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指南。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習近平經濟思想;新發展理念;現代化經濟體系;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經濟思想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政治保障、根本立場、基本制度、主題主線、發展理念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一個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不懈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形成的寶貴思想結晶,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指南。
一、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提出背景
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系統總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2022年出版的《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又系統概括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內容。
(一)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對理論的現實需求。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提出了迫切的現實需求,促使我們黨在經濟工作中不斷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黨領導經濟工作需要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對理論的現實需求。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到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系列戰略舉措體現了中國適應和引領外部發展環境深刻變化的智慧與擔當,也彰顯了習近平經濟思想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將繼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完善,為構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三)經濟運行面臨的重大問題對理論的現實需求。習近平經濟思想強調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提出了“三期疊加”、經濟發展新常態、新發展階段等理論。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把握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和時代要求,通過“三期疊加”、經濟發展新常態到新發展階段的理論框架,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我們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同時注重需求側的引導和培育,通過擴大內需來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循環暢通無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
在2017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并將這一思想體系的基本內容概括為“七個堅持”,即“1+7”的理論體系,新發展理念和七個堅持,七個堅持包括: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保證我國經濟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立足大局,把握規律;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決掃除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適應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矛盾變化完善宏觀調控,相機抉擇,開準藥方,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堅持問題導向部署經濟發展新戰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產生深遠影響;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穩中求進,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
《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根本立場、歷史方位、指導原則、路徑選擇、鮮明主題、制度基礎、戰略舉措、第一動力、主要著力點、重要法寶、重要保障、方法論這十三個方面概括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內容,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全面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經濟領域的原創性貢獻。這十三個方面包括: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立場;進入新發展階段——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方位;堅持新發展理念——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推動高質量發展——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制度基礎;部署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著力點;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法寶;統籌發展和安全——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關于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三、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實踐要求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科學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
(一)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2023年中國GDP為126.0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我國經濟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
(二)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要增強信心,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發揮創新對產業發展的重要牽引作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三)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四)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發展和安全,體現了黨對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規律和安全形勢的深刻把握。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經濟安全風險日益復雜多變,包括金融風險、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能源安全、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面。只有確保經濟安全,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內外部環境。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通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不斷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要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增強憂患意識,完善安全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逄錦聚.習近平經濟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原創性貢獻[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2,8(10):4-16.
[2]謝地.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著力點[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2,8(10):54-63.
[3]張勝磊.論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實踐基礎與理論創新[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22,23(05):1-10.
作者簡介:郭永(1980—),男,河南鎮平人,碩士,中共鄭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課題項目:本文系中共鄭州市委黨校2024年教研一體化課題成果,課題名稱: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