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作為當今熱門的體育運動,深受全球各國人民的關注和喜愛。而該運動的快速發展,也對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的運動能力和表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籃球教練要充分發揮功能性訓練的優勢來加強運動員的日常體能訓練,這不但可以幫助運動員有效恢復身體機能,也可以提高日常訓練的質量,培養運動員更佳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文章將進一步分析和探究功能性訓練在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應用,旨在為我國籃球體能訓練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字:籃球運動員" 功能性訓練" 訓練方法" 比賽水平
Research on functional training of basketball players
Lizhihua Tianyi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000
Abstract: Basketball as a high intensity, changeable,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ports, athletes have a high level of physical quality and function. But how to use the best training method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raining for basketball players, how to optimize and avoid each factor has become the most young basketball players and coaches pursue the problem. Functional training originated in the field of rehabilitation, in recent years, coaches have tried to apply functional training in sports training and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necess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functional training for basketball player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 summary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unctional training progra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basketball players and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Key words: basketball player functional training training method competition level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中圖分類號:G841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27.000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科規劃基金教育學專項一般項目(L20BED012)。
備注:小8508
作者簡介:李治華(1998—),男,碩士在讀,無職稱;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實踐。
普通作者:田軼(1976—),男,碩士研究生,正高級-教授;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實踐。
李治華(1998.08.13—),男,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實踐
田軼(1976.06.15—),男,碩士,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實踐
基金項目:省級:L20BED012 遼寧省社科規劃基金教育學專項一般項目
籃球運動作為一項全身性的有氧運動,對運動員的爆發力、協調性、耐力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功能性訓練作為一種注重身體整體素質和運動機能的訓練方式,在提高運動員整體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功能性訓練的理論基礎和意義
1.1功能性訓練的理論依據
1.1.1人體運動鏈理論
人體可以被視為一個由多個關節和肌肉組成的運動鏈。在功能性訓練中,強調整個運動鏈的協調性和流暢性,而不僅僅是單一肌肉或關節的力量。通過優化運動鏈中的每個環節,可以提高整體運動效率和減少能量損失[3]。
1.1.2動作模式與技能遷移
功能性訓練關注基本的、多關節的動作模式,如蹲、推、拉、旋轉等。這些動作模式構成了大多數運動技能的基礎。通過訓練這些基本動作模式,不僅可以提高運動員的專項技能,還有助于實現技能遷移,即一種技能的學習對另一種技能產生的積極影響[1]。
1.1.3神經肌肉控制
功能性訓練強調神經肌肉系統的有效控制。通過訓練可以改善神經肌肉系統的反應速度和協調性,使運動員在快速、復雜的運動中做出準確高效的反應。
1.1.4能量系統與恢復
功能性訓練還考慮到能量系統的需求和恢復。通過合理安排訓練負荷和休息時間,可以優化能量系統的使用并促進恢復,從而提高運動員的持續作戰能力和適應性。
1.2功能性訓練的意義
籃球運動員功能性訓練的意義非常深刻,它不僅僅是為了提升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能,更是為了優化他們在比賽中的表現,預防運動損傷,并幫助他們延長運動生涯。功能性訓練的核心在于針對運動員在比賽中實際使用的動作技術,設計專門的訓練方法和方案。這種針對性強的訓練,能夠確保運動員的每一個練習動作都具備目的性和有效性,從而最大化地提升他們在比賽中的競技能力。其次,功能性訓練有助于提高籃球運動員的力量和爆發力。在籃球比賽中,運動員需要頻繁地進行跑動、跳躍、投籃等高強度動作,因此,具備強大的力量和爆發力至關重要。通過功能性訓練,運動員可以針對下肢肌群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如深蹲、彈跳等動作,從而顯著提高肌肉力量和爆發力,使他們在比賽中更具競爭力。此外,功能性訓練還能增強運動員的靈活性和協調性[2]。籃球運動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極高,通過功能性訓練,運動員可以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協調能力,使他們在比賽中能夠更加自如地應對各種復雜的動作變化,提高比賽的實戰表現。更重要的是,功能性訓練有助于預防運動損傷。籃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對抗性運動,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很容易受傷。功能性訓練通過加強核心穩定性和關節穩定性的訓練,提高運動員的身體控制能力和穩定性,從而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2功能性訓練在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中的應用
2.1熱身部分在籃球體能訓練中的作用
功能性訓練來源于康復技術,這也使得功能性訓練高度重視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所以熱身動作在功能性訓練中占據重要地位[3]。熱身活動能夠顯著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水平,有助于增強氧運輸系統的機能,通過提高肺通氣量、攝氧量和心輸出量,使得心肌和骨骼肌中的毛細血管擴張,有利于提高工作肌的代謝水平,保持高水平的運動表現。熱身活動還能夠降低肌肉的粘滯性,增加肌肉的彈性,從而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2.2懸吊訓練在籃球體能訓練中的作用
