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角平分線和垂直平分線是初中幾何部分非常重要的雙“線”,在許多幾何證明和計算題中會出現(xiàn).但是,如果一道幾何題中同時出現(xiàn)角平分線和垂直平分線,那么這樣的題目往往非常經(jīng)典,值得教師和學生“玩味”.本文中對這樣的題進行分析,尤其是其解決思路的探究.
關鍵詞: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幾何;轉化思想;思辨
角平分線和垂直平分線原本是獨立的知識點,然而當角平分線和垂直平分線出現(xiàn)在一個問題中,解決這樣的問題需同時應用二者的性質(zhì)及判定.所以,這樣的題目往往非常經(jīng)典,因為僅用一道題就考查了多個重要知識點.對于這樣的題目,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多接觸,而且要會分解知識點,進而實現(xiàn)各個擊破.本文中對這種雙“線”合璧的幾何題進行分析,嘗試探究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1 知識放映
在解決雙“線”合璧的幾何題時,首先要求學生對角平分線和垂直平分線的相關知識點具有一定了解,為解題奠定理論基礎[1].
1.1 與角平分線有關的知識點
與角平分線有關的知識點比較多,如角平分線的定義、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角平分線的判定定理、角平分線的尺規(guī)作圖等.
首先,如圖1所示,如果OP平分∠AOB,根據(jù)角平分線的定義,就可得∠AOP=∠BOP.
其次,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即“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非常重要.如圖2所示,如果OP是∠AOB的平分線,
HN⊥OA于點N,HM⊥OB于點M,那么HM=HN,這在解決與角平分線有的關問題中能發(fā)揮關鍵作用.
對于角平分線的判定定定理,華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教材上是這樣敘述的——角的內(nèi)部到角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該判定有三個地方需注意:一是定理中的“距離”是指從角平分線上任何一點(不包括頂點)向角兩邊所作垂線段的長度,是一個正實數(shù),“距離”兩字不能漏掉;二是不可忽視“在一個角的內(nèi)部”這一條件,因為在角的外部也存在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三是證明角平分線時,只需從要證的線上的某一點向角的兩邊作垂線,再證明垂線段相等即可.這樣把證“某線是角的平分線”的問題轉化為證“垂線段相等”的問題,體現(xiàn)了轉化思想.
最后,角平分線的尺規(guī)作圖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在與垂直平分線結合時,往往需同時考慮二者的性質(zhì).解決這樣的問題,關鍵在于抓住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即“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而不是到線段兩端的距離相等.
1.2 與垂直平分線有關的知識點
首先,如圖3所示,如果AN=BN且ON⊥AB,那么OA=OB,這就是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的距離相等.
其次,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定理是“到線段兩端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需注意的是,利用該判定定理只能證明一個點是否在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由于兩
點才能確定一條直線,所以還需證明另外一個點也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才能最終證得該直線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2].
最后,是垂直平分線的尺規(guī)作圖方法.在與角平分線結合時,需同時考慮二者的性質(zhì),并抓住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而不是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 例析展播
例1 如圖4,在△ABC中,∠CAB的平分線AD與BC的垂直平分線DE交于點D,DM⊥AB,垂足為M,DN⊥AC交AC的延長線于點N,你認為BM與CN在數(shù)量上存在怎樣的關系?試證明你的結論.
分析:觀察圖形可猜想出BM與CN之間在數(shù)量上存在相等的關系.要證明BM=CN,可轉化為證明這兩邊所在的三角形全等,體現(xiàn)了轉化思想.由于DE是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所以根據(jù)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定理,可將DE上的點D與線段BC兩個端點連接起來,即連接BD,CD.
解:BM=CN.
理由如下:如圖5所示,連接BD,CD.
∵AD平分∠BAC,
DM⊥AB,垂足為M,
DN⊥AC交AC的延長線于點N,
∴DM=DN.
∵DE是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
∴BD=CD.
∴Rt△BDM≌Rt△CDN(HL).
∴BM=CN.
評析:本題應用了轉化思想,將證明兩邊相等轉化為證明兩邊所在的三角形全等.結合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得到兩斜邊相等,結合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得到兩直角邊相等,最后根據(jù)HL判定兩三角形全等.
例2 兩個城鎮(zhèn)A,B與兩條公路ME,MF的位置如圖6所示,其中ME是東西方向的公路.現(xiàn)電信部門需在C處修建一座信號發(fā)射塔,要求發(fā)射塔到兩個城鎮(zhèn)A,B的距離必須相等,到兩條公路ME,MF的距離也必須相等,且在∠FME的內(nèi)部.那么點C應選在何處?請在圖中,用尺規(guī)作圖找出符合條件的點C(不寫已知、求作、作法,只保留作圖痕跡).
分析:到城鎮(zhèn)A,B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上,到兩條公路距離相等的點在這兩條公路所夾角的平分線上.連接AB,作出AB的垂直平分線與∠FME的平分線,它們的交點就是所求作的點C.
解:符合條件的點C其位置如圖7所示.
評析:本題是尺規(guī)作圖題,掌握角平分線和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定理是關鍵.同時,還應該區(qū)分兩個“距離相等”,不能混淆.第一個“距離相等”是點到角的兩邊,為角平分線;第二個“距離相等”是點到線段的兩個端點,為垂直平分線.
3 總結反思
在初中階段,證明線段相等的方法比較多,常用的依據(jù)如下:
(1)線段中點的定義,即根據(jù)線段的中點證明兩條線段相等.
(2)利用等式的性質(zhì)進行等量代換,即證明兩條線段相等后,根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將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條(或相等)的線段,等式仍然成立,即證明了另外兩條線段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這是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證得,體現(xiàn)了轉化思想.
(4)等角對等邊,這是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證得,將證明兩邊相等轉化為證明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同樣體現(xiàn)了轉化思想.
(5)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這是根據(jù)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證明.
(6)角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這是根據(jù)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證明.
通過上述分析,轉化思想在證明兩條線段相等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這類問題常用的方法[3].另外,區(qū)分兩個“距離相等”是準確應用雙“線”性質(zhì)與判定定理的關鍵,不能混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綜上所述,雙“線”合璧的情況下,為了能準確應用相應的性質(zhì)和判定,不至于搞混淆,學生要在掌握轉化思想的前提下,具備一定的思辨能力,準確區(qū)分兩個“距離相等”.只有這樣,才不至于混淆雙“線”的性質(zhì)和判定,尺規(guī)作圖時才清楚到底是作角平分線還是作線段垂直平分線.
參考文獻:
[1]宋海明.兩線結合 輕松解題——角平分線和垂直平分線的綜合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2(5):23-25.
[2]王友峰.“三用”線段垂直平分線和角平分線定理解題[J].初中生學習指導:初三版,2012(12):9-10.
[3]阮秋月.“垂直平分線”和“角平分線”的應用[J].數(shù)理天地:初中版,202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