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社區建設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本文圍繞數字社區標準化展開深入研究。通過分析數字社區標準化現狀、國內外對比,總結出當前數字社區成功經驗與存在問題,提出社區服務標準、信息管理標準、環境質量標準、安防設施標準路徑,構建數字社區標準化體系,提出了推進數字社區標準化的策略與建議,以促進數字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社區的治理水平。
關鍵詞:數字社區,標準化,標準體系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24.012
0 引 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強調要“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1]。通過研究發現,國外數字社區標準化側重于技術導向、人本導向、環境導向等方面,主要注重智能技術的應用與資源的整合。國內數字社區標準化側重于制定建設標準、提高居民數字素養、強化治理監管方面[2]。本文基于近年來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國內外對比,結合目前存在的數字社區經驗,重點從安防、信息、環境、服務四個方面,構建一套完整的、適用的標準體系,為社區標準提供支撐。
1 數字社區現狀
1.1 標準現狀
當前,數字社區領域已發布的相關國家標準達45項,正在編制的國家標準也有一定數量。同時,該領域的行業標準共有23項,地方標準有22項。2023年3月7日,浙江省通過地方標準《未來社區數字化建設總體規范》(DB33/T 1326—2023)擬作為浙江省地方標準;河南省漯河市在12月20日正式實施的《智慧社區建設規范》(DB 4111 /T 308—2021),是全國首個“政府側”地方標準。2023年11月1日,智慧社區行業標準《智慧社區需求與場景》正式實施。20 23年中國團體標準《數字社區建設技術和管理行為規范》(T/ZJEM 0 01—2023)發布。
1.2 標準制定與執行現狀
數字化社區標準的制定與執行正在逐步完善和發展。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數字社區研究報告(2022年)》指出其以信息技術作為支撐,將海量數據作為流通要素,以先進的數字化交互手段為主要呈現形式,實現線上線下的高效融合。2022年,多部門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提出2025年構建智慧社區服務平臺,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數字社區,推動數字社區發展[3]。
數字化社區標準的制定與執行在逐步完善和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傳統數據采集有問題,且居民擔憂隱私安全。此外,住戶安全、垃圾處理等也是挑戰。解決這些問題可推動數字社區標準建立,助力數字化社區更好發展。
1.3 存在的問題
(1)缺乏統一標準。不同地區和組織可能采用不同的標準和規范,導致互操作性受限。
(2)安防問題。社區人員缺乏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與能力,可能會存在檢測不到位、響應不及時等問題。
(3)環境問題。沒有完善的垃圾回收體系,會導致垃圾分類混亂,垃圾處理和綠化體系不完善。
(4)社區服務問題。受眾群體廣泛且可能存在數字鴻溝、服務內容與需求不匹配等問題,難以覆蓋全體居民。
(5)信息保護與管理。沒有建立嚴格的隱私安全標準來保護居民個人信息,存在一定的居民信息泄露風險,無法確保數字社區標準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 問卷調查
問卷主要從安防設施、環境質量、信息管理、社區服務四個方面進行展開,通過了解社區居民對這些方面的滿意度和評價,來進一步構建數字社區標準化體系,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表1,是本次問卷主要調查的內容。
調查結果如下。
2.1 安防設施
據調查發現,多數受訪者了解社區入侵報警器的數量,其中36.76%的受訪者了解1~2個,33.33%了解3~4個。由此凸顯智慧社區安全設施不足,難以及時應對風險事故,也無法滿足社區成員安全感。
2.2 環境質量
在環境質量方面,社區對于垃圾回收利用率較低,我國每年有1000萬噸左右的廢棄物未能有效利用。另外,回收體系不完善,部分地區回收設施不足,回收率較低。
2.3 社區服務
雖然數字社區服務在文化、醫療、養老領域有所成果,但存在普及程度不夠、資源分布不均、專業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
2.4 信息管理
大多數數字社區不具備信息分類與編碼能力,因此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措施能力不足,導致大量個人信息被泄露,給用戶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
本次通過調查問卷,了解了公眾對數字社區各方面的滿意度和關注點。通過深入分析數字社區安防設施、環境質量、社區服務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內容,了解到社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較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社區治理水平,為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3 數字社區標準化研究
3.1 數字社區標準體系框架
數字社區作為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且具有創新性的綜合領域,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質,在構建標準體系時參考GB /T 24421.2—2023《服務業組織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標準體系構建》的基本框架編制。同時在社區建設與管理的功能模塊中,參考CJ/T 551—2023《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管理監督指標及評價標準》的基本框架,以保障數字社區標準體系的真實性、適用性。根據數字社區的建設與管理結構,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進行分類與整理,實現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通過構建數字社區標準化體系,打造一個完整的數字化社區[4]。數字社區標準化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
3.2 數字社區標準體系
3.2.1 數字社區通用標準體系
