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是國民健康水平、國家實力的重要標志,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之一。只有國民有著強健的身體、昂揚的精神狀態,才能積極地投入生產建設中來,才能讓國家更加強盛。一直以來,我國都高度重視體育,培養專業的運動員,積極組織和參與國內外的體育賽事活動,不斷向體育強國的目標邁進。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我國先后推出了全民健身、健康中國,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進而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體育競賽活動是高校體育建設的重要部分,開展競賽活動,憑借良好的資源環境來滿足學生對不同體育運動項目的需求,不僅能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體育愛好,而且能讓學生形成運動意識,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場所,要積極發揮其人才培養的作用,在“健康中國”目標引領下,積極組織高校體育競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推動高校體育運動的發展,助推我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關鍵詞:“健康中國” "高校 "體育 "體育競賽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7-040-3-TBB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青少年近視、肥胖群體不斷增多,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明顯下滑。作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少年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建設和發展國家的基礎,因此,國家應高度重視青少年群體的身體健康,大力發展校園體育運動。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不僅要重視學生智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專業的知識和技術,更要重視體育方面的培養,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在“健康中國”目標的引領下,高校要積極組織開展體育競賽活動,通過競賽來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體育態度和體育意識,并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同時,通過體育競賽來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培養學生堅韌頑強的精神,讓學生勇于戰勝自我。因此,高校要以健康第一為宗旨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和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變革,更好地投入到社會生產生活中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1、“健康中國”簡介
“健康中國”政策是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的講話,指出了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敖】抵袊睉鹇缘奶岢觯润w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追求,也是人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民族昌盛、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奠定健康基礎。
2、“健康中國”背景下高校體育競賽活動的時代價值
為了響應“健康中國”的目標,高校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活動,其所具有的時代價值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一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參與體育比賽,讓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參與訓練,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公平競爭的意識和頑強拼搏的精神,而且也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要相互理解和尊重他人。同時,體育競賽有自己的規則和評判標準,讓學生養成遵守規則,遵紀守法的好習慣,進而幫助學生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
二是引領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競爭是體育比賽的特征,沒有了競爭就失去了體育比賽的精神。高校舉辦的體育比賽活動,雖可能不會出現國際比賽當中激烈的競爭場面,但是競爭精神隨處都在。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競爭無處不在,社會的競爭要遠比校內體育比賽的競爭更加激烈,更加殘酷。因此,通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基礎;
三是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高校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學生就會無形中掌握某種體育項目的技能,并積極參與到訓練和比賽中來。學生在比賽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在運動中獲得健康的體魄,就會形成良性循環,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并讓體育鍛煉成為一種伴隨終身的習慣;
