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偶然聽到車載廣播里主持人說到“好學生”與“壞學生”,我內心深處有所反感,實感“壞”字用得不妥。
或許源于自我認知的約束,出于母愛的泛濫,“壞學生”一詞,在我內心從沒有出現過。
信任是師生之間最好的讀白
在這里,本人淺表梳理一下與一群“臭小子”相處的點滴,也當是回味一下至今難忘的美好時光。
我們的班名叫做“705騰輝班”,它的由來,意義非凡。恰逢年級要打造班級文化,彰顯本班特色,班名“孕育”而生。
利用周末時間,自行設計班徽與班名。這是在征得所有任課教師的同意之后,布置的唯一一項周末作業。我原本想,指望這一群孩子指定設計不出什么好的班名和班徽來。
等到上交作品時,我感覺被無形地打臉。我完全低估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的作品到有的同學跟前,那簡直不堪一比,無論是畫功還是寓意。優秀作品太多了,我不知如何選擇是好!
這時,我們的班長周語站了出來:“張老師,我說個方法,你看怎么樣?我們先選出較優秀的作品,然后在優秀的作品中進行全班投票。”
我心想,這個小姑娘倒是很民主,也能說服人,就按此辦法來。經過3輪投票,伏景賢同學的作品脫穎而出,投票數高達37票。經了解,她的作品出于她和她的爸爸之手。班徽和班名寓意均很貼合父母們、老師們、同學們的真切希望。將火箭構架于書本之上,寓意知識的重要性。
從此,705班各項事宜均如雨后春筍一般節節高,哪怕是迎來了廣播里所說的“壞學生”。
教育的真諦在于善于發現
初聞,肆意橫行;初見,傲視群雄;初知,尚有可為。
小劉是年級“風云”人物,起初不在705班,應該是在11月份,一次事件驚動學校,處理的結果是將小劉同學納入705班,由張媽媽(學生對我的愛稱)來管教。我個人并沒有抵觸這個孩子,我擔心的是他能否融入這個班集體。
秉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思想,當天我任命小劉同學為我的助理,先跟隨我一周,負責班級的常規監督與管理工作。
在值日班長的配合下,我們亦師亦友,小劉也逐漸融入班集體當中。他每次出謀獻策都能得到大家的掌聲,每周一次的班會課都能說出班級變化,每次商定班規都能說得有根有據。
每次需要干力氣活的時候,小劉同學最積極;每次舉辦集體活動時,他最配合;每次班級得流動紅旗的時候,他最高興;每次受委屈時,他最闊達。或許,這是出于他內心的倔強與要強,直到那次的生日派對,他的情緒才真正得以釋放。
派對上,同學們都在,他的母親也在。作為小壽星發言,面對自己的母親他熱淚盈眶,給了母親一個大大的擁抱。他在蛻變與成長,向著父母、教師、自己內心希望的方向進步。
所思必有所獲
從教15年有余,我始終堅信,只要孩子在改變,只要我們給予適當的引導,我們的教室里就不會出現“壞學生”。嘗試著走近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去發現他們的微妙變化與成長,我相信所謂的“壞學生”也只是一時“貪玩”,忘了回歸而已。我們如果去放縱和否定他們,則與新時代的“四好教師”背道而馳。
時代在發展,一個好的班集體,定會影響每一位成員。如何去構建優秀的班集體,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民主和諧的、積極樂觀的、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是我所傾向和秉承的。去打造這樣的班集體,對教師要求很高,道路漫長。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幸運的是我遇到了優秀的班主任管理團隊,時時給我營養,給我信心,給我方法,給我方向。希望我們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且行且思,砥礪前行,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架橋鋪路,指明航向!
(作者單位: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