并根據家長們的反饋與學生進行相應的溝通交流,充分體現家校合作的優勢。其次,班主任應當主動、及時地與家長交流學生的在校表現,并給家長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比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等。最后,對于近期表現不佳的孩子,班主任要和家長共同努力采取一些措施,盡快讓孩子調整好狀態。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我感受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將繼續探索和完善以上三種措施來搭建家校合作的橋梁,進一步推進對學生的管理與監督工作。
二、提高學生整體素養,加強思想素質教育
組織好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是順利開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的前提。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尚不成熟,經常會有一些調皮搗蛋的舉動,這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對于這一點,我認為應該加強對學生思想素質的教育,讓他們明白要想成才,首先要成人。所以,班主任應當從思想教育入手采取班級管理措施。一方面,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充分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如果發現學生思想消極或者有不良情緒,要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開導,努力化解他們的不良情緒,回到積極向上的狀態。另一方面,班主任在班會上要經常給學生講述一些社會上的積極、正面的事件和人物,讓他們認識到社會充滿正能量,引導學生向上向善,潛移默化地滋養學生善良豐富的心靈。此外,班主任還應當采取家訪、家長會、線上視頻會議等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就加強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展開討論。
三、班主任要以身作則,做好學生心中典范
要想讓學生們成為品德優秀、有集體榮譽感的人,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典范,不斷提升個人素養,嚴格要求自己。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積極組織各種班級活動,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學校在舉辦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時,班主任要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并與學生一起努力,爭取獲得優異的成績;班級榮譽受損時,班主任要勇敢擔負起屬于自己的責任,正確指導學生,而不應該一味地追究學生的過錯。其次,班主任要發自內心地熱愛班集體,關心班里的每一位學生。看到一些細微的小事,要主動動手去做,比如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等,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學生會看在眼里,紛紛模仿,為建設更好的班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樣,老師不在班里的時候,學生們就會和睦相處,主動遵守班規。犯錯誤的學生主動認錯,說明自己犯錯的原因,并保證不會再犯,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不應再批評他們,而要真誠地對學生知錯就改的行為進行表揚。最后,為了了解家長對自己工作的滿意程度,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群內發出匿名問卷,邀請學生家長進行評價,根據他們的意見合理地發揚優點、積極改進,充分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瑣碎辛苦的工作,卻也能讓教師感受到充實幸福。尤其是當看到學生在自己的精心教育下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優秀時,這種快樂是無與倫比的。我將繼續堅守在班主任的崗位上,努力地提升自我,致力于教育管理效率的提升,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