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通過介紹婦幼健康信息平臺共享數據集標準化試點標準體系的構建,探索如何將婦幼健康信息數據進行標準化上傳,從業務整理、需求分析,到結合信息化手段,實現一套標準化的婦幼保健數據采集,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與數據質量,提高婦幼保健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江蘇省婦幼保健服務能力。
關鍵詞:婦幼健康,標準化,標準體系,區域平臺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24.013
1 標準體系構建背景
江蘇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建設以前,省內不少地區建設婦幼保健信息,積累了大量的婦幼保健服務資料,但由于各地婦幼健康信息系統由多家公司開發,各家公司開發的產品在功能規范、數據標準執行上存在差異,造成大部分地區婦幼健康信息系統與醫院特別是大醫院的HIS系統,尚未完全做到數據互聯互通,造成業務服務不連貫、數據采集不完整。相互獨立的系統建設一方面給婦幼工作人員造成了大量重復工作負擔,一次工作多次錄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數據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甚至出現數據相互矛盾的情況,導致省、市、縣無法實現婦幼保健信息互通與共享,相互分割的數據無法形成統一的數據資源并加以利用,大量寶貴資源價值無法體現,致使婦幼保健業務監管只能長期依賴于手工或某些垂直的專項信息直報系統獲取基層服務信息,監管手段的滯后使得婦幼保健機構的職能無法充分發揮,與新醫改的衛生信息化戰略目標相距甚遠。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從2019年開始,依托國家健康醫療(華東)大數據中心硬件資源,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創建江蘇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省建系統”),省建系統遵循區域衛生信息資源規劃,符合健康檔案數據標準,并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其他相關業務應用系統之間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在國家婦幼相關信息標準的基礎上,兼顧江蘇省衛生健康信息化發展現狀,編制、發布江蘇省統一婦幼業務規范和信息標準,在全省集中建立以個案為基礎的婦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統,整合相關數據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完成信息互聯互通,建立與“互聯網+”應用相適應的孕產婦及兒童健康管理服務模式政策保障機制,研究、探索婦幼保健數據標準化應用,保證項目的可持續運行發展,從而達到提高婦幼保健服務質量和效率,加強婦幼保健服務過程監管與綜合決策支持能力的目的。
江蘇省婦幼健康信息平臺共享數據集標準化工作對醫療機構上傳省婦幼系統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規范數據上傳內容,為系統中的數據使用打好基礎。
2 編制體系的構建目標、依據及實施原則
(1)標準體系構建目標
依托國家健康醫療(華東)大數據中心硬件資源,在國家婦幼數據元標準的基礎上,兼顧江蘇省婦幼信息化發展現狀,編制、發布江蘇省統一婦幼業務規范和落地應用信息標準,在全省集中建立以個案為基礎的婦幼健康管理信息系統,對接醫院婦幼保健業務數據,并把婦幼保健信息通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歸集到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中,豐富完善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婦幼系統的部分數據需要同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進行對接來實現,因此對這部分數據的標準化尤為重要,作為本次標準化試點的內容,通過標準化工作,對整個標準化過程中涉及的內容進行規范,包含如何進行標準化、標準的制定、對標準化過程中的管理、安全等進行保障等[1]。在此基礎上,通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區域醫療衛生信息的互聯互通。研究、探索與“互聯網+”應用相適應的孕幼健康管理服務標準化運行機制[2],保證在全省范圍內婦幼健康業務能夠可持續發展。
(2)構建依據
在標準體系建立的過程中,借鑒現有的國家、地方標準,如尚無相關標準,還需要通過制定相應的數據標準,對數據進行標準化,主要包括:數據元、基本數據集、數據字典等標準內容。數據元是指婦幼保健信息系統基本數據集的最基本單元,主要內容包括相關的各種社會、經濟、文化、業務工作及行政管理等數據項。數據元內容應遵循有關國際、國內標準的要求。婦幼保健信息系統數據字典應符合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不得自定義。使用允許用戶擴充的標準,應嚴格按照該標準的編碼原則擴充,并在新的標準出臺后立即改用標準編碼。如果技術限制導致已經使用的系統不能更換數據字典,應建立自定義字典與標準字典的對照表,并開發相應的檢索和數據轉換程序。
(3)實施原則
1)標準統一,互聯互通
圍繞婦幼保健信息系統建設,制定相應的標準以及體系,包括數據元與編碼標準、評價質控指標體系、數據交換標準及信息安全等,以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逐步建立基于語義層的互聯互通、實用共享信息系統,以實現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經濟、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協同服務。
2)頂層設計,統一規劃
