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堅守教學一線30多年,把培養名優教師作為自己的使命和職責,引領200余名青年教師走上教育科研之路,培養了一大批學科帶頭人,是很多優秀教師口中的“師傅”。讓課堂有溫度,讓靈魂閃光芒,是我和同伴們追逐的夢想……
一個人——“這是一位有思想的名師”
30多年來,我走出一條閃光的教育之路,先后被評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中原教學名師、中原名師。13項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4部著作、11本師生用書,記錄了我多年來對教育教學的思考,寄托了我深沉、赤誠的教育情懷……
1988年9月,從內鄉師范學校畢業后,我被分配到南陽市宛西農村的某子弟學校任教。10年鄉村教師生涯中,我直面偏見與孤獨,忍受寂寞與清貧,用勤奮與鉆研打下扎實而精深的專業基礎。
1998年8月,我從農村調入南陽市臥龍城區學校的第9天,在“臥龍之春”優質課大賽中一舉獲得一等獎。一直以來,我潛心研究教材,研究課堂教學,被徒弟稱為“活教材”“活教參”,11次榮獲省、市優質課一等獎。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數學為核心”的教學理念,踐行“突出數學本質,發展學生思維”的教學主張,追求“智慧共生”的教育境界,形成“嚴謹規范,扎實靈動”的教學風格。
在我的課堂上,經常發生“角色錯位”。你會發現,經常是學生在臺上講,老師在臺下聽,有時候老師還和學生激烈辯論。特別是我經常將學生總結出來的好方法以其姓名命名——“劉氏求面積法”“小強速算法”“馬亮思路”等有趣的稱謂,不但讓學生對優化出的方法記憶猶新,更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探索、多元創新的原動力。
“把課堂還給學生,不能讓學生當看客,構建讓學生兩眼發光的課堂?!薄芭囵B學生的學習力、思維力,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成就學生人生的幸福與精彩,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教育不是改變,而是喚醒與影響。好老師都有閃光的靈魂,來照亮學生求知的路。
“多思勤記”是我養成的習慣。我每天只休息5個小時,度過苦讀與深思的日日夜夜;書柜里一摞摞排列整齊的讀書筆記,不僅有摘錄,有感悟,有稍縱即逝的靈感,更有我的心血與汗水。它們見證了我孜孜以求的執著與癡迷。
2016年8月,我迎來從教生涯中耀眼的榮光——獲得“中原名師”殊榮。在當年教師節,我和其他15名中原名師一起受到省委書記、省長等領導的接見;當年10月份,我作為中原名師代表,登上浙江師范大學“名師論壇”演講臺。
一條路——用砥礪的姿態擁抱夢想
這條路,是我帶領徒弟們走向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中原名師李付曉工作室成為更多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平臺。
走進60多平方米的中原名師李付曉工作室,一行紅字“明確的目標是一切成功的起點”映入眼簾,右側的書柜里擺放著工作室30名成員的檔案——他們是來自全省不同學校的年輕教師。
中原名師李付曉工作室成了我和團隊筑夢的空間。在這里,我帶領他們研究教材、研究課堂,督促他們讀書學習,指導他們研究課題。我們一起把工作室建成成長的平臺、展示的舞臺、研究的基地、示范的窗口、輻射的中心、名師的搖籃。每到雙休日及節假日,我帶領成員一起研究課堂教學。每次研討活動總會吸引外地老師的參與,曾經有一次約600人參加活動。一位外地老師說:“工作室一有活動就通知我們,這樣的活動收獲大,我們愿意參加?!贝蠹叶紝ぷ魇业难杏懟顒訕反瞬黄?。一次課型研討活動從上午8:30持續到下午1:30,連續5個小時的研討大家意猶未盡。我常對成員說:“成長無假期,只有不斷地成長才是成長,持續地發展才是發展?!?/p>
我深知成長的重要性。“教師專業要發展,精神更要成長?!蔽乙贿呌米约旱乃枷胄袨檠粘蓡T,一邊進行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引領。我要求成員“專業上超越自我,修養上超越自身”。為了引導成員讀書,我實施“讀書簽名制”,讓“欲要教好書,先做讀書人”的理念根植于每名成員心中。
“課比天大”,我把研究課堂教學作為工作室的重點工作,引領成員“閱讀為先”、“研”上著力、“課”上磨礪,使其既成為課堂教學的高手,又成為研究課堂教學的高手。成員參加賽課時,我會悉心幫其打磨,不厭其煩地為他們上“下水課”。成員付清霜說:“師傅帶我外出賽課,指導到夜里12:00多,凌晨5:00多又幫我修改設計,有時為了磨課連飯都顧不上吃?!蔽艺f:“磨課,磨人、磨成長?!蓖蹩诉x是我所在學校的教導主任。他說:“我的成長,離不開師傅為我搭建的腳手架。從市級優質課到省級優質課、國家級優質課,每一次跨越都凝聚著師傅的心血和汗水!”
獨行快,眾行遠。近幾年,我和工作室成員一起快速成長。我先后到國內多地做專題報告200多場,被兩所高校聘為兼職教授和碩士生導師,指導的23名成員獲得國家級、省級優質課一等獎,6名成員為“國培”教師。我和團隊先后受邀到洛陽、鄧州等地進行整體展示。工作室輻射帶動了區域內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提升,也輻射了省內其他地市。2023年4月,工作室建設經驗在華東師范大學培訓班交流,成員先進事跡在學習強國、中國文明網、中國教育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刊登。
一方土——帶更多人走好教育的長征路
這方土,是我樂于耕耘的沃土,更是我帶領更多教師走好教育長征路的熱土。
“勤奮讓人變得更好,平臺會讓人飛得更高?!蔽也粌H帶動所在區域教師突破一個個教學瓶頸,還影響省、市內外的很多教師走好自己的教育長征路。從2017年開始,中原名師李付曉工作室開始培養省級名師、省級骨干教師,現已培養57名省級名師、省級骨干教師,3名中原名師。我希望培育出更多能上課、能學習、能研究、能寫作、能開講座的“五能”教師。為了這一目標,我和團隊成員積極參與送教下鄉、送培下縣、跨區學術交流、中原名師全省公益巡講活動,并進行培訓課程直播,通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孩子。
為使更多教師受益,我把課堂教學研究成果轉化為著作出版,《名師成長的密碼》《思維引領 智慧解構》等先后出版。100多萬字的書稿,字字都浸潤著我思考的心血和汗水。我探索的成果不僅在“國培”班、“省培”班、中原名師送教等活動中推廣,還在豫浙名師論壇、全國名師工作室論壇等會議上交流,真正發揮了名師的輻射、帶動、引領作用。南陽師范學院文史學院的李艷梅老師說:“李老師的講座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有意義?!?/p>
2019年3月,在浙江衢州的“豫浙名師論壇”,我再次登臺發言,把自己的教學主張分享給更多的人。2020年8月,我參加“首屆豫哈教育家培育峰會”,并作為代表進行主題發言,引起與會領導、專家的強烈反響。2022年,我所在學校入選首批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基地,作為首席專家的我迎來新的使命。我要繼續扎根一線,深耕課堂,帶動更多的教師專業發展。
“發展自己,成就他人!”我愿做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領跑者,以奮進者的姿態實現教師的崇高理想和人生信念。
寄語青年教師:
教育科研是由一般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優秀教師成長為卓越教師的必由之路。做真研究、出真成果,持之以恒、不斷成長。
(本欄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
作者簡介
南陽市第十七小學校教師,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教學名師,中原教學名師、中原名師、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出版著作《名師成長的密碼》《思維引領 智慧解構》《堅守一方土,安靜幸福地成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