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信息化和數字化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行業需求。本文探討如何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融入該課程的教學改革中,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分析當前教學現狀,提出基于BIM的教學改革策略,旨在培養適應現代建筑行業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招投標;合同管理;教學改革
一、引言
在現代建筑工程領域中,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是確保項目成功的關鍵環節,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隨著BIM技術的發展及普及,傳統的招投標方式面臨效率低、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行業對人才的新要求。因此,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以培養能夠適應新技術和現代建筑行業需求的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當前教學現狀分析
(一)理論與實踐脫節
目前,許多高校的《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仍以理論講授為主,缺乏實踐操作,導致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二)教材內容更新滯后
現有教材多為傳統印刷版,缺乏與時俱進的案例和信息,當前《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存在教材內容更新不及時、學習難度大、教學方式落后無法滿足學生對新技術的學習需求等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基于BIM的教學改革策略
(一)引入BIM技術
將BIM電子招投標系統引入課程,通過模擬實際招投標流程,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相關技能。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信息的數字化管理,提高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效率和準確度。BIM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在模擬環境中進行招投標文件的編制和合同管理的實踐,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二)課程體系重構
由于本課程文字多,法律法規條文多,上課枯燥,學生上課興趣不大,為解決這一問題,本課程在引入我院電子招投標模擬系統后,利用平臺,以實際工程為背景,在真實環境下模擬項目的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各個流程,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掌握本課程的重點、難點,增強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習效果。
基于BIM電子招投標系統,構建新的課程體系,使學生能夠適應畢業后的工作環境,具備應用電子招投標系統進行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重構課程體系,增加BIM技術在招投標管理中的應用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BIM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和效果。
(三)教學方法改革
采用案例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實踐能力。通過實地考察和企業實習,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實際工程項目,提高對BIM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課程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基于BIM的電子招投標系統的實訓項目,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親自參與項目管理和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
(四)資源庫建設
建立基于BIM的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資源庫,包括案例庫、法規庫等,為教學提供豐富的實踐材料,以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研究。可以通過案例研究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BIM技術在實際招投標與合同管理中的應用案例,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BIM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和問題解決方式,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實踐
通過BIM平臺進行教學實踐,以項目案例驅動教學,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知識。課程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和解決問題。通過增加實踐環節,例如開設實訓課程、實習等形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BIM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
五、結論
基于BIM的《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教學改革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建筑行業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BIM教學改革提供參考。未來,隨著BIM技術的不斷發展,課程教學改革將持續深化,以滿足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相信通過這些改革措施,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推動建筑工程行業朝著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珍偉, 祁皚, 歐建良, 肖勇杰, 王思蓉. 基于OBE-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BIM教學改革探索[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 2021, 13(2): 36-43.
[2]羅永華.\"官強.基于電子招投標系統的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設計[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163-164.
[3]張卉.“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堂教學改革探討山.新課程研究[J],2016(03):29-30.
[4]劉耀芳,王心旋等.以就業為導向的“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科教文匯,2014(08):58-59.
[5]徐珊珊.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的《工程招投標》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7(02):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