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一絲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對人民極端負責的精神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想問題,把重大風險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守土有責,敢于擔當,完善體制,嚴格監管,讓人民群眾安心放心。”筑牢風險隱患兩道防線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縱深防御、關口前移、源頭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有效手段,是按照安全生產法要求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有力抓手,是企業預防事故發生、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作為軍工央企,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以下簡稱導彈院)堅持責任擔當,院黨委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精神,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科研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的首要突出位置。通過建立實施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辨識管控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將“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轉化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
推進風險分級管控
風險管控是雙重預防機制的核心環節,導彈院明確雙重預防機制構建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成立領導小組,劃分和確定風險點、風險辨識、風險分級,編制風險隱患清單、風險分級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隱患、閉環管理、持續改進等內容。
進行策劃與準備。在現有的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基礎上,導彈院成立雙重預防機制領導小組與各工作組。考慮到雙重預防機制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復評工作的有機融合,雙重預防機制領導小組工作組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組合并設立。制定雙重預防機制培訓工作計劃,進行分層次、分階段的專項培訓教育。
開展風險辨識及分析。導彈院通過將具有風險的設備設施、作業活動及作業場所按照“大小適中、便于分類、功能獨立、易于管理、范圍清晰”的原則進行劃分,從“人、機、料、法、環”等方面入手,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覆蓋過去、現在、將來三種時態,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以及機械能、電能、熱能、化學能、放射能、生物因素和人機工程因素七種類型。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檢查表法等工具開展風險分析,用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等工具進行風險評價,并確定危險因素可導致不同事故類型的風險等級。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四個等級,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代表。
制定風險分級管控。對于評價出的風險,導彈院按照消除、限制和減少、隔離、個體防護、安全警示、應急處置的順序,分級、分層進行管控,逐一明確院級、各分廠、班組和崗位的管控重點、管控責任和管控措施,形成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同時,推動建立健全風險監測與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置潛在風險,做到防患于未然。風險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技術措施、教育培訓、個體防護、應急處置等內容。
標注風險告知。導彈院在廠區平面布置圖中利用“紅橙黃藍”四色進行風險等級標注,形成風險四色分布圖。對動火作業等作業活動難以在平面布置圖中標示的風險,采取柱狀圖方式繪制作業風險比較圖。針對較大風險的工作崗位制作崗位風險告知卡,告知從業人員本崗位存在的主要危險因素、風險管控措施。
強化隱患排查治理
在風險分級管控的基礎上,對所存在的危險因素開展全覆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是預防事故的重要舉措。
制定隱患排查計劃。將定期排查與日常排查相結合、專業排查與綜合排查相結合、一般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隱患排查計劃明確隱患排查的事項、內容、層級、責任人和頻次,明確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部門和崗位人員隱患排查治理的工作任務;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隱患排查清單,明確和細化隱患排查事項、內容、頻次及要求。
組織進行隱患排查,形成隱患和問題清單。對于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向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對暫時難以停產或停止使用后極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的相關設施、設備,加強維護保養和監測監控,防止事故發生。
落實隱患閉環整改。通過信息化系統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對隱患整改責任單位、措施建議、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對于一般事故隱患,責任部門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嚴格的隱患治理方案,方案應當包括隱患治理的責任人、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經費和物資的落實、治理的時限和要求、臨時的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等內容。隱患治理完成后,按照隱患級別組織相關人員對治理情況進行驗收,填寫復查驗收清單,實現閉環管理。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推進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的落實落地,關鍵在于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導彈院將雙重預防工作納入企業日常管理,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強化責任落實。持續落實安全生產法相關要求,在導彈院《安全生產責任制》中明確主要負責人“組織建立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的職責,并將相關責任層層分解,明確各級領導要推進“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的建立及落實”的要求,各層級領導按照“三管三必須”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

強化制度建設。導彈院制定完善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危險因素辨識、風險評價及分級管控程序》明確風險辨識、評價、分級管控、風險告知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及標準,《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管理辦法》明確隱患排查治理的頻次、內容、形式、分級分類及整改閉環等方面的要求,確保有章可循。
加大投入保障。導彈院持續加大安全投入,2023年全年投入安全生產費用6000余萬元,主要用于火工品作業安全條件提升、危險點消點減源及去手工化安全技術提升、科研生產現場隱患整改、職業病防護設施安全改善、安全生產信息化能力建設、消防設施維保和更新、應急物資配備以及安全生產技術服務等,持續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加強宣傳教育。結合領導干部安全培訓、班組長安全培訓、安全員/內審員專項培訓等工作,通過互聯網、園區網以及VR體驗式培訓基地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構建和落實雙重預防機制的重要性和具體要求,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參與度。
嚴格監督檢查。結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通過開展體系內外部審核、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等工作,加強對雙重預防工作的監督與指導,檢查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落實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通過安全環保信息化管理平臺隱患治理模塊進行閉環整改。
取得扎實工作成效
實現事故預防源頭管控。通過開展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提高了職工的風險管控意識。使職工認識到風險辨識、控制是事故預防的根本。通過全體員工、全過程、全方位的風險辨識及評價,依據國家標準規范及有關規定,制定分級防范措施,并針對性地分級分類消點減源,實現風險可控。近年來導彈院累計消除50%以上的危險點,在進一步摸清“家底”消除風險的同時,也增強了職工對崗位安全風險的了解,是一次職工參與安全管理的有益嘗試,也是推進“科技興安”,進一步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的良好實踐。
系統梳理出安全管理重點。在建立雙重預防機制過程中,對全院所有設備設施、作業活動、場所區域進行科學、系統的風險辨識和分析,形成了各單位危險因素辨識清單40余份。通過風險評價,將全院危險因素分為四個等級,梳理出重大風險危險因素49項,并將辨識評價的庫房超量存放等危險因素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加以管控,逐項制定風險管控措施,有效地防范了科研生產過程的重大風險。
促進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通過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建立了安全風險管控責任制度,按照風險分級管控清單,逐層級明確院級、分廠級、班組和崗位的風險管控責任,實現全員風險管理。對照安全風險清單,明確和細化了安全風險排查的事項、內容和頻次,并將責任逐一分解落實,修訂完善了20余份《領導干部責任清單》《領導干部履職清單》,并將相關要求分解細化到各級各類人員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督促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位。
規范隱患排查治理流程。在風險分級管控的基礎上,制定了符合實際的隱患排查治理清單,明確和細化隱患排查的內容和頻次,完善了火工品、危險作業、建筑施工、危化品、異地外場作業、燃氣安全、三違治理等專項安全檢查表。明確了院級、單位級、班組級、崗位級的分級隱患排查治理要求。持續推動全員參與自主排查隱患,尤其對存在重大風險場所、部位的隱患排查,制定了主要負責人進行排查的頻次要求。對于排查發現的事故隱患,通過信息化系統,明確責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期限,進一步規范了隱患排查治理流程。
融合現有安全管理體系。導彈院在推進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同時,充分考慮與現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相融相促。在推進雙重預防建設工作中,依托安全生產標準化復評工作同步進行,進一步規范了隱患排查要求,為安全生產標準化有效運行提供堅實的保障。同時將雙重預防機制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融合,依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開展風險辨識、評價及管控工作,在細化管理的同時防止多個管理工具并行給基層單位管理工作增加負擔。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航空“鑄箭人”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持續推進雙重預防機制的落地,確保風險有效管控、隱患及時消除,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堅決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為空空導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