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健康也有了新要求,與此同時帶動了戶外運動產業的需求增長,都市群體因生活與工作壓力大,認為回歸大自然是解決壓力的一種不錯選擇,從而促使戶外運動越來越流行。戶外運動具有產業鏈長、輻射面寬的優勢,且利于拉動內需和促進消費。2022年10月份由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指出,預計在2025年,我國關于戶外的運動相關產業會有預計價值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的體量。戶外運動產業不僅活躍于線下,還顯示在線上,具有強勢的消費帶動能力。文中通過四點措施,促使五臺山可以利用戶外熱推動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旅游收入,同時也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旅游體驗。本文旨在研究戶外熱對五臺山休閑體育旅游市場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和建議,以促進該地區旅游業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戶外熱" 五臺山" 休閑體育" 旅游市場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1-079-3-TBB
戶外運動產業是指“以自然山地環境為載體、以參與體驗為主要形式、以促進身心健康為目的,向大眾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經濟活動,主要包括登山、徒步、露營、騎行、自然巖壁攀登、定向與導航等項目”。五臺山歷史文化久遠,具有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基于“戶外熱”背景,進行五臺山休閑體育品牌的建設可以加快五臺山旅游產業發展。
1、五臺山休閑體育旅游文化起源
1.1、五臺山休閑體育旅游的自然環境因素
五臺山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具有獨特的自然地貌——由五座臺頂環繞而成,山勢峻峭,風景秀麗,氣候涼爽,特別適合開展山地徒步、登山、野外露營等戶外休閑體育活動。游客可以在游覽宗教文化遺跡的同時,體驗山地行走的樂趣,享受自然風光,這種結合自然探索與體育鍛煉的旅游方式逐漸受到現代游客的青睞。五臺山旅游資源較為豐富,近年來,五臺山景區不斷進行景區規劃,這為五臺山景區開展休閑體育旅游活動提供了新的保障。由于五臺山“歲積堅冰,夏仍飛雪”的氣候特點,冬季有可能形成積雪,為開展冰雪運動提供了條件。
1.2、五臺山休閑體育旅游文化歷史影響因素
五臺山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華夏珍貴的文化瑰寶,這里不僅是佛教徒朝圣的地方,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五臺山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佛教文化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歷經多個朝代的發展與繁榮,形成了獨特的佛教藝術風格和建筑特色。歷史上,僧侶們在山中修行、舉行法會等活動,其中蘊含著一定的體育鍛煉成分。生活中,僧人們種植蔬菜、整備寺廟等活動要求僧人們有著一個健康的身體作為前提。五臺山上的僧人們曾參加過抗金戰爭活動,因戰爭活動的需要,五臺山上的僧人們開始鍛煉身體,保家衛國。五臺山所在的山西地區,民間體育活動豐富多樣,如社火、舞龍舞獅、武術等,這些傳統民俗體育項目可能在特定節慶或廟會期間與宗教活動相結合,成為吸引游客參與的休閑娛樂內容。
1.3、五臺山信仰對休閑體育旅游活動的促進因素
五臺山的清幽環境為游客提供了絕佳的冥想、瑜伽、禪修場所,這些活動融合了休閑與體育元素,滿足了現代人追求精神放松與身體健康的需求。這對游客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等起到了一定的促進,同時,山地徒步、森林浴、觀鳥等戶外休閑活動,讓游客在親近自然的同時,也能體驗到鍛煉身心的效果。
2、五臺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優勢
2.1、自然資源優勢
五臺山獨特的地理風貌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開展各類戶外休閑體育活動提供了天然條件。這里地處內陸,氣候多變,容易形成多樣的氣象景觀,十分具有觀賞性,可以給人們在視覺上帶來獨特的享受,隨著旅游設施的完善,如登山步道、騎行綠道、露營基地等建設,五臺山逐漸成為戶外休閑體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五臺山不僅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信徒和游客,還因其壯麗的自然風光成為戶外活動的理想之地。這里可以依托豐富的景觀資源開展多種活動,如登山、徒步、騎行、露營和攀巖等。無論是尋找心靈的平靜,還是追求身體的挑戰,五臺山都能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讓人在自然與文化的雙重熏陶下,體驗不一樣的旅行樂趣。
2.2、人文資源優勢
文化內涵往往可以影響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五臺山舉辦的各類佛教節日慶典,吸引眾多信眾和游客參與。五臺山的佛教文化不僅豐富了其精神內涵,也為體育旅游的開展增添了濃厚的人文色彩,使游客在運動的同時能夠深刻體驗到佛教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些活動中可能融入傳統的民俗體育項目或舉辦與佛教文化相關的體育賽事,如佛學講座與瑜伽大會、禪跑、徒步祈福等,進一步豐富了休閑體育旅游的內容。
2.3、區位組合的優勢
