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期,在該階段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價值。積極心理學主張從積極角度進行心理研究,本文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探究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實施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初中生;心理健康
積極心理學倡導以積極的心態和方式來看待生活。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學習和踐行積極心理學,引導學生科學調控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度焦慮緊張,有效地促使初中生形成積極人格和良好的習慣。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培育初中生積極的人格特性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健康教學效果評判的關鍵指標。積極心理學分析出人類社會普遍認可的六大美德,篩選與之相關的24 種積極人格特質。
在智慧與知識板塊,學校注重教學的啟發性,鼓勵學生積極發揮自主性,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在實踐中應用課堂知識;在勇氣板塊,通過開展“跳繩打卡、21 天閱讀計劃”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挑戰,持之以恒地對待學習和成長;在人道主義板塊,鼓勵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學習與他人合作,為他人服務;在公正板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和學校事務;在節制板塊,要求學生遵守學校相關規定,保持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同時組織開展勞動教育,在勞動中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在超越板塊,學校通過開展“蠟染”活動,啟發學生欣賞美,還專門開辟校園花園,讓學生有機會創造美、愛護美。
二、喚起初中生的積極情緒
提高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是培育同學們積極人格的關鍵路徑。學校進行了如下嘗試:
首先,從校園環境著手,針對活動空間小的問題,學校建設標準化的田徑場、籃球場等,為師生提供活動場所。針對學生在校時間長、學習壓力大的問題,學校開展了多樣化的文體活動,創辦社團,豐富師生日常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其次,學校持之以恒地開展家校合作,通過開設家長學校,暢通家校溝通渠道,幫助營造和諧親子關系。學校注意組織動員家長力量,宣傳科學教育理念。開展《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等主題講座,幫助家長更新教育理念。
再次,開足開好心理健康課程,在其他學科課程中貫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組建心理健康課程教師隊伍,由教學副校長牽頭,組織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在此基礎上,全校教師開展互相聽課評課,保證心理健康課堂的質量。其他學科教師在備課、授課時也注重提高心理健康素養,如語文課堂注重培養學生感恩之心、英語課堂注重培養文化自信、數學課堂中注重團隊合作等。
此外,老師通過情境創設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喚醒學生心靈與情感的共鳴,在愉悅的氛圍中打開學生心扉,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構建健全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健全的機制是促進工作有效開展的必要條件。學校從人員配備開始,形成了校長為首、教學副校長嚴管、專職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全體教師積極參與的“大心健”隊伍。在抓好教師隊伍的同時,在班級選拔“陽光使者”,專門負責班級心理健康工作。
針對新生專門開展心理健康調研,并對調研的問題集中討論,落實解決方案。例如,針對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申報了懷化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組織開展系列心理健康班會,在班會中精心設計活動,鼓勵學生表達,使學生有所收獲。
學校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設施,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舉辦心理班會,開設心理社團,保障心理健康生均經費,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優秀個人及時給予鼓勵。
綜上,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當加強關注初中生的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運用積極心理學為初中生構建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幫助初中生形成良好樂觀的心理狀態,積極樂觀面對生活和學習。
【參考文獻】
[1]劉冬梅. 試論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2(05):181-183.
[2]李濤.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教育界,2022(09):98-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