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控管理是企業提高經營效益、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現階段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發激烈,需要通過加強內控管理來提高自身的經營發展效益。基于這一現實背景,為了研究中小企業在內控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優化對策,文章采取理論研究、文獻資料分析等方法,對內控管理的概念進行簡要探討,分析加強內控管理的重要性,指出現階段中小企業在內控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而后提出相應的對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控管理;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在國民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內控管理受到更多的關注,許多企業紛紛采取措施推動內控管理的實施應用,以此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然而,一些中小企業在內控管理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短板,致使內控管理并未發揮其應有價值。對此,中小企業應當對內控管理形成足夠重視,積極推動內控管理的優化開展,使其發揮應有價值,切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而如何推動內控管理的優化開展成為許多中小企業關注的重點,本文對此展開詳細研究。
1 內控管理概述
內控管理主要指基于內部控制理論,為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有序開展,企業實施的對財務資金、人力資源、生產設備、生產技術、物料倉儲以及業務流程的一系列管理控制活動。其對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形成全面監督控制,從而確保企業的各項措施都能有序落實到位,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1]。隨著現階段市場經濟形勢的變動,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生存壓力明顯增大。在這一背景下,內控管理受到更多的重視。
2 中小企業加強內控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促進內部資源優化配置。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需要資金、人力、設備、技術、材料等各項資源,任何一項資源配置出現問題都會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益,進而影響企業的利潤空間。因此,加強內控管理能實現上述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每一項資源都能有序投入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使資源充分發揮其應有價值,進而保障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持續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顯著提高企業效益。其次,規避風險因素。在內部控制領域,風險評估是其重要內容,而做好風險評估有助于企業在風險形成之前及時采取措施,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即便產生風險因素,也能及時采取措施控制風險等級,避免風險擴大化,以此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有序開展。第三,推進企業戰略的有序落實。企業的總體戰略可細化為部門戰略和階段性戰略,而后細化至每一崗位,加強內控管理能對企業職工的工作形成有效監督,確保職工切實履職,積極推動企業各項戰略和措施的落實,最終實現企業的總體戰略。最后,提高企業競爭實力。加強內控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減少資源內耗,避免出現資源閑置或浪費的情況,而企業則可以將節約下來的資源投入再生產活動,或者投入技術研發、產品升級等領域,進一步提高企業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增加客戶忠誠度和用戶黏性,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2]。
3 中小企業內控管理現存問題研究
3.1 內控管理氛圍不夠濃厚
現階段中小企業加強內控管理對于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實力具有積極意義,但從目前狀況來看,一些中小企業存在思想氛圍不夠濃厚、對內控管理認識不到位的情況。首先,部分企業人員未能意識到內控管理的重要性,在開展工作時仍舊將重點放在采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方面,對于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尤其是部分企業領導存在明顯的重業務、輕管理的傾向。其次,一些中小企業內部人員認為內控管理就是針對職工的工作成果進行監督,忽視內控管理在事前規劃、事中控制等環節的重要作用,沒有認識到內控管理的全程性。最后,中小企業實施內控管理需要全體人員的協調配合,但一些基層部門的職工缺乏大局意識,沒有準確認識到內控管理與自身日常工作間的密切聯系,沒有積極配合內控管理的開展,導致內控管理的效果不佳。
3.2 組織架構有待優化
組織架構是企業實施內控管理必須關注的重點,當前部分中小企業存在組織架構不合理的情況,具體表現為崗位設置不合理、崗位職能與權責關系混亂。一方面,容易出現工作量分配不合理的情況,部分人員工作量少,工作清閑,而另有一些人員則身兼多職;另一方面,容易引起權責關系混亂,無法將具體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一旦內控管理出現問題,將造成追責無人的情況。
3.3 內控管理模式單一
內控管理模式直接關系內控管理的有效性,從當前情況來看,部分中小企業實施的內控管理模式并不是十分合理。現階段一些企業采取以部門和崗位為基本單元的內控管理模式,而這種單一模式的管理措施不符合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需求。例如,企業要實施某一項目,應當做到以項目為導向協調不同部門或崗位參與內控管理,但企業卻仍舊采取以部門和崗位為基本單元的內控管理模式,這就導致制定的內控管理措施無法對項目落地起到相應的保障和促進作用[3]。
3.4 數字化水平不足
信息溝通在內控管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信息溝通的效果則受到企業數字化水平的影響,如果企業具備相應的數字化水平,就能推動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溝通交流,為內控管理措施的落實提供保障。然而,當前一些中小企業仍舊存在較為突出的信息孤島問題,一些部門的系統互不兼容,部門間的數據融通共享受到信息壁壘的阻礙。同時,部分中小企業的數據處理能力低下,無法對收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及時高效處理,無法將其轉化為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依據,這也給后續內部控制方案的制訂、內控管理措施的落實造成了阻礙。
3.5 風險防控與響應不到位
企業在基于內部控制理論實施管理活動時應當注重風險防控與響應,然而一些中小企業內部人員缺乏足夠的風險意識,未能及時察覺企業在業務、財務等領域的風險因素,給后續的風險防控和處理造成了阻礙。同時,一些企業在發生風險因素以后沒有及時進行響應,相關人員在風險處置過程中的配合不到位,未能實現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反饋等環節的有效銜接,致使風險問題未能及時得到有效處理,給企業的經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4 中小企業優化內控管理的策略研究