五臺山景區的區位組合優勢體現在其自然與人文資源的獨特性、豐富性以及與周邊地區良好的交通便捷性,使得該地不僅成為宗教朝圣與文化探索的重要目的地,也適宜開展各類休閑體育旅游活動,并能有效吸引和接納來自各地的游客。五臺山位于山西省與河北省交界處,能夠輻射和吸引兩省及周邊地區的游客;五臺山景區坐落于臺懷鎮,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捷。游客們不僅可以通過飛機快速抵達最近的城市,還能選擇火車或長途汽車等多種交通方式輕松到達景區。航空連接: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作為山西的空中門戶,擁有飛往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航班網絡,同時還有五臺山機場,兩座機場可以飛往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桂林、南京、沈陽、西安等地,為國內外游客快速抵達五臺山提供了便捷的空中通道。公路交通:山西省內高速公路網絡發達,五臺山與太原、大同、忻州等重要城市之間有高速公路相連,自駕游或乘坐長途汽車均可方便快捷地到達。鐵路運輸:太原、大同等地均有火車站,通過鐵路系統可以輕松接入全國鐵路網。游客可以選擇火車出行,再轉乘長途汽車或租車前往五臺山,尤其對于距離較遠的游客,高鐵或普通列車提供了經濟實惠且舒適的旅行方式。景區內設有觀光電瓶車,減少了汽車尾氣的排放。
2.4、打造五臺山體育旅游品牌
五臺山以其獨特的佛教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為基礎,通過精心規劃和建設,已成功推出了一系列體育旅游項目,包括登山、徒步、騎行、露營和攀巖等。此外,為了更好地推廣五臺山體育旅游品牌,當地管理部門還定期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和體育愛好者的參與,進一步提升了五臺山作為體育旅游勝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五臺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劣勢
3.1、氣候差異形成的旅游淡旺季
因五臺山海拔較高,冬季漫長且寒冷,降雪頻繁,大雪覆蓋,道路積雪冰凍可能導致部分山區交通受限,不利于開展常規的戶外體育活動,是五臺山旅游的淡季,使得游客人數大幅度減少,收入減少。嚴寒天氣對游客參與體育項目的積極性及安全都構成挑戰,導致冬季體育旅游市場較為低迷。夏季是前往五臺山旅游的最佳時期,雖然五臺山夏季被譽為“清涼山”,山間氣溫較平原地區低10℃左右,但相對于其他知名避暑勝地,其夏季平均溫度可能仍不足以吸引大量熱衷于夏季戶外運動的游客,尤其是在全國普遍高溫的情況下,五臺山的氣候優勢不夠顯著。
3.2、旅游市場拓展失調
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核心景區內的設施較為完善,服務質量較高;而外圍區域則因投資不足、規劃滯后等,導致基礎設施落后,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游客的整體體驗。此外,這種不均衡的開發模式還加劇了環境壓力,對五臺山的生態環境保護構成了挑戰。還有住宿餐飲等接待能力有限,非旺季期間,尤其是冬季,部分酒店、民宿可能會因游客稀少而歇業,導致接待能力下降。同時,餐飲服務可能無法滿足大規模體育賽事或團隊的特殊飲食需求。相對于成熟的體育旅游目的地,五臺山可能在專業體育場館、訓練基地、賽事場地等方面的建設尚不完善,無法滿足大型專業體育賽事或團隊訓練的需求。
3.3、經濟基礎薄弱,產品體系單一
五臺山當地經濟基礎薄弱,產品體系單一,這已成為制約當地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雖然五臺山以其獨特的佛教文化資源和壯麗的自然景觀聞名遐邇,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但其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仍顯不足。當前體育旅游產品可能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徒步、登山等基礎項目上,缺乏針對不同消費者群體(如青少年、專業運動員等)的多元化、個性化產品設計,以及結合現代科技、時尚元素的創新項目。
3.4、地形復雜,可持續發展挑戰大
生態敏感性與環境保護要求高,五臺山屬太行山系,地形地質較為復雜,限制了五臺山旅游區的發展。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臺山對環境保護的要求極為嚴格,大規模的體育活動可能導致生態壓力增大。五臺山地區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為旅游開發帶來了諸多不便。此外,交通建設難度高,成本大,且易受天氣影響,限制了游客的到達率。同時,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成為當地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4、五臺山休閑體育旅游市場開發建議
4.1、強化政策扶持
結合五臺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完善休閑體育產業整體布局,強化政策的扶持與引導,開發山地徒步、越野跑、騎行、攀巖、滑雪、滑草、瑜伽、太極等多元化的體育旅游產品,滿足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首先,要保障用地需求等硬件條件,完善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包括運動場地、步道、營地、休息站點、指示標識等,確保游客活動的安全與便利;其次,加強地方金融財稅支持,設立專項基金,用于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賽事活動舉辦、市場推廣等方面的補貼或獎勵,帶動多元化經濟投入;第三,設計四季皆宜的活動項目,如春季賞花徒步、夏季清涼瑜伽營、秋季攝影騎行游、冬季冰雪嘉年華等,以減少氣候因素對淡旺季的影響;最后,構建可循環的營商環境,加強招商引資,優化文旅工作,鼓勵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社區居民等參與體育旅游活動的策劃、組織和服務,形成多元主體共建共享的發展格局。
4.2、著力品質提升
