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臨床醫學(5+3一體化)學生臨床見習教學中應用CBL教學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南京醫科大學2019級臨床醫學(5+3一體化)兩個班76名見習學生,隨機分成觀察組(CBL教學模式)38人和對照組(傳統教學模式)38人。教學結束后對入組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并統計兩組考核成績及教學效果滿意度,最后對各項指標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理論、分析題型成績及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教學效果滿意度更高(p<0.05)。結論:CBL教學模式在此類見習教學中有顯著的效果,其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并改善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教師的教學也有幫助作用,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明顯的優勢,在此領域的見習教學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CBL教學模式;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臨床見習教學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是一門專業性較強、操作要求較高的臨床二級學科[1],該學科具有復雜的腔洞型解剖學結構,涵蓋了耳、鼻、咽、喉、氣管與食管、顱底及頭頸相關多個領域,學生很難完全掌握其臨床知識和技能,增加了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臨床見習教學的難度。我國大部分醫學高校側重于書本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模式,而臨床見習是從學校理論知識通往臨床技能學習的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醫學生在實習前親身接觸臨床并養成良好的診療思維的啟蒙階段。單純的傳統教學模式難以使醫學生形成感性、多維的認識,且教學氣氛沉悶,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新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見習教學的優化模式迫在眉睫。
基于案例教學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一種以臨床病案為核心、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情景體驗式的教學方法[2]。既往文獻表明CBL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提高教學效果[34],該模式增加了學生感性認識及學習興趣,培養了臨床思維能力,同時還具有以解決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優點,非常貼合臨床見習醫學教育。目前我科已經將其應用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臨床見習教學中,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相關研究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南京醫科大學2019級臨床醫學(5+3一體化)兩個班見習生(76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即采用CBL教學模式的觀察組(38人)和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對照組(38人),由同一位具有豐富教學與臨床經驗的帶教教師完成相關教學。所有見習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對比分析發現兩組的性別、年齡、成績相關數據不存在統計差異。
1.2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
(1)觀察組教學方法(CBL教學模式):CBL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師生同步參與,交流反饋,教師引導,學生實踐。教學方法及過程如下:①選擇典型案例:帶教教師從住院患者病例系統中選取并整理出符合教學計劃及教學內容的臨床病例資料。②提前布置作業:帶教教師將病例資料及相關問題整理成PPT,提前發給學生,并督促學生查閱相關文獻。③學生臨床實踐:組織學生接診患者,進行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帶教教師在旁邊實時補充。④帶教授課:授課時,帶教教師針對學生臨床實踐中暴露的問題及操作的難點,并圍繞病例問題介紹相關概念,講解該病例涉及的解剖、疾病的病因、病理、實驗室檢查、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與預后及其他實際操作重點及技巧等知識。⑤學生反饋:要求每位學生提出本次教學案例中的疑點及難點,小組長書面歸納整理相關問題,反饋給帶教教師。⑥師生相互討論交流:帶教教師根據反饋的問題,逐步引導,闡明論點論據,如有解剖等問題則輔以既往相關手術視頻錄像進一步講解,講解過程中可以隨時相互討論交流。⑦歸納總結學習成果:在帶教教師指導幫助下,學生自己分析解答該病例相關問題,并最終歸納總結出該疾病的相關知識點,最后完成同學間及師生間的學習成果共享。
(2)對照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模式——講授法):講授法是我國目前最常使用的一種傳統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是教師借助媒介或者直接口述向學生傳授知識,即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過程如下:①選擇典型案例:同上文觀察組教學方法。②整理教案,帶教教師整理教學PPT等教學資料。③帶教授課:在示教室里,帶教教師向學生講授教學內容PPT,講解疾病的解剖、病因、病理、實驗室檢查、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與預后及其他操作檢查的要點及技巧等知識。④學生臨床實踐:帶教教師示教病史采集及體格檢查后,學生進行病史采集、體格檢查。⑤歸納總結學習成果:以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對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并提出問題,帶教教師進行分析后提出解答。
1.3教學評價
教學結束后對兩組進行考核,具體包括客觀考核及主觀評價兩個部分。其中,客觀考核部分涉及理論基礎題型60分,涉及病例分析題型40分。主觀評價部分采用問卷調查方法統計學生滿意度,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度為(滿意人數+基本滿意人數)/總計人數。
1.4統計學方法
相關數據通過SPSS20.0軟件處理且進行差異分析,對計量數據基于(x-±s)描述,差異性水平通過方差檢驗,計數數據通過百分比描述且予以χ2檢驗,通過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理論考核成績比較
結果(表1)顯示:觀察組理論基礎題型成績為53.47±1.98分,高于對照組的47.43±2.1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例分析題型成績為34.24±2.03分,高于對照組的28.14±2.0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成績為87.71±2.01分,高于對照組的75.57±2.1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教學滿意度調查比較
結果(表2)顯示:觀察組總滿意度為100%,高于對照組的82%,差異很顯著(p<0.05)。
3討論
臨床教學是高等醫學院教育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隨著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的學習范圍不斷擴大,對學科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腔洞型的解剖特征很顯著,在解剖教學中難以直觀清楚地感性認知,這就對學生空間想象力提出較高要求,同時需要他們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此因素影響下,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從而顯著影響了教學質量。
