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分析在神經內科標準化護理帶教中實施ICARE教學管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在德陽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實習的護理實習生4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和ICARE組,先入院24例護生采取常規護理教學(對照組),后入院24例護理實習生實施ICARE教學(ICARE組),比較兩組護生在不同帶教管理模式下的考核成績(理論、實踐)、護理能力及教學滿意度。結果:ICARE組護生的考核成績、護理能力及教學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神經內科實施標準化護理帶教中,實施ICARE教學管理模式的可行性高,將大幅提升護生成績及教學滿意度,該教學模式具有應用價值。
關鍵詞:ICARE教學,神經內科,滿意度,考核成績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24.059
0 引 言
神經內科的工作范圍一般是針對腦部、中樞神經、周圍神經病變診療、護理,是綜合醫院內二級學科。該科室對護理人員的職業能力要求較高,實習階段是實習生自理論過渡到實踐的關鍵階段,實習帶教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向神經內科輸送的人才質量[1]。過往帶教中,以教學大綱為藍本,實施階段性教學。例如,入院時是初期階段,實施基礎知識教學,層次遞進完成教學目標。ICARE理念曾在1974年提出,但實施范圍有限,隨著護理學發展,該理念的實用性、先進性逐漸凸顯[2]。ICARE理念中含有誠實、同情心、責任心、尊重及卓越五方面內容,構建起醫學人文教育體系,為神經內科培養具有責任心、同情心等的高素質人才,并培養護生專業技術能力,在提升護生專業素養的同時,也能提升護理教學管理質量[3]。基于此,本研究將神經內科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分析ICARE教學管理模式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 0 2 3年1月—2 0 2 4 年5月在德陽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實習的護理實習生4 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和ICAR E組,各2 4例。對照組:男2例、女22例,年齡21~25歲,平均(23.12±1.46)歲,本科學歷18例、專科學歷6例;I C A R E 組:男3 例,女21例,年齡2 0 ~2 5歲,平均(23.05±1.38)歲,本科學歷19例、專科學歷5例。組間基本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神經內科護理帶教干預,資深神經內科護士作為帶教教師,神經內科工作時間超過5年,對每個課程的內容占比進行規劃,包括課時,并積極鼓勵學生提問,完成4周教學,前兩周教學以神經內科基礎知識為主,并帶領護生查房、學習簡單的操作知識,后兩周則學習重點護理知識,在4周后考核。
ICARE組實施標準化ICARE護理管理,分五個方面開展教學管理。(1)誠實。帶教教師將人文觀念融入教學中,積極引導實習生以真誠的心態對待每個患者,展現關愛、正直的醫德。(2)同情心。帶教教師結合案例,讓護生自患者角度看待問題,真情實感感受患者面對的心理負擔及對治療、護理服務的需求。從而理解患者,同情患者,在情感及精神方面支持患者。(3)責任心。在帶教中,培養護生護理職業素養,使護生在實習工作中保持高度責任心,并延續到未來的工作中。(4)尊重。培養護生尊重患者的隱私權,使患者消除顧慮,并構建起醫患相互尊重的關系,提升護生應急處理能力及溝通能力。(5)卓越。在護理工作中,應樹立個人理想,明確自身的目標,以成為高素質、卓越護理人才為目標。
基于上述ICARE教學管理理念,在實踐教學中實施。在課前,帶教教師準備豐富的案例資料,以供教學使用,抽取其中的部分患者信息適當調整,較大程度豐富護生的知識儲備,并探索不同類型患者的病態變化、護理需求。例如,腦梗患者發生肢體障礙后,其生活質量備受影響,帶教教師要求護生自患者的角度思考如何護理,護生根據接收的信息,并觀看患者發病后的生活狀態,說明腦梗患者對康復的需求,尤其是肢體功能方面,若患者的家庭比較困難,對康復的期望更高,護理人員則耐心為患者指導康復護理方法,盡量減輕患者的神經損傷,以此引出康復護理知識,供學生豐富學習。間隔1周后,帶教教師為護生發放知識點,讓護生收集科室內的患者案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患者的護理方法及病房治療期間的風險因素,如何對此類患者進行管理,提升護生的責任感。帶領護生遵醫囑管理高危患者,豐富自身高危管理的能力。講解一個知識點后,讓護生制作思維導圖,并鼓勵護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帶教教師專項解答。每個大單元知識學習后,帶教教師帶領護生回顧,并將單元內的知識串聯,融合ICARE理念,給出一份典型患者的護理報告,包括護理查房、文書書寫及護理操作等具體內容,帶教教師判斷護生的學習成果。在所有知識學習后,帶領護生總結回顧,并進入科室實踐,培養護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體現現代化護理以人為本的觀念。該分組護生同樣學習4周,在4周后考核。
1.3 觀察指標
(1)考核成績(理論、實踐)。兩項調查項目均為100分,分值高則表示理論及操作知識掌握好。
(2)護理能力。擬定護理能力評價表,包括分析能力、合作能力、靈活思維、精準操作,單個項目為25分,總計100分,分值高表示護理能力強。
(3)教學滿意度。自擬滿意度調查表,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22.0系統軟件中進行計算,(x ±s)為計量方式,予以t 檢驗,[n (%) ]為計數方式,予以χ2檢驗。P﹤0.05,表明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對比
ICARE組護生理論、實踐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兩組護理能力評分對比
ICARE組護理能力評分各項目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 兩組護理教學滿意度對比
IC A R E組護理教學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詳細數據見表3。
3 討 論
神經內科過往帶教中,帶教教師是負責管理的責任人,負責組織教學活動,培養護生職業能力[4]。過往教學中,護理實習生則是被動接受知識,依從帶教教師的安排,為在帶教活動中凸顯實習生的地位,帶教教師在教學管理期間,建立帶教情景,讓護生在情景中學習患者管理知識、巡查病房知識[5]。為凸顯護生在帶教活動的地位,帶教教師需根據護生學習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景,通過案例教學、PBL教學呈現問題,讓實習生積極解決問題[6]。本研究中,基于ICARE理念教學法實施教學管理,該理念內容包括誠實、同情心、責任心、尊重、卓越帶教管理體系,將人文精神融入神經內科常規護理中,培養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及護理職業素養[7]。
本研究結果顯示,ICARE組護生的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護生的護理能力同樣大幅提升,團隊合作能力及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等均大幅提升,相比實習前有明顯改善。ICARE理念教學法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提升實習生對護理帶教模式的滿意度。有研究指出[8],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探究神經內科問題,以解決問題為中心,帶教教師負責引導,持續培養護生的思維能力,根據已經掌握的知識不斷延伸,從而激發護生潛能。
綜上所述,在神經內科護理帶教中,實施ICARE理念教學法可提升教學質量,培養護生的職業能力,護生對該帶教模式滿意度較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朱玉娟,趙煜,侯貝貝,等.護理風險案例再現結合翻轉課堂在神經內科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3,15(6):107-111.
[2]謝玉潔,方嬋嬋,黃素文.基于ICARE理念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護理實習生帶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3(1):87+89.
[3]王登文.案例教學法結合情景模擬法在神經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2(43):122-124.
[4]楊紅霞,羅原.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2,54(8):980-981.
[5]廖旭,李娟,陳琴.戴明循環管理應用于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22,38(21):162-164.
[6]李青梅.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6):203-204.
[7]占婷婷.護生自評式教學模式在神經內科護理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名醫,2021(15):185-186.
[8]陳秀敏,林細容,郭登斌,等.品管圈結合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在神經內科護士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19):224-226+230.
作者簡介
馬雪茹,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臨床護理教學。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