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初,孩子們收到最好的“開學禮”——江蘇省教育廳印發的《江蘇省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方案明確“2024 年秋季學期全面推行實施小學每天一節體育課”,并強調“嚴禁削減體育課時,嚴禁其他學科及活動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時”。
(8 月28 日《新華日報》)
任何好的方案,落實到位才是關鍵。教育主管部門要切實強化監督檢查,確保體育老師不再被“生病”,體育課不再被“挪用”。此外,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明確規范體育課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提升體育課授課質量,讓孩子們真正沉浸其中、享受運動的樂趣。
“每天一節體育課”,體育時長改變的一小步,教育理念改進的一大步。體育課對孩子們來說,除了“野蠻其體魄”,其中蘊含的關于團結、競爭和規則的教育,更是全面人格培養和價值觀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以說,推進學校體育改革,是回歸教育育人本質的應有之義。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但轉變體育觀、教育觀,不僅僅是學校的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社會是孩子成長的大學校。一直以來,體育課不受重視,與狹隘、功利的教育理念不無關系。只有當教育改革與觀念變化“同頻共振”,才能剎住以犧牲孩子健康追求分數的“慣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天一節體育課”只是一個好的開始,后續如何,考驗的是相關部門乃至整個社會的恒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