運動員可以通過懸吊訓練增強髖、臀和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爆發力和迅速轉向的能力,從而更佳應對比賽中的各種動作需求。在組織學員進行體能訓練時可以進行懸吊訓練,其在靜態訓練和動態訓練中均能有效提高運動員的核心力量,培養運動員良好的身體素質。通過懸吊動態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員多個肌肉群的爆發力和耐受力,以增強運動員的核心力量[4];通過懸吊靜態訓練可以使運動員依靠科學的發力訓練顯著提高運動員在籃球運動中的穩定性、靈活性和平衡性。懸吊訓練是指運動員通過雙腿力量懸吊單臂保持身體的靜態平衡,然會通過交叉方式將懸吊繩套在腳踝處,雙臂伸直。籃球運動員需要在平臥屈膝的狀態下伸直軀干,讓雙腿懸掛在半空中,并憑借腿部肌肉的力量進行朝前發力的伸展運動,過程中要求雙臂保持平衡狀態,同時進行均勻的呼吸,通過核心力量來維持身體的穩定性。
2.3器械訓練在籃球體能訓練中的作用
如波速球啞鈴高腳杯深蹲可使下肢關節更加靈活,在提高下肢力量的同時還可調動上肢和核心的參與,提高在球場上的低位防守和籃下卡位。過程中要求運動員收緊臀腹部、挺胸同時繃緊背部,雙腳開合距離與臀部寬度略同,雙腳不動,雙膝在下蹲和直立時避免內扣,要向外側打開,啞鈴在過程中上下兩端盡可能貼緊胸部。通過提高啞鈴負重可以顯著提高運動員的腿部力量。通過使用杠鈴和啞鈴進行舉重,球員的肌肉耐力會逐漸增強,以增強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身體對抗和投籃穩定性[5]。
2.4傷病預防和康復訓練
籃球作為一種高強度的身體對抗性運動,運動員往往會出現扭傷、拉傷和其他相關的傷害風險。因此,采用科學有效的功能性訓練可以預防和減少運動員的傷害風險。功能穩定性訓練可以通過訓練核心肌群,尤其是是腹部和背部肌肉來增強身體的穩定性,通過博速球訓練等核心穩定性練習可以有效實現。功能穩定性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身體控制能力和協調性以減少關節扭傷和撞擊的風險。在籃球訓練中,傷病預防訓練和康復訓練相輔相成的。在運動員受傷后的恢復階段進行康復訓練以緩解疼痛、促進恢復并重新建構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這種訓練應根據運動員的具體傷病情況,來幫助運動員逐步恢復身體機能。
3.功能性訓練在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中的應用原則
3.1循序漸進原則
在訓練中要貫穿循序漸進的原則,訓練時間要由短至長,訓練頻率要由少至多,訓練負荷要由低到高,確保運動員能夠適應不同訓練階段對身體帶來的刺激,按照“刺激—反應—適應—提高—再刺激—再反應”的過程,使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能力得到逐步增強,大大提高體能訓練的質量和效率[6]。
3.2最優化原則
功能性訓練依據人體運動鏈理論,即人體可以被視為一個由多個關節和肌肉組成的運動鏈。在功能性訓練中,強調整個運動鏈的協調性和流暢性,而不僅僅是單一肌肉或關節的力量。通過功能動作篩查、動作準備、動力鏈訓練、核心柱力量和恢復再生訓練等手段,實現訓練效果的最大化。籃球教練員要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7],著重加強他們的專項能力、和恢復能力,幫助運動員打下良好的競技基礎,促使他們能夠快速適應比賽時的激烈對抗,避免受傷。
3.3創新性原則
在當今時代,隨著不同領域的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籃球體能訓練也應該跳出傳統訓練的局限,通過借助各種新的訓練技術方法與設備來進行[8]。籃球教練員要遵循創新性的基本原則,根據運動員的訓練目標以及愛好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功能性訓練任務,調動他們訓練的積極性,同時要密切關注運動員的表現和反饋,及時調整訓練計劃,以確保訓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4無痛訓練原則
無痛訓練原則強調在訓練過程中必須時刻關注運動員的身體反饋,確保在無痛的狀態下進行訓練[9]。該原則的應用不僅有助于預防運動損傷,還能確保運動員在最佳狀態下完成訓練,從而提高訓練效果。無痛訓練原則要求教練與運動員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不僅運動員要及時反饋身體狀況,教練也要在訓練中能夠準確識別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的不適或疼痛信號,根據每個運動員的身體狀況、運動能力和疼痛閾值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以此幫助運動員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提高運動表現,同時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
3.5運動規范原則
動作規范原則是提高訓練效率的前提條件,更是預防運動損傷、提升運動員技術水平的重要保障。如果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僅僅是為了完成訓練動作而忽略了動作技術的正確性,不僅會削弱訓練效果[10],同時還會帶來運動傷病的風險。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應嚴格遵循正確的動作路徑和技巧,確保肌肉、關節和骨骼的協同作用達到最佳狀態。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還要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和自我覺察能力,時刻關注自己的動作是否規范、流暢,是否達到了預期的訓練效果。這一過程需要教練和隊友的監督和指導并給予正確的鼓勵和指導。
4 結論
綜上所述,功能性訓練在籃球體能訓練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訓練方法,將功能性訓練引入籃球體能訓練能夠促進訓練質量的提升,有效地提高籃球運動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但在進行功能性訓練時,教練員也要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案,合理增加訓練負荷和訓練強度,以避免發生運動損傷的風險。同時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和實踐,開發更佳的訓練方法,挖掘出其更大的價值,提高籃球訓練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青少年籃球訓練教學大綱 [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2]于寧.功能性訓練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水平影響的研究[J].體育視野,2023(13):149-151.
[3]鄭占飛.核心訓練法對高校男子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狀況影響分析 [D].北京體育大學,2019
[4]馬康寧.功能性訓練對促進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的研究[J].體育風尚,2020(06):14.
[5]龍斌,李丹陽.功能性訓練的科學內涵[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02):72-76.
[6]張宇琛. 基于FMS的針對性訓練對小籃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的影響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23.
[7]陳景智. 功能性訓練對初中男子籃球運動員損傷預防的實驗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23.
[8]閆琪.功能性體能訓練在我國的發展[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1,19(04):34-36.
[9]劉耀榮,于寧.體能訓練 [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2021.
[10]李衛,闕怡琳,石煜等.體能訓練前沿理念與實踐創新——第二屆中國國際體能大會綜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1,44(03):1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