數字社區通用基礎標準為數字社區標準體系的三大體系之一,主要以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為主,企業自制標準為輔。其中通用基礎標準內容包含標準化導則、術語與縮略語標準、符號與標志標準三個模塊[5],如表2所示,對數字社區標準體系建設具有基礎作用,適用于數字社區規范,具有普遍性和實用性,具有指導作用。
3.2.2 數字社區基礎保障標準
數字社區基礎保障標準為數字社區提供基礎支持,主要涉及安防設施、環境質量、信息安全等方面,如表3所示。該基礎保障體系主要是體現數字社區所能提供的基礎保障,為社區的建設提供支撐作用,讓居民有所保障。根據數字社區基礎保障標準,可以精確地了解社區安全防控的監測度、環境質量的探測度、信息編碼的保護度,讓數字社區有所保障。
3.2.3 數字社區服務標準
數字社區服務標準是數字社區標準體系的重要內容,基于文化服務、醫療服務、養老服務三大基礎服務標準[6-7],如表4所示。對社區居民的生活進行合理的規范,形成一個數字空間,實現對公共服務活動的過程化、有序化、一致化的管理,最終達成數字一體化的效果,給居民一個安全、可靠、便捷的數字化社區。
4 對數字社區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4.1 數字社區發展對策
通過本研究調查發現,數字社區發展仍存在許多問題。本研究根據數字社區發展需要,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1)優化入侵報警系統。數字社區入侵報警系統不完善,可通過人員培訓、完善系統、定期評估等手段優化。
(2)綠色回收。我國每年有10 0 0萬噸左右的廢棄物未能有效利用,社區廢物產量大但回收率低。需要政府配備相應設施,環境質量部門建立一套完整的回收體系,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居民環保意識。
(3)提高數字社區服務精度。數字社區服務存在普及程度不夠、效果不明顯、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因而我們要加強宣傳普及、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培育專業化服務團隊。
(4)強化信息管理。數字社區存在一定的居民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為消除此類隱患,需培養信息管理人才。另外,也可以通過加強企業監管,督促企業加強數據安全保護,避免居民個人信息被濫用。
4.2 數字社區發展建議
(1)統一標準制定
數字化社區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體系,本研究旨在分析數字社區標準化發展,提升服務質量。為了提高數字社區標準化水平,還需要加強標準的宣傳和培訓,以增強標準化意識。同時,開展標準化培訓,提升人員素質。此外,還應建立標準評估機制,定期評估修訂,確保時效性和適用性,為數字社區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2)加強數字社區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是數字社區建設的基石。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明確信息安全責任,加強信息安全防護,提升信息安全防護能力。數據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先進的數據加密技術可防泄露濫用。數據加密能保護數據,即使泄露也難以解讀。
(3)推動數字社區可持續發展
數字社區的發展需要持續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多方開展創新推動技術升級。引入先進技術打造智能社區。國際合作也是重要手段,應加強交流,借鑒經驗,提升建設水平,促進技術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構建美好智慧城市未來。
5 結 語
在當今數字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數字社區標準化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可以實現不同數字社區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促進信息共享與協同合作。同時,標準化也有助于規范市場秩序,推動數字社區產業的健康發展。未來,我們應持續關注數字社區的發展動態,不斷完善標準化體系,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技術進步。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更加智能、高效、宜居的數字社區,為人們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許明月,郭馨,任雁,等.關于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標準化,2023(20):93-97.
[2]肖兵.國內外智慧社區標準差異化研究及啟示[C]//人民城市,規劃賦能——2023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9住房與社區規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23:341-351.
[3]丁建文.城市智慧社區建設標準化審視[J ] .科技和產業,2023,23(2):145-150.
[4]凌美霞,張玲,程林.標準化視角下智慧社區建設與運行研究[J].市場周刊,2022,35(9):36-39.
[5]梅萍,崔俊,夏瀅,等.淺談標準化在數字化社區治理中的作用——以南京市棲霞區“掌上云社區”為例[J].中國標準化,2023(1):129-132.
[6]呂祥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標準化體系創新研究[C]//中國標準化年度優秀論文(2023)論文集.中國標準化協會,2023:588-591.
[7]席海源,李俊凱,杜永紅,等.運用標準化工具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3(21):73-79.
作者簡介
文琪卉,本科,研究方向為標準化體系。
陳嘉鑫,通信作者,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標準化體系。
(責任編輯:張瑞洋)
基金項目:本文受南寧學院教改項目“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質量管理工程專業學生跨學科課程學習質量探索與研究”(項目編號:2023XJJG38)、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融數社:數字化社區建設與發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202411549044)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