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佛山市深入貫徹落實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圍繞自身產業特點,加大政策激勵,培育了一批領跑標準、領跑企業、領跑行業,有效發揮了先進標準的支撐引領作用,在促進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和改革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對于企業標準“領跑者”的制度推廣和落實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佛山,企業標準“領跑者”,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23.022
0 引 言
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是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共同組織開展的。該制度旨在通過高水平標準創建,培育一批致力于高質量發展且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領軍企業,對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具有重要作用。
1 背 景
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與持續發展,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進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新征程確定發展思路和制定政策制度的根本要求[1]。2018年6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意見》[2],提出到2020年發布1000個消費品、500個裝備制造和200個服務類的企業標準。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是破解先進標準供給不足、完善供給機制的重要保障[3]。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是在全國范圍實施,通過高水平標準引領,增加中高端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鼓勵性政策。獲評企業標準“領跑者”代表著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的核心指標處于全國行業內領先水平,是行業的標桿,對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很多地市出臺政策辦法,強化對企業標準“領跑者”政策的引導和扶持,加快推行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部分城市扶持政策情況如表1所示。
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實施以來,佛山市累計扶持407項企業標準“領跑者”,涉及企業181家、產品類別189個,金額超過20 0 0萬元,扶持力度較大。相比其他省市,佛山市的單項扶持金額處于中游水平,但每年獲評企業標準“領跑者”項目多,覆蓋產業廣,整體資金扶持體量大,政策力度是相對適宜的,對于佛山市加快推進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促進產業質量爭先有效發揮引導作用。
2 佛山企業標準“領跑者”總體情況
自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實施意見以來,佛山市緊緊圍繞產業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工作部署,按照“需求導向、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分層孵化、提升領跑”的工作思路,在制造業領域大力推行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制定落實《關于深化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企業標準“領跑者”企業及評估機構實行“雙激勵”政策,形成了一批領跑標準、領跑企業、領跑行業,標準引領制造業當家效應充分顯現。2023年佛山共有142項標準上榜企業標準“領跑者”,數量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第一,總數達549項,同樣穩居全國首位。一大批“領跑者”企業,有力推動佛山在重點優勢行業內樹立標桿,為推動企業質量和技術提升指明了方向,促進了佛山產業不斷提升質量競爭力。
3 主要措施做法
3.1 以標準領跑促產業升級
佛山市以推行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為抓手,梳理產業內具有質量優勢的重點產品,引導和支持企業圍繞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需求,主動制定、實施更多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企業標準。瞄準國內國際先進標準,開展比對分析、技術驗證和產品創新等工作,提高產品安全、節能、環保、效率、使用壽命等關鍵指標,實現以先進標準引領產業提質增效。據統計,佛山市企業標準“領跑者”分布多個重點領域,其中家用電力器具72項,制冷、空調設備58項,電線電纜及電工器材54項,磚瓦、石材、陶瓷磚42項,家具24項,鋁壓延加工制品24項,產業集群集體“領跑”,有力推動制造業整體向高水平發展。
3.2 以標準領跑促科技創新
堅持企業標準“領跑者”與科技創新協同推進,積極推行“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要領跑”,在機械裝備、電子信息、家用電器等重點領域,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快將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等專利技術轉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標準,實現將技術優勢轉化為質量優勢和競爭優勢,達到“1+1>2”的效果。全市64.2%的企業標準“領跑者”融入專利技術,增強了企業科技創新活力,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鞏固制造業當家優勢。
3.3 以標準領跑促改革創新
借助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推行,佛山市加快推進企業標準管理制度改革,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取消政府備案管理,全面推行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放開搞活企業標準。注重加強國家級標準化技術機構交流、引進,促進與本地技術機構合作,提升開展先進標準研究活力,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完善政策文件,加大扶持力度,加強宣傳引導,將領跑者工作納入在市、區政府質量獎考核指標,引導更多企業開展標準“領跑者”工作,營造領跑濃厚氛圍。推動制定更多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企業標準,全市累計推動5596家企業自我聲明公開32887項標準,涵蓋51624種產品,持續激發企業標準化改革創新動力。
4 效益分析
4.1 經濟效益
經過對佛山市部分企業標準“領跑者”獲評企業調研分析發現,企業標準“領跑者”產品市場銷售情況較好,市場競爭力較強,體現了企業標準“領跑者”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見表2)。分行業來看,機械裝備產業中近三年“領跑者”產品銷售額實現持續增長的企業占比達100%,平均增長幅度42.1%;家電產業中近三年“領跑者”產品銷售額實現持續增長的企業占比達76.5%,平均增長幅度41.5%;陶瓷產業中近三年“領跑者”產品銷售額實現持續增長的企業占比達75%,平均增長幅度20.3%。
4.2 社會效益
在色織牛仔布領域,佛山市“領跑者”產品產值達51億元,占國內色織牛仔布產值的十分之一以上,通過標準水平比對表明,9家相關企業執行包含“領跑者”先進指標的企業標準,相比于行業標準,破裂強力指標要求提升超過40%,耐磨性能提升25%以上,從而提升了全市色織牛仔布產業的標準水平,增強產業的質量競爭力。
在陶瓷領域,企業標準“領跑者”對產品的放射性核素、鉛和鎘的溶出量等環保性能進行了提升,引導企業綠色發展和清潔生產,佛山上榜陶瓷企業中,有簡一等6家企業獲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另有金牌等9家企業獲“綠色產品”和“綠色建材”認證,這些企業大力投入環保改造,實現減排、零排,帶動佛山的陶瓷行業走綠色發展升級之路。
在家電領域,企業標準“領跑者”新增綠色產品評價,佛山市的格蘭仕、萬家樂、美的、萬和等4家企業的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和家用燃氣用具等32款產品入圍。由此可見,佛山市落實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有效帶動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5 結 語
佛山市十分重視標準化工作,持續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發揮先進標準的引領作用。在推進企業標準“領跑者”工作上做法新穎、成果豐碩,對產業的促進和引領作用凸顯。但也存在企業標準“領跑者”集中度高的問題,97%為制造業領域,且75%集中在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領域數量較少,這也是佛山市企業標準“領跑者”未來需要發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田曉平. 努力推行服務業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J].中國質量與標準導報,2019(5):27-31.
[2]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意見》(國市監標準〔2018〕84號)[Z].2018.
[3]高彥鑫,付允,楊朔,等.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實施的研究與建議[J].中國標準化,2020(5):43-47+57.
作者簡介
楊毅寧,本科,研究方向為工業領域標準化。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