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新課改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我國對于高職思政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為高職思政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全新思路。在實際高職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結合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正確的價值觀滲透到高職思政課教育過程中,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對高職思政課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在高職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進行培養。本文立足于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指出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中的應用特點,分析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原則,最后指出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潛移默化中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應用
案例教學法,即利用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具體案例,引領學生對現實中發生的事情展開討論和分析,并引導學生探討相關解決方案,以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控,使學生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提升專業能力,有效提升高職思政課程的教育質量。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將教材內容融入到具體案例之中,并應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支持等教學手段,廣泛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高職院校思政課的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師生或學生對具體案例進行交流和討論,深入分析實際案例中所蘊含的思政學知識,有效提升高職思政課程教育質量,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同時,通過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還有助于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通過有趣手段進行呈現,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1]。
一、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中的應用特點
首先,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中的應用,使得信息獲取具有廣泛性。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可以廣泛地獲取有用信息,利用信息技術范圍廣、實效性強以及信息查找速度快等優勢,充當信息發布者、分析者以及監督者的角色。
其次,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中的應用,使得師生間處于平等地位。使學生處于和諧平等的師生交流氛圍中,從而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案例討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學生對思政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思政學科素養[2]。
最后,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中的應用,具有較強的教育性。該方法旨在培養高職院校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能力,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二、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首先,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需要秉承正確價值導向原則。滲透正確的價值觀取向及政治方向,使整個高職院校思政課程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教師在思政教學過程中需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對其內在意蘊進行研究。通過信息化教學,選擇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和政治時事,確保能夠選取的實際案例符合思政課程的中心思想,保證高職思政課程的主題明確、政治正確[3]。
其次,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需要秉承典型性原則。選擇真實性、來源可靠的典型實際案例,并以這些典型案例為基礎開展思政教學。以真實性案例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高職院校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得出最終結論,使傳統的高職思政教學模式變得生動有趣[4]。
最后,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需要秉承親和力原則。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深入解讀社會熱點新聞和政治時事事件,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5]。
三、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高職院校思政課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優秀的思政教師,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對于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創新,通過發達的網絡技術豐富高職思政課堂教學內容,開展線上教學,構建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新型高職思政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從而打造信息化課堂。
首先,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高職思政教學模式。提高了高職思政的教學質量,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摒棄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打造了全新的高職思政教學方式,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建線上學習平臺,分為課前學習和課上合作兩個板塊,教師由以往傳統講課方式轉化為指導學生多方面研究,學生不再是被迫聽課,而是主動探究相關思政知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也不再感到學習枯燥乏味,反之積極高效加入高職思政學習過程中。此外,在信息化學習平臺上,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學評價,及時了解學生遇到的實際學習問題,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方案做出調整。教師在案例教學時,合理運用課件,提供學生音頻資料或者視頻資料,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其次,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優化了高職思政教學流程。線上學習平臺的創建,進一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主要在平臺上開展兩個方面的內容:1.引導學生課前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前發布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課前主動思考,積極尋找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還能夠豐富學習平臺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能夠針對性地進行講解,便于學生加深理解。此外,學習內容發布以后,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2.及時評價學生學習成果。在教學完成以后,教師能夠在平臺上發布有關測試題,學生在線上提交答案,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果,從而進一步設置課堂教學內容,針對重點或者難點,教師進一步為學生講解。
最后,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更有效地掌握高職思政課程反饋意見。課后,教師可以積極向學生收集課后反饋,引導學生反映對課堂教學的相關意見,積極發表建議,教師通過線上學習平臺設置教學評價內容,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如果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調整,不斷調整課堂教學內容,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思政課的意義,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獲得感”。
四、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新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手段及方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給高職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極大的變化。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全新的途徑和方法。然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未能得到充分調動。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探索更適合學生思維方式和成長特點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運用音頻、圖片和視頻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這樣不僅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潛能,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6]。
例如,在高職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將案例教學法融入信息化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PPT、音頻及動畫等新技術,顯著提高高職思政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精心挑選與學生的具體學習生活緊密相關、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社會熱點新聞及政治時事作為案例,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這樣的案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及思維水平,又能確保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與高職思政教學主題相契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高職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有效提升高職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通過案例教學法設置教學問題
在高職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對案例教學法這一核心內容給予更多的關注,教師須引領學生對案例展開充分交流討論。
首先,教師應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以充分調動學生參加課堂討論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發表意見,促進學生互動交流。其次,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的討論方向,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討論結果歸納總結,對其中的價值觀、道德現象、是非觀等展開分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思政教育內容,為高職思政課程理論教學提供實際案例支撐,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激發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政課程學習興趣[7]。
例如,在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進行講解時,其中第八章的主要內容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教師可以通過引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實際案例及其采訪視頻,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袁隆平院士的個人收入情況及其平生案例,使學生真正掌握分配制度中按勞分配的含義,并思考現今社會的生產要素分配問題,激發學生的共鳴,使學生感受到高職思政教學的價值所在。
(三)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需要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加深學生對于實際案例中蘊含的思政知識的理解及認知。因此,教師在通過實際案例設置教學問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實際案例加以分析及理解,組織學生對案例內容進行交流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但是,教師需要發揮課堂引導者的作用,在實際的課堂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及指引,從而實現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育質量的提升[8]。
例如,在實際的高職思政課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由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交流討論,并對于討論內容加以記錄。教師要積極加入到討論中,對于學生的討論內容進行傾聽,并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對于學生提出的正確合理的觀點及獨特見解,教師應給予充分認知及肯定。對于學生的錯誤觀點,教師應及時指出,并引導其糾正。然后,教師讓每小組選取一名代表,對于小組中的核心觀點進行闡述。最后,教師需要將每小組的觀點進行總結,并引導學生針對各個小組的觀點進行分析討論。
在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其引導作用,一方面,需要確保學生交流討論的自由性及正確性,不得跑題或偏題。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確保學生能夠自由討論,并控制好每個問題的討論時間。在保證問題討論充分后,再進行下一個問題的交流及討論,有效提升高職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具有信息的獲取廣泛性,體現了師生地位的平等性以及具有較強的教育性等特點。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高職院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需要秉承正確價值導向原則、典型性原則以及親和力原則,從而增強高職院校思政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在實際的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新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手段及方法,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案例教學法的運用能設置引人入勝的教學問題,引發學生共鳴,使學生感受到高職思政教學的價值所在。同時,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為學生提供引導與啟示,進而提升教育質量。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將枯燥的理論知識以有趣的方式展現,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
作者單位:張博洋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
參考文獻
[1]張薈玲.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電腦愛好者(普及版)(電子刊),2021(04):760.
[2]淮鵬.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文藝生活,2021(26):260-261.
[3]錢鑫.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智庫時代,2021(24):169-171.
[4]周文芳.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幻畫報,2022(08):197-198.
[5]程磊.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教文匯,2020(13):58-59.
[6]付文芳.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1(12):223-225.
[7]郭仁宇.案例教學法在公安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02):64-70.
[8]賴小華.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與實踐——以廣西J高職院校“物業公共關系學”課程為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2(08):8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