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分析在口腔頜面外科惡性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采取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頜面外科進行皮瓣移植手術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共80例,以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圍手術期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術后3 d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口腔頜面外科惡性腫瘤患者實施手術過程中,開展圍手術期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有助于縮短術后康復時間,降低并發癥及術后疼痛程度。
關鍵詞:口腔頜面外科惡性腫瘤,圍手術期,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24.067
0 引 言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臨床多發,有上升的趨勢,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由于口腔頜面部具有特殊的解剖結構,器官緊密分布,手術可導致較大創面,操作時間長,出血量大,術后并發癥多,疼痛明顯,因此,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相當重要[1]。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是以循證醫學為理論,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患者圍手術期進行干預,降低手術刺激,預防功能障礙,保證患者安全,縮短其術后康復時間,降低并發癥風險。目前,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已經應用在胃腸外科等多科室手術護理中,且實現了良好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在口腔頜面外科惡性腫瘤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進行皮瓣移植手術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80例,以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35~72歲,平均(48.9±5.2)歲;觀察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37~70歲,平均(49.5±5.8)歲。分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圍手術期護理。入院開展健康教育,進行各項檢查,做好飲食指導。進行術前準備,術中與醫師密切配合,保證手術安全。術后進行皮瓣管理,開展病情監護,做飲食及康復指導。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術前護理。1)嚴格評估。評估要點為:第一,評估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心理狀況。第二,評估患者生命體征、飲食、睡眠、排便情況,既往史,用藥史等。第三,了解女性是否是月經期。第四,了解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程度。根據評估結果制定護理方案并實施。第一,責任護士主動跟患者介紹病房環境、住院須知、設施使用、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第二,完善常規檢查,如有血壓或血糖異常,應報告主管醫生及時處理。第三,進行術前住院腫瘤患者營養風險初篩。2)術前健康宣教。由責任護士簡要解釋病因、發展和預后,以及在圍手術期需要注意的問題,講解術前各項準備工作的目的及意義。加強溝通,及時發現并正確引導,改善患者術前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可利用圖片、宣傳手冊或科普視頻等形式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麻醉醫生在手術前到床旁訪視,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要查看患者呼吸功能,肺部情況及是否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等,如需進一步檢查需請綜合醫院相關科室會診,保證患者可以安全麻醉,并制定麻醉方案。3)營養支持。責任護士需在術前使用“住院腫瘤患者營養風險篩查表”進行評估。對患者的疾病狀態、營養狀況指標等進行評估,達到3分及以上者,需請營養師會診,按照患者的營養情況給其制定一個合適的飲食方案,保證患者術前營養狀況良好。4)術前禁食。患者需術前6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術前30min,可以讓患者吃一些流質食物,減少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減輕患者在術前的饑餓感,減少誤吸的危險。
(2)術中護理。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進行術中保溫。調節室內溫度、濕度,提前加溫,在進行麻醉、口腔、術野沖洗、術后輸注液體、血液制品時,可使液體復溫后再輸注,避免凝血功能、心血管系統負擔加重。做好患者的保溫工作,使用保溫毯,保持身體溫度。
(3)術后護理。1)疼痛護理。通過對患者的術后疼痛進行評估,指導患者使用自控鎮痛泵,進行用藥的健康教育,也可以在合適的時間段播放輕音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放松,以減輕疼痛。2)導管護理。注意人工氣道的管理,將導管固定好,保證濕化,按需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時進行“呼吸操”的練習,預防因術后長時間臥床造成的墜積性肺炎及肺不張。對于符合條件的患者,需要盡早拔管。做好傷口的負壓引流管觀察,每天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頸部淋巴結清掃的患者,觀察頸部皮下是否有血腫、氣腫,若引流液量少于20 mL/24小時,即可拔管。3)飲食護理。盡早恢復飲食,有利于消化道功能的恢復,有利于胃腸蠕動,提高胃腸的運動能力,提高營養水平,有利于術后傷口的愈合。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在營養師專業的指導下,適時增加鼻飼量。術后由科室吞咽訓練小組的醫護及時評估患者吞咽情況,特別是留置氣管套管的患者,通過“容積-粘度吞咽測試(V-VST)”進行評估,保證患者拔出胃管后經口進食,可順利吞咽,預防誤吸的發生,最大化保證患者安全。4)運動訓練指導。患者長期臥床,肌肉機能下降,易發生靜脈血栓,可遵醫囑使用氣泵循環治療促進下肢血液循環。觀察患者皮瓣供區及受區的傷口情況,術后第七天,如腿部供區傷口恢復良好需督促患者下床活動,練習扶欄桿行走,采取未取皮瓣的健側肢體進行主要負重。
1.3 觀察指標
(1)統計術后恢復時間,包括留置胃管時間、留置引流管時間、術后住院時間;(2)統計術后并發癥,包括面部神經異常、淋巴結腫大、口腔潰瘍、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率;(3)評估術后疼痛程度,對術后當天及術后3 d的疼痛程度,采取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分數0~10分,分數越高,疼痛越明顯。
1.4 統計學分析
將數據納入SPSS 22.0系統軟件中進行計算,(x ±s)為計量方式,予以t 檢驗,[n (%) ]為計數方式,予以χ2檢驗。P﹤0.05,表明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術后恢復時間對比
觀察組術后恢復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術后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 術后疼痛程度對比
術后當天,兩組疼痛程度差異不顯著(P ﹥0.05),術后3 d,觀察組評分更低(P﹤0.05),詳細數據見表3。
3 討 論
目前,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上升,最好的手術方式就是采用聯合根治術治療。然而,口腔頜面部腫瘤根治術會造成較大切口損傷,創面大,容易出現術后切口滲血等并發癥。因此,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圍手術期,需要對患者進行積極的護理干預,保證患者盡早康復。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理念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其臨床應用被證實可保證手術順利開展,提升術后康復效果,降低并發癥風險,有利于降低術后疼痛程度[2]。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強調個體化護理,與患者的圍手術期需求聯系密切,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積極護理干預措施,加快康復速度。
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在術后3 d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應用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對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具有明顯的療效。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理念,術前對患者進行有目的的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的認知,并幫助患者更好地消除其心理障礙,使其積極樂觀、正確地看待自己的病情。術前的飲食管理,減少患者的禁食和禁水時間,既可以增加患者對手術的耐受力,又可以幫助患者術后的胃腸功能恢復[3]。在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理念的介入下,強化術中介入,通過采取覆蓋暴露部位、加溫輸液等方法,阻止術中溫度下降,防止出現低體溫等其他并發癥。術后依據患者的腸胃機能,對患者進行營養干預,達到促進患者機體吸收較多營養成分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在手術結束后盡早拔掉導尿管,更好地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等其他并發癥,提升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理念能夠較好地提升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高苑,楊舒,楊夢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口腔頜面外科日間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2,8(8):5-8.
[2]王暉.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干預預防中老年全膝關節置換術后DVT形成的效果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3(8):294-297.
[3]黃媛媛,王紅,李潤婕.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口腔癌患者皮瓣修復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7):1062-1066.
作者簡介
李青桃,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口腔頜面外科護理學。
王慧君,通信作者,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口腔頜面外科護理學。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