婦幼保健業務分散在衛生計生多個業務條線,為了將這些常規、客觀、分散、跨部門的兒童和婦女健康信息數據進行匯集[3],將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自上而下規范業務流程,統一技術線路,建設高效完善的婦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統,以支撐日常業務監管工作,保障醫改中婦幼保健相關項目,按規范要求做好計劃實施、效果評價、績效考核等工作。
3)明確分工,落實任務
標準體系落實到應用,在應用中不斷維護標準體系,使體系真正做到符合業務實際,起到規范統一的作用[4]。江蘇省負責婦幼保健信息系統軟件、硬件開發、部署、維護工作;負責數據標準的維護、解讀;負責三級醫院的婦幼保健信息采集;指導各地、各醫院做好數據整合、對接。
3 標準體系構建需求分析
(1)服務需求
通過制定婦幼健康信息平臺共享數據集標準體系,規范全省婦幼保健數據采集,可以在江蘇省婦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統中為省級婦幼醫療保健中心以及地市級、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提供完整的業務服務,包括基本婦幼衛生的所有項目、重大婦幼衛生的所有項目、出生證管理、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產前篩查與診斷管理、高危兒體弱兒管理、婚前保健管理等。
(2)技術需求
數據推送的大量工作都需要在準備階段完成,充分而周到的準備工作是完成數據推送的基礎。具體而言,要進行自建婦幼保健信息系統數據的詳細說明,在標準體系中通過服務提供標準體系、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服務保障標準體系三方面進行建立,從而滿足以下三方面要求。
1)標準體系構建的指導
將婦幼健康信息平臺共享相關的標準按其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整體[5]。在這個體系內的各種標準應互相補充、互相依存,共同構成一個完整整體,形成婦幼健康信息平臺共享數據集標準體系。在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中,選取已有的國家標準中的術語、縮略語的標準作為術語與縮略語標準子體系,服務業組織標準化工作系列指南作為標準化工作標準子體系,以及相關的數據元、數據編碼規則等作為數值數據及量和單位標準子體系。
2)自建婦幼保健信息系統數據的分析
要對自建婦幼保健信息系統數據進行推送,首先要了解該系統的數據結構,包括表和字段,以及多個表之間的關系,并撰寫相應的數據庫結構文檔,供數據推送工具開發人員閱讀、理解。然后要整理自建婦幼保健信息系統數據字典,明確所有數據代碼字段含義,將自建婦幼保健信息系統的數據字典按照統一格式整理成文檔。因此,在服務實現標準子體系中制定相應的數據采集數據集。
3)自建婦幼保健信息系統數據質量的分析
進行數據質量分析主要是指找出二義性、重復、不完整、違反業務或邏輯規則等問題的臟數據,并進行相應的清洗操作[6]。例如在某些婦幼保健信息系統中孕產婦基本信息中出現一個保健號對應不同人的二義性數據;由于某些表的主鍵沒有設置或設置不正確,導致一表中出現多條相同或相近數據。以上情況,可以分別針對各類數據開發不同數據整理程序。在服務評價與改進標準子體系中制定了相應的數據質量評價標準[7]。
4 標準體系內層次劃分情況
標準體系包括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服務保障標準體系、服務提供標準體系三部分(如圖1、圖2所示)。
4.1 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
服務基礎標準體系中又進一步劃分為術語與略縮語標準、標準化工作標準子體系、數值數據及量和單位標準子體系。
(1)涉及的婦幼保健相關的術語、略縮語在以下標準中如有,則采用。
術語與略縮語標準用于指導相應數據集標準中字段名稱的制定;
《婦女保健基本數據集 第4部分:孕產期保健服務與高危管理》;
《兒童保健基本數據集 第2部分:兒童健康體檢》;
《疾病控制基本數據集 第22部分:宮頸癌篩查登記》;
《婦女保健基本數據集 第6部分:出生缺陷監測》。
(2)標準化導則用于指導標準化工作中標準的制定和標準體系的構建
《服務業組織標準化工作指南第 1部分:總則》對標準化工作提出總的要求,標準化工作的各環節遵循該標準,包括標準體系建立、標準制定、標準的實施、監督、評價和改進,以及對人員、機構、工作管理的要求。
《服務業組織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標準體系》用于指導本次標準體系的建立。
《服務業組織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標準實施及評價》用于指導標準實施效果,定義了標準實施的評價方法、內容、過程。
《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對標準的起草起到全面的指導作用,包括標準的結構、起草表述規則和編排格式等。
《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詞匯》規范了標準化工作的相關術語,用于對標準化工作的理解。
《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6部分:標準化良好行為規范》中的“5 標準制定程序的原則”用于指導標準的制定。
《標準編寫規則 第1部分:術語》用于指導標準編寫術語標準的制定程序和編寫要求。
(3)數值數據及量和單位標準子體系
《衛生健康信息數據集元數據標準》作為數據集制定專用元數據標準的依據。
《衛生信息數據集分類與編碼規則》用于指導數據集分類與編碼方案的制定。
《衛生信息數據模式描述指南》用于指導相關數據集制定中涉及域信息資源的組織與規劃。
《衛生信息數據元標準化規則》作為衛生信息領域的行業標準,用于指導相關標準的制定。
《信息分類和編碼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用于對碼表標準的理解。
以上標準用于指導標準化運用及標準制定方面的標準文件。
4.2 服務保障標準體系
包括信息標準、安全與應急標準子體系。
(1)管理保障
《國家衛生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管理規范》用于指導對數據資源的業務功能包括規劃、編目、注冊、發布、維護、查詢等。
(2)數據安全