四是健腦益智。研究表明,在運動的過程中可以促進血液流動,提高大腦營養的供給,讓頭腦更清醒,思維更敏捷。同時,運動還促進腦細胞的生長,促進大腦的發育;
五是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生的生活被智能電子設備所占據,空閑時間利用手機追劇、打游戲、刷視頻,每天過度沉迷之中,不僅耗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而且也損害了學生的視力、頸椎,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此外,網絡中還有大量負面的信息內容,長時間侵蝕學生精神,必然會讓學生精神萎靡,思想頹廢。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從虛擬的世界中走出來,不僅能在鍛煉中強健身體,而且每天與積極向上、志同道合的人員相處,必然會提升精神面貌。
3、“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高校體育競賽活動的發展趨勢
3.1、組織規模不斷擴大
自“健康中國”政策提出以來,高校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活動,體育競賽的規模不斷擴大。一是政府積極支持學校體育運動的發展,一方面不斷完善相關的政策內容,為高校體育競賽活動的開展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各項比賽活動的開展,鼓勵高校之間開展校際比賽;二是高校逐漸重視體育運動的發展,增加經費來建設基礎設施、引進專業的教練、設置獎項和獎品、加強宣傳,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現階段,高校體育競賽活動豐富多彩,主要以校內的競賽活動為主,例如田徑為主的校運會,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比賽,武術、健美操等操舞類比賽,跳繩、踢毽、拔河等趣味性比賽和紀念意義的系列健身活動;三是高校之間的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賽等項目的體育文化交流活動??傊?,高校組織不同層次的比賽,吸納更多的同學參與其中,組織規模不斷擴大,滿足了不同群體對體育運動項目的需求。
3.2、社會化發展
高校體育競賽活動不斷發展,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促使社會大眾加大對高校體育競賽活動的關注度,也促使體育賽事活動向社會化的方向發展。政府、高校加大對體育賽事活動的支持力度,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員來培養高水平的運動人才,讓他們不僅參加校際之間的比賽,而且也加大與社會組織合作,參加政府或社會組織的體育競賽活動。學校不斷擴大體育競賽活動的范圍,讓其從校園走向社會,在社會上掀起運動的熱潮,進而帶動和激發更多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讓每個人都通過運動獲得健康,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
3.3、競技與娛樂相結合
傳統上,高校主要是組織具有競技性的比賽活動,大多由體育特長生或者是高水平運動隊的成員參加,這類群體接受過專業的訓練,雖水平低于職業運動員,但是比一般學生的能力要高出許多。純粹競技性的比賽活動,比較枯燥,很難吸引其他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敬而遠之更不愿意參與其中。隨著健康中國目標的提出,旨在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所以對其競技性的特征稍作弱化,提升其可參與性和娛樂性的特點。例如,開展團隊挑戰賽、角色扮演賽、趣味接力賽等,絕大多學生較為歡迎這種競技性不強,但充滿樂趣的體育活動,從而主動參與其中。當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就會在高校之中形成運動的風尚,讓每個學生在運動中獲益。
4、“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高校體育競賽活動開展存在的不足
4.1、學生參與意愿度低
從實踐的情況來看,參與體育賽事活動的學生數量較少,主要是以體育特長生和高水平運動隊,以及少量喜歡某項體育運動項目的同學為主,參與者不到全體同學的20%,有超過60%以上的學生從未參加過學校、班級舉辦的各種體育競賽活動,僅有20%的學生參加班級、學校舉辦的某項活動,甚至部分群體表示自己就是為了學分,或者是湊人數而參與其中。學生之所以不愿意參與其中,一方面是由于就業壓力大,學生忙于考研和考公,有部分學生從大一就著手準備考研的事項,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之上;另一方面是學生健康意識較弱,認為體育鍛煉很累,出汗后又臟又臭,不如利用這些時間學習或者看看手機消遣一下。由于學生參與意愿較低,導致高校組織的體育競賽活動效果不盡如人意。
4.2、競賽項目少
高校體育競賽活動如火如荼地舉行,經常通過條幅了解到即將開展的比賽項目,但這主要是高校的院系較多,班級較多,比賽活動先院系,再到學校,而每個院系都會進行宣傳,所以就有聲勢浩大之感,但是參與人數、參與項目并不多。從整體上來看,一是學校級別的田徑運動會,各院系人員都積極參加,為本院爭得榮譽,為自身加學分;二是主要以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傳統的體育賽事活動為主,其他比賽活動開展相對較少,尤其是網球、滑冰、游泳等對場地要求較高的項目,學校根本沒有投入相關的設施,學生無法進行練習,也沒有比賽的條件,根本不曾開展。此外,高校舉辦的體育賽事活動主要是從學生的參與情況出發,學生比較感興趣,參與人數較多,例如籃球、羽毛球,其就會廣泛開展,若學生參與較少,學校就會選擇少組織甚至不組織,這就導致高校實際開展的體育競賽項目較少。
4.3、組織管理有待加強
高校積極落實健康中國的政策,加強體育建設,但是體育競賽的具體落實情況有待加強。首先是每年舉行的田徑運動會是一項大型的體育賽事活動,學校高度重視,相關部門組織,并有大量的人員進行組織和協調,開展情況尚可。然而,從其他賽事活動來看,主要是由院系,甚至是學生進行組織,沒有專門的部門來統一安排工作,也沒有專業的活動策劃,各院系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活動安排、規則存在不清楚或誤解的情況。例如,校級的籃球比賽,有主要負責的教師,但主要是由學生會來主辦,校學生會發布比賽的時間、地點等方面的內容,各院系組建籃球隊伍,參加籃球訓練,并且主要是學生會的成員之間進行溝通,參賽人員幾乎不參與溝通,信息層層下達,參與人員較多,就會出現溝通不暢、信息受阻的情況,不利于活動的開展。
