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英文的對與錯,許多人都受到初學時的制約,早期的認知左右了之后的判斷。然而語言是活的,是多維度的,是不斷演變的,不好一條規(guī)則就把它講死。
初學時礙于主客觀條件,讓教材、教師不得不向“規(guī)范”靠攏,提供單一、絕對的標準。隨著語言學習的進程往前推展,我們可能需要修正既有的認知,甚至揚棄深信不疑的鐵律,重新再來。
之前我為文探討英文搭配的兩個問題點,心中有疑,小心求證,得到了一些反響。其中有兩個反響,讓我深感心有戚戚焉。其一來自國內某外語出版社龍頭的資深編輯,其二來自某985高校英文系的資深教師,這兩位專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playthe樂器”(演奏樂器)。他們指出,這條規(guī)則雖有待商榷,卻深深烙印在大家的腦海,至今仍是個必考的考點:考試的時候,樂器前不加定冠詞就算錯,沒得商量。
我學生時代老師也都強調,“演奏樂器”要說“playthe樂器”(如playthepiano彈鋼琴),要有定冠詞,“打球”“玩游戲”要說“play運動/游戲”(如playbasketball打籃球、playchess下棋),沒有定冠詞。這條規(guī)則我背得滾瓜爛熟,以免考試被扣分,至今記憶猶新。
真是這樣子嗎?證據表明,“play運動/游戲”基本如此,而“playthe樂器”則未必。
英文是我們的外語,學外語重視“規(guī)范”,我們不妨查閱以規(guī)范為導向、針對外語學習者的高階學習詞典,看看它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英國的《牛津高階學習詞典》暢銷全球70余年,在EFL(作為外語的英語)教學領域一言九鼎。查閱play這個詞條關于演奏樂器的義項,我們看見了playthepiano/violin/flute(彈鋼琴/拉小提琴/吹長笛),可是卻也出現(xiàn)了playsax(吹薩克斯管)、playtrombone(吹長號)這種樂器前不帶定冠詞的說法。
美國的《韋氏高階學習詞典》為后起之秀,是正宗韋氏詞典的嫡系,主打美式英文,以例句豐富為其重要特色。同樣查閱play這個詞條關于演奏樂器的義項,除了典型的playtheviolin(拉小提琴)和playthepiano(彈鋼琴)之外,也收錄了沒有定冠詞的playguitar(彈吉他)和playdrums(打鼓)。
查閱另外4部高階學習詞典(朗文、柯林斯COBUILD、劍橋、麥克米倫),結果符合傳統(tǒng)的認知,例句里的piano(鋼琴)、violin(小提琴)、clarinet(單簧管)的前面都是加定冠詞的。值得留意的是,朗文有個欄目“來自語料庫的例句”(ExamplesfromtheCorpus),里面的例句非常豐富,竟出現(xiàn)了和韋氏playdrums(打鼓)不同的playthedrums。一個沒定冠詞,一個有定冠詞,到底該聽誰的?
事實上,兩個都可以。
英國知名的英語教學專家麥克爾·斯旺(MichaelSwan)就談到了這個問題。他在代表作《牛津英語用法指南》(PracticalEnglishUsage)里就分析道:在泛稱某種樂器、談論演奏某種樂器時,常用“the+單數(shù)樂器”(Weoftenusethe+singularwhenwetalkaboutmusicalinstrumentsingeneral,oraboutplayingmusicalinstruments.);不過如果談論的是爵士樂或流行樂,定冠詞通常可以省略;談論古典音樂,定冠詞有時也可以省(Buttheisoftendroppedwhentalkingaboutjazzorpop,andsometimeswhentalkingaboutclassicalmusic.)。
高階學習詞典的證據在前,英語用法指南的分析在后,“playthe樂器”的這條規(guī)則已經松動,刷新了我們的認知。類似需要更新的“鐵律”還有多少?難以估算。不過語言浩瀚如海,靈活引申,與時俱進,我們在論斷對錯的時候,能否不要太絕對?
*上海杉達學院英語系教授兼外語學院院長,語料應用與研究中心學科帶頭人,國家語委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本刊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