《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按照要求,系統滿足相應的安全技術要求、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運行要求。
4.3 服務提供標準體系
服務提供標準體系包括服務實現標準子體系、運行管理標準子體系、服務評價與改進標準子體系。
(1)服務實現標準子體系進一步劃分為數據集標準和對接規范
1)數據集標準
數據集標準是數據共享服務實現的基礎規范,數據的標準化程度和質量影響著數據交換融合,因此通過建立醫療機構上傳的數據集標準,從源頭規范數據標準,以便后續存儲、管理和共享。數據質量在共享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數據質量規范可確保數據描述準確、標準一致、結構統一,實現各系統無縫對接以及數據實時更新[8]。該標準體系包括中心制定并發布的2項地方標準,涵蓋孕產婦、兒童保健等涵蓋了醫院重要業務內容。還包括定義了數據集中涉及的各類碼表。
2)對接規范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標準》中的“6 基礎數據類型”對簡單數據類型及復合數據類型的定義,“5 消息與服務定義” 對消息、服務接口、服務綁定以及服務物理位置4 個部分進行定義[9]。
《基于居民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技術規范》第5部分,用于指導平臺技術架構[10]。
《江蘇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與HIS/LIS/EMR系統對接方案》醫療機構與省婦幼系統對接使用的對接規范。
(2)運行管理標準子體系
主要為涉及的規范性文件:
《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中,對電子病歷的基本要求、管理、實施進行規范,用于指導標準體系中相關標準的制定、使用。
《電子病歷系統功能規范(試行)》規范了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管理,明確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系統應當具有的功能,在標準體系中的電子病歷相關標準的制定和使用遵循該規范。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中的“0~6 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分別對孕產婦和兒童的管理部分進行規范。
(3)服務評價與改進標準子體系
《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部署實施驗收標準》用于對醫療機構數據上傳情況進行評價。
5 總 結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全國婦幼健康服務已進入全面信息化時代。2019年江蘇省婦幼健康信息平臺上線運行,相關的數據集采集正式啟動,全省的婦幼保健數據統一匯聚,確保每一家醫療機構清晰明確、公平公正接入相關平臺。
為確保醫療衛生數據采集穩定有效,今后,對于相關標準的修訂計劃有:第一,對目前的數據對接方案進行優化,確保數據存儲、數據傳輸、平臺接口等穩定,確保各級醫療機構對接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第二,加強數據質量控制,通過完善相應的質控標準對數據有效性的識別,確保重復數據、不完整數據、死數據的過濾和通報。第三,相關醫療機構,必須及時有效地上傳數據,上傳的數據必須與掛號、檢驗、檢查等環節吻合,從而確保數據源頭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張勤,林成,潘軍林.信息系統軟件研發標準體系構建方法及建議[J].電子質量,2022(5):158-163.
[2]趙霞,李小華,周毅,等.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標準體系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8,39(8):47-50+57.
[3]湯學軍,聶妍.中國婦幼衛生信息系統標準體系建設項目概述[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4(9):8-10.
[4]周曉軍,肖年,李雪梅.婦幼衛生信息標準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討[J].中國衛生統計,2008(5):559.
[5]張淑華.婦幼衛生管理信息系統統計指標體系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3):80.
[6]李兵,祝新紅,劉群力,等.廣東省級婦幼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應用[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6,7(5):7-11.
[7]勾曉東,丘斌,劉志軍,等.省級婦幼數據中心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數字醫學,2015,10(2):12-14.
[8]劉春偉.基于B/S架構的海量空間數據并行上傳方法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4(1):1-3+48.
[9]肖年,何丹,何春燕.基于衛生信息交換平臺的重慶市婦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23,14(3):73-77.
[10]李靜,趙鵬,李磊,等.北京地區基層衛生信息平臺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數字醫學,2022,17(9):6-10.
作者簡介
楊雪蓉,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衛生信息化、衛生信息標準。
(責任編輯:張佩玉)
基金項目:本文受江蘇省級科研項目“基于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衛生信息標準的管控體系研究”(項目編號:Z2022081)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