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戶外休閑體育品牌,首先要精細化體育旅游產品,塑造“朝臺活動”品牌,提升項目品質。根據游客需求差異,提供定制化服務,如專業教練指導、個性化行程規劃、高端裝備租賃等,提升產品吸引力。以五臺山“朝臺活動”體育旅游線路的品牌打造來提高這里的品牌知名度。深度挖掘五臺山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資源,設計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體育旅游線路和套餐,如禪修瑜伽之旅、山地徒步挑戰賽、古道騎行探索等。完善配套設施,安全救援體系和相關產業的服務能力。建立健全體育旅游市場監管制度,加大對違規經營、服務質量不達標等問題的查處力度,維護市場秩序。積極發展傳統戶外比賽項目,策劃五臺山自行車賽、五臺山國際山地徒步馬拉松、五臺山越野跑等,同時延伸自己的戶外運動相關消費生態,引入專業保險機構,為游客提供運動意外傷害保險等服務,增強游客參與體育旅游的信心。
4.3、堅持創新發展,深入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
山西五臺山堅持創新發展,深入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通過舉辦各類登山、徒步等戶外運動賽事,不僅豐富了旅游形式,增強了游客參與感和體驗度,還有效提升了五臺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21年7月《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發布,要求促進體旅融合。引入或舉辦國際國內知名的體育賽事、節慶活動,如山地馬拉松、自行車環山賽、佛文化主題定向越野等,吸引國內外運動愛好者及游客參與。結合五臺山獨特的地理地貌、氣候條件以及佛教文化背景,推出一系列特色體育活動,比如冰雪、航空、馬拉松、自行車、汽車摩托車等。通過上述策略的實施,山西五臺山有望在“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道路上持續創新,提升休閑體育旅游市場的綜合競爭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旅游目的地。
4.4、開展“體旅融合”項目開發建設
山西五臺山開展“體旅融合”項目開發建設,旨在充分發揮其自然風光、文化遺產與體育資源的優勢,打造集休閑、健身、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新型旅游產品。進行“體育+旅游”的人才儲備,招聘“體育+旅游”相關專業人員;定制化體驗活動:開展面向不同群體的定制化體育旅游活動,如親子戶外探險、企業團建拓展、老年養生游等,提供個性化服務。讓“流量”具備黏性,成為相對長久的“流量”,是現在戶外運動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梢赃m當推出虛擬現實項目,推出AR/VR體驗項目,讓大家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體驗五臺山的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增強體旅融合項目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同時,以當地高校為依托,開展體育戶外產業研學合作和戶外體育產業人才實習,保障戶外體育管理人才的儲備。結合五臺山佛教文化,推出禪修體驗、武術學習、佛塔攀登等融合體育與文化的深度體驗項目。
5、結語
五臺山擁有開展戶外運動的自然資源優勢,面對“戶外熱”這一市場趨勢,五臺山休閑體育旅游市場的撬動關鍵在于充分發掘與整合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通過科學規劃和創新設計,構建涵蓋登山徒步、山地騎行、戶外拓展、禪修瑜伽等多元化的戶外運動項目。在現有五臺山朝臺活動需求的基礎上,加強與旅游、文化、康養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打造精品戶外旅游線路和特色主題活動,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提升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實現四季皆宜、動靜相宜的全域旅游格局。唯有如此,才能在“戶外熱”的浪潮中精準把握機遇,使其成為國內乃至全球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參考文獻:
[1]牛嘉,李小魚.五臺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SWOT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7).
[2]林楊沛.五臺山文旅融合發展路徑優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23.
[3]曾國富.五代時期僧侶的政治與公益文化活動[J].五臺山研究,2011(03).
[4]楊蟬玉,吳向潘.佛教文化旅游資源對五臺山旅游的影響[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3,32(12).
[5]吳攀升,余昀.五臺山旅游資源的優勢評價[J].國土經濟,2003(02).
[6]賈艷青,吳攀升,張勃,等.五臺山國內客源市場時空結構變化特征分析[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0(01).
[7]李鑫,李麗麗.五臺山旅游形象傳播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4,27(02).
[8]付成君,李兆進,張典英.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發展路徑與產業空間布局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9,38(04).
[9]支強,陳光.供給側背景下五臺山開展休閑體育旅游的路徑研究[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21,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