4.1 加強內部宣傳工作,為內控管理創設相應氛圍
中小企業應當針對內控管理的優化實施加強內部宣傳動員,使企業內部人員針對這一工作達成有效共識,為內控管理優化奠定基礎。首先,中小企業的領導者應當主動接觸內控管理的相關概念和知識內容,了解內控管理的含義、重要價值、流程功能,對內控管理的開展予以重視,形成生產經營與內控管理并重的局面,對內控管理的優化開展作出工作部署。其次,各部門的基層職工應當在企業領導的相關指示下主動了解內控管理的概念和具體內容,把握自身工作與內控管理之間存在的密切關聯,主動樹立大局意識,在相關人員執行內控管理措施時主動配合,形成有效合力,共同推進內控管理的落實[4]。
4.2 完善組織架構,推動內控管理責任落實
中小企業需要根據內控管理優化實施的需求完善企業內部組織架構。首先,科學設置崗位,明確崗位在內控管理方面的職能和工作內容,確保工作量相對合理,要避免出現一人多崗、身兼多職的情況,確保工作人員能完得成工作,使其以更高效的狀態參與內控管理。其次,明確崗位權責,做好內控管理崗位的責任劃分,并通過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構建清晰明確的權責機制,實現崗位職能與相關責任協調一致,積極推動內控管理責任落實,以此激發各部門、各崗位和各級別職工參與內控管理的動力。
4.3 創新企業內控管理模式,制定科學的內控管理措施
企業應當積極推進內控管理模式的優化創新,從而提升內控管理的靈活性、針對性。例如,在開展常規性內控管理時,主要采取職能制管理模式,按照部門職能對各部門及其崗位采取相應的內控管理措施,其優勢在于能明確權責,內控管理措施也相對簡單合理。而在針對某一項目開展內控管理時,則可以采取矩陣式內控管理模式,矩陣式內控管理主要指企業按照項目實施需求從各部門抽調職工組成項目組,職工受到職能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的雙重領導,其優勢在于可以根據項目需求實施調控項目組人員構成,使內控管理更符合項目落地需要;但其劣勢也相對明顯,容易出現職能經理和項目經理扯皮的問題。因此,中小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內控管理模式,推動內控管理模式的優化創新,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靈活且具有針對性的內控管理措施,切實提升內控管理水平。
4.4 推進數字化建設,推動數據信息融通共享
中小企業應當主動推進數字化建設,打破部門和崗位間的信息壁壘。首先,企業應當對各部門的系統進行升級處理,增強部門系統的兼容性,確保各職能部門可以通過系統實現數據共享,為信息溝通提供硬件保障。其次,企業應當構建專業化的數據共享中心,當企業針對項目實施內控管理時,項目人員可以直接通過該共享中心實現各類數據的共享互換,并做到數據互換過程中留痕,為日后的數據溯源提供便利。第三,企業需要提高自身的數據處理能力,主動引進OA辦公自動化系統,對內控管理相關數據進行自動處理,生成報告或報表,全面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為后續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決策提供依據。最后,在推進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信息安全防范工作,積極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例如將人工智能融入數據共享中心,項目人員在交換數據時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中的自動診斷功能識別數據類型,進行分類和歸檔處理,并主動篩選出錯誤的數據信息,避免給后續的內控管理造成信息不對稱風險。
4.5 加強風險防控與響應,做好風險處理與反饋
針對部分中小企業在風險防控與響應方面存在的短板,首先,加強對風險識別評估、預防控制的重視,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尤其是與內控管理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主動察覺風險因素,一旦發現存在風險隱患要及時進行上報處理,方便企業采取預防控制措施,避免風險擴大化給中小企業的發展造成損害。其次,構建集風險識別評估、預防控制和處理反饋于一體的響應機制,提高風險因素響應能力,當出現風險時,可以通過這一響應機制調動企業內部各類主體、協調多方資源共同解決風險。最后,在風險處理完成以后,中小企業需要主動記錄風險類型、成因、等級、危害程度、處置措施、處理結果及責任劃分,總結風險防控與響應的經驗,為日后的風險防控響應提供借鑒。
4.6 打造高水平、復合型內控管理隊伍
在實施內控管理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綜合水平直接關系內控管理的有效性,基于這一現實關聯,中小企業應當積極推進內控管理隊伍建設,并根據具體的內控管理模式采取對應措施。例如,針對常規性內控管理工作,應當以職能部門為單位對部門員工進行培訓,在實施財務內控管理時,應當對財務人員展開培訓,使其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發展現狀,進而在制訂財務內控方案時更多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再如,在針對某一項目開展內控管理時,要組織項目參與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使其了解項目規劃、項目流程、項目標準等內容,增進參與人員對項目的了解,使其能更有效地執行項目內控管理措施,推動內控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使內控管理為項目落地提供保障[5]。
5 結論
在新時期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加強內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內部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開展,進而增強企業競爭實力。針對現階段一些中小企業在內控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應當加強內部宣傳,形成全員重視內控管理的氛圍,完善組織架構,明確崗位職能與權責關系,推動先進內控管理模式的應用,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內控管理措施,與此同時,企業應當積極推進數字化建設,加強內控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防控與響應,多措并舉,提高內控管理有效性,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增勢賦能。
參考文獻
[1]鄭宏明. 中小企業財務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投資與創業,2023,34(13):119-121.
[2]黃晶晶. 中小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優化[J]. 財會學習,2023(11):149-151.
[3]彭文如. 新時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內控對策探究[J]. 中國市場,2023(25):136-139.
[4]陳照軍. 內控視角下中小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及優化措施分析[J]. 投資與合作,2022(7):136-138.
[5]殷莉. 中小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 質量與市場,2022(5):97-99.
[作者簡介]田莉,女,吉林長春人,融創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分公司,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