臨床見習是醫學生在實習前親身接觸臨床的啟蒙階段,養成良好的臨床見習思維習慣及學習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以后的臨床實習及臨床工作的診治能力。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常常采用“填鴨式教學”,教師在上面講課,講述每年一成不變的PPT,學生聽著枯燥無味的講述。對于初次接觸臨床且毫無臨床思維及診治能力的見習學生來講,這無疑難度極大,甚至在實際的傳統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存在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后開始失去見習學習興趣的情況。本文在研究過程中為解決這一問題,而引入CBL教學模式,且在主客觀評價基礎上討論了其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優勢,以期為在此領域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870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提出了CBL教學模式的理念,并將其應用于法學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5]。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后,CBL教學模式已經較為成熟,在各方面的學科教學中獲得廣泛應用,為高等醫學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強大支持[67]。CBL教學模式的理念逐漸在臨床醫學的高等教學中形成,具有如下優勢:①以實際案例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使師生同時進入課堂案例創設的情景教學中;②教師傳授知識的單一角色被改變,學生在課程中的主動性明顯提高;③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學生的專注力顯著增強,學習積極性得以提高。教師在醫院見習期間開展CBL教學模式,利用醫院豐富多樣的臨床病例,讓學生在見習期間學到更多的臨床知識。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理論基礎題型成績、分析題型成績及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p<0.05),這表示CBL教學模式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臨床見習教學中理論實踐知識能力的掌握優于傳統教學模式;觀察組(采用CBL教學模式)的教學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由此可判斷出這種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更活躍,學生可更輕松地學習,這與既往其他文獻報道結果一致[8]。
在目前新理念及新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見習教學的背景下,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大力改進,引入新理念及新技術,進行開拓創新,這樣可更直觀生動地進行臨床見習教學。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見習教學領域,引入這種教學模式有多方面價值,不過依然應該繼續改進。CBL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更能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熱情,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使學生對復雜難懂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解剖生理知識及臨床知識運用的掌握能力顯著提高。同時,師生交流互動增多,滿意度顯著提高,為以后的臨床實習及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9]。
鑒于CBL教學模式是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教學方式,我科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臨床見習教學中應用CBL教學法時也發現了存在的相關問題。由于學生習慣了以往常規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適應并接受新的教學模式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也需要優秀的教學案例。教學案例的設計需要巧妙、有吸引力,并且需要貼合臨床實踐,方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充分參與其中。這意味著臨床教師在身兼臨床醫療工作的同時,要有更多的時間來探究并設計教案所需的病例,這無疑增加了臨床帶教教師的工作量,對于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希望更多的單位參與其中,一起針對每種疾病設計出相應的CBL教學案例模板,并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優化教學病案模板,并實行信息共享及不斷地實時更新教案模板,以此來減輕臨床帶教教師的工作量。當然,在見習教學過程中,帶教教師要深入了解和傾聽學生對見習教學的反饋意見和看法,進一步總結CBL教學模式的相關經驗,進而反饋到實習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優化見習教學流程,提高臨床見習教學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臨床思維和診治習慣,增強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總之,在此領域的臨床見習教學中,CBL教學模式有較高應用價值,可顯著改善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了師生互動。對于初次接觸臨床的醫學見習學生來講,CBL教學模式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的臨床見習中的應用,規避了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弊端,提高了實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以臨床醫生的診療和思維習慣來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當然,對于教師而言,該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融入學生中,及時發現問題,了解學生實際學習中的難點,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在此前提下,我們也要不斷地學習和改良,以期總結創新出更有效的高校臨床醫學見習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磊,程鶴香,常浩,等.PBL聯合CBL教學法在耳鼻喉理論教學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2,14(06):3539.
[2]李娟娟,楊可可,殷勇,等.CBL教學法在耳鼻咽喉科學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20):108109.
[3]曾小林,梁久平,吳海妍,等.不同帶教方式在本科生診斷學見習中的差異性分析[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23,21(09):822824.
[4]刁文雯,朱瑩瑩,陳興明,等.多學科綜合診療協作聯合CBL模式在頭頸部腫瘤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23,36(10):15681571.
[5]王沁萍,阮愛萍,馬艷霞,等.CBL教學模式在我國高等基礎醫學教育中應用的研究現狀[J].基礎醫學教育,2019,21(12):946948.
[6]李臻,袁瑋,方薇,等.神經眼科病例庫聯合CBL教學法在眼科住院醫師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畢業后醫學教育,2023,7(08):652654.
[7]孟艷,杜時雨,王雯,等.CBL教學法在消化道疾病病理教學中的明“體”適“用”[J].繼續醫學教育,2022,36(09):4144.
[8]張志利,蔣壯,趙俐菁.數字化聯合CBL在耳鼻咽喉科本科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22,24(10):802805.
[9]李波,王妙維,鄒劍.CBL教學法在提升耳鼻咽喉科教學質量及醫學生崗位勝任力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14):8283.
作者簡介:張丙文(1987—),男,漢族,山東臨沂人,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學的臨床研究。
*通訊作者:趙真(1979—),男,漢族,江蘇南京人,博士,講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耳科學基礎理論及眩暈機制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