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曾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無論是學習上的小成就還是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進步,這些都值得我們去關注和贊賞。對于學生來說,“被看見”是一種幸福。
每個人都喜歡被看見、被贊美。有一天,我扎了丸子頭。小馨看到我說:“老師,你今天好漂亮呀!”我笑著對她說:”謝謝你,寶貝,被你夸獎老師很開心。”就這樣,美好的一天從“被看見”的贊美開始。每個人心里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看見”,“看見”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贊美他們,讓他們體會到“被看見”的幸福。下面,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看見”學生過程中的幾點做法。
“看見”要具體
我們在觀察學生時,一定要做到認真、仔細、具體。學生做的某一件事被你看見時,你一定要給予他具體的贊美,盡量描述他的具體表現,而不是簡單地說“你很棒!”“你真了不起!”“真不錯!”具體的贊美能夠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從而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的潛力。例如,當學生拿著他的繪畫作品來向你“邀功”展示時,你不能簡單地說:“你真棒!”這時,你應該仔細觀察他的畫,說:“這幅畫的顏色搭配得真好,你一定用心思考了很久吧?老師感受到了你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這樣的“看見”既具體又真誠,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和認可,感受到“被看見”的幸福。
“看見”要有藝術
“看見”學生并不是要刻意夸大或者美化學生的表現,而是要用恰當的語言和方式去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有時,“被看見”是一種簡單的肢體語言,如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肯定的眼神,輕輕拍拍肩膀,這些都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鼓勵。
教師還可以適時設立一些獎勵政策,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認可。比如,如果我們班周一得到了“雙紅旗”(文明班級流動紅旗和衛生流動紅旗)那么,這天就是班級“無作業日”,沒有書面作業。這樣一個小小的獎勵會讓學生多幾分“被看見”的期待,多幾分付出得到認可的喜悅,他們會更樂于去做這樣的事。
“看見”要有期望
你希望學生有怎樣的優點,就要朝著這個方向去贊美他、鼓勵他,給他一個明確的目標,讓他知道自己在這個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好。這樣的“看見”,既是對學生現有成就的認可,又是對他們未來成長的期待。
我們班思悅字寫得非常漂亮,每次的書面都很整潔,但是每次作業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錯誤。有一次,我在班里表揚她:“老師每次批改到思悅的作業就會覺得很幸福,字跡工整又漂亮,令人賞心悅目。美中不足的是,作業中總會出現一些小錯誤,如果下次能夠全對,就更了不起了。”我表達了我的贊美和期待。在之后的幾次作業中,思悅不斷挑戰自己,不斷進步,準確率越來越高,最終達到了全對。她的“被看見”就是被認可、被肯定,我的“看見”是給她一個努力的方向,讓她做得更好。同樣,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業被評為優秀在班里展出,看到各項“小明星榜單”上有自己的名字,早早到校值日被教師在全班提出表揚,他們肯定有“我的努力沒有被忽視”的感動,“被看見”的幸福不言而喻。
“被看見”是一種期待,期待他人對自己的關注;“被看見”是一種認可,希望自己的努力與付出能得到他人的鼓勵;“被看見”是一種幸福,可以讓自己在鼓勵中繼續前行。所以,只要有閃光點,只要肯努力,只要有行動,就會“被看見”。“被看見”的人是幸福的!
(本欄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