5、優化“健康中國”背景下高校體育競賽活動的有效措施
5.1、更新學生的思想觀念
高校體育競賽活動參與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才能推動高校體育競賽活動蓬勃發展。因此,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賽事活動中來,就要加大對體育競賽活動的宣傳推廣力度,不斷更新學生的思想觀念。首先是學校要充分保障好運動設施與環境,讓學生認識到參加體育活動的益處,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僅要有學習,更要有體育鍛煉,只有通過鍛煉獲得健康的體魄,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來,并且學習效果更佳;其次是讓學生意識到參加體育競賽活動并不是為了獲得名次和學分,而是為了強身健體、獲得歡樂、收獲友誼、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再次是通過參加不同的比賽項目,不僅獲得更多選擇的機會,而且也能夠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向,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同學的幫助下,不斷提升體育技能,既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也收獲一種新的成長。學生只有更新對體育賽事活動的思想觀念,才能對體育活動有全新的認知,進而積極參與其中,推動健康中國政策的落實。
5.2、積極開展多樣化的體育賽事
高校是推動體育賽事活動開展的基礎和重要力量,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就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活動。首先是用籃球、足球、排球等傳統和熱門的競賽活動來帶動其他競賽活動的發展。例如,將籃球競賽與健美操競賽結合在一起,在籃球比賽中場休息時刻設置健美操,充分吸引觀看籃球比賽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通過觀看健美操比賽來了解健美操,參與到健美操活動中來;其次是開展充滿趣味性的體育賽事,例如趣味籃球賽,不需要學生具有專業的籃球知識,只要具有良好的運動能力、較強的身體協調能力就能夠參與其中。降低對技術的要求,并且充滿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其中。
5.3、合理規劃賽事活動
為了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每個高校都有豐富多彩的活動,體育比賽是常見的活動,不僅參與人數較多,而且舉辦頻率較高。舉辦賽事活動,不僅要考慮人員、設施、場地等方面的內容,還要考慮與其他學習、訓練、比賽是否發生沖突,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例如,高??赡芡瑫r舉辦籃球比賽和羽毛球比賽,而學校的室內訓練館只有一個,還要滿足體育專業學生日常訓練的需求,所以就要合理安排比賽日程,錯開比賽時間,既減少兩者的沖突,又保證兩者都受到其他學生的關注。由于羽毛球對比賽場地要求較高,外界環境會影響比賽的效果,所以室內訓練館盡量提供給羽毛球比賽。外界環境對籃球的影響較小,所以可以選擇室外的籃球場開展比賽,并在比賽前期做好場地的安排工作??傊ㄟ^合理規劃賽事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競賽項目,而且也滿足了學生不同的發展方向。
6、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水平不斷提升,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尤其是在健康中國政策的引領下,激發了人們運動的熱情,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高校中匯集大量的青少年群體,他們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不僅要掌握專業的知識,更要有健康的體魄。因此,高校不僅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資源和環境,讓學生學習先進的知識,還要促使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擁有強健的體魄,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來。高校要認真貫徹健康中國的目標,大力開展體育競賽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來充實學生的業余生活,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強健學生的體魄,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愛好,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體育習慣。同時,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來打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讓青年學子引領時代發展的浪潮,讓全民都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來。
參考文獻:
[1]段婧.高校體育競賽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的應用價值及策略[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1).
[2]楊光照.淺談高校體育賽事運作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01).
[3]趙燕,蘭自力.習近平新時代高校體育育人價值內涵、推進策略與保障機制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墻報交流(學校體育分會)(三).武漢華夏理工學院體育學院,湖北經濟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2023.
[4]劉麗娜,趙燦,李威.高校體育賽事實踐育人價值闡析與路徑探索[J].武術研究,2023,8(07).
[5]王巍,徐冊冊,胡娟.高校體育競賽社會影響力測度的模型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