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包 括塑造他們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數學作為中職教育中 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將 思政教育融入中職數學教學,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的有效途徑。
一、中職數學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數學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問題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思政教育關注學生的價值觀、道德 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兩者結合能夠使學生在掌握數 學知識的同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從而提升綜合素質。
傳統的中職數學教學往往只注重知識傳授,忽略了 數學學科背后的育人價值。融入思政元素后,數學教學 不再是單純的數字和公式教學,而是能夠引導學生從數 學的角度去理解社會現象、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 增強數學教學的育人功能。
二、中職數學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徑
(一)深入挖掘數學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數學史中的思政教育素材?例如,在介紹古代數學 成就時,如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精確計算,讓學生了解我 國古代數學家的智慧和勤奮,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愛國主義情懷。
數學概念中的思政內涵?以函數概念為例,函數體現了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關系。通過這種聯系的講解,可以 引導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認識到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 機整體。
(二)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政教育
課堂導入環節在講解數列時,可以引入我國經濟增長數據按年份形 成的數列,讓學生感受到國家經濟的蓬勃發展,同時培養學生關注國家 發展的意識。
問題解決環節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態度和勇于 克服困難的精神。例如,在做復雜的幾何證明題時,鼓勵學生不怕失敗, 多次嘗試不同的解題思路。
三、中職數學與思政教育融合面臨的挑戰
(一)教師能力的挑戰
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數學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思政教育素養,才能有 效地將兩者融合。部分中職數學教師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 需要加強學習。
(二)教學評價體系的挑戰
傳統的中職數學教學評價主要關注學生的數學成績,而融合思政教 育后的教學評價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情況。目前,缺乏一 套完善的、可操作的融合教學評價體系。
四、結論
中職數學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教育教學改革。 盡管面臨一些挑戰,但通過深入挖掘教材思政元素、在教學過程中滲透 思政教育以及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等途徑,可以逐步實 現兩者的有效融合,為培養德才兼備的中職人才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