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2 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的教材,將于2024 年秋季學期陸續投入使用。本文旨在通過對小學數學新教材中高年級單元整體教學教材的研究,探討其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策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
一、小學數學新教材與單元整體教學的關聯性分析
(一)內容結構化與單元主題的融合。新版小學數學教材,在組織內容時,強調知識體系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將單元作為基本的教學結構,以單元主題為中樞,通過一系列互相關聯的任務,輔助學生構建知識的全面理解。新教材的內容結構化與單元整體教學相結合,使得單元主題的融合密不可分,共同助力學生知識內化和遷移。為了使教學活動更為系統化,教師必須對新教材中各個單元所承載的中心理念與必備技巧進行深刻把握,設計源于學生日常生活經驗且充滿挑戰性的問題場景,激發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激勵學生于基礎知識掌握之上,積極探索創新和應用實踐。
(二)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教學設計。小學數學新教材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更強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等多個方面,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應具備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在進行教學規劃時,教師需構建層次分明、具挑戰性及開放性的教育活動項目,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系列活動,塑造學生的數學思維模式并提升其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新教材中高年級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科學劃分單元,構建系統知識體系。在針對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實施單元的整體性教授,教師需依據教學內容的組織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發展路徑,科學地界定各個教學單元的中心議題及其所涵蓋的內容邊界。在構建知識結構時,需關注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與層次遞進,以確保信息的整體連貫和體系化。教師要致力于單元知識體系的內在整合及其外圍拓展,借助實際生活案例與問題的引入,以充實教學的內涵與形式,激發學生群體的學習熱情與探求知識的需求。
(二)設計多元化教學活動,促進深度學習。促進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深度學習,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至關重要。為了突出特定單元的主題以及培育學生的核心素質,教師要構思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通過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情境,布置研究任務,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獨立與協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拓展教學方法與教學素材。在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中,還應當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依據這些差異,通過布置層次化作業,實施個性化輔導,向學生提供各自適宜的學習機會以及相應的挑戰項目,讓每個學生實現有效學習、深度學習。
(三)強化評估與反饋,優化教學策略。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中,評價與反饋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教師通過精準和及時的評價以及反饋機制,能夠洞察學生的學業進展狀況,揭示教學過程中的難題,并據此改進教學方案及技巧。在施行評價之時,教師需采取一系列綜合評價手段,其中涵蓋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著重關注學生于知識理解、技能掌握、認知發展等多個方面的表現。在學習的反饋階段,教師應提供具體且針對性的信息反饋,幫助學生洞察自身的學習狀態,確立進取目標,并通過學生開展自我評估與同伴評估,有效培育學生在自我反省與合作互助方面的能力,從而提升整個單元的教學成果。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學習路徑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項目編號:XJK22CJC073)階段性實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