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全面而深入地評估寧夏實施“數字寧夏”提質升級行動的成果,清晰揭示其優勢與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文將重心放在構建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上。通過細致剖析我國及寧夏數字經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成功構建了一個包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政務及數字化社會四個關鍵維度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旨在進一步剖析數字寧夏的發展狀況,同時為其他地區在構建數字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中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數字經濟;評價體系;數字產業;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F2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298(2025)01(b)--04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我國作為數字經濟大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大,核心產業增長顯著,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數據要素價值得到釋放,技術創新不斷涌現,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然而,數字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區域發展不均衡現象,中部和西部地區在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方面相對滯后,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寧夏作為我國西部地區的重要省份,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活力。近年來,寧夏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圍繞打造“中國算力之都”目標,著力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政策體系,有效提升“東數西算”寧夏樞紐建設水平,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
為了全面評估寧夏數字經濟的發展現狀,明確其優勢與不足,并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本文致力于構建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將涵蓋數字產業化的多個關鍵領域,如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同時深入探討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政務及數字化社會多個重要維度。
該研究的意義在于,一方面,通過構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推動寧夏數字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為其他地區構建數字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提供有益借鑒,共同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繁榮發展。
1數字寧夏發展現狀
1.1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大,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顯示,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3.9萬億元,較2022年增長3.7萬億元,增幅擴張步入相對穩定區間,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2.8%,較2022年提升1.3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同比名義增長7.39%,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2.76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6.45%。這些數據表明,數字經濟有效支撐經濟穩定增長,數字經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方面,如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均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與此同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加速推進,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包括5G基站、千兆城市等。此外,數據要素價值也得到進一步釋放,技術創新不斷涌現,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推動其發展。例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0%。這些政策措施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2]。
然而,中國數字經濟在區域間的發展存在明顯的不均衡現象。東部地區憑借較強的數字技術應用水平和創新水平、較大規模的市場、較發達的數字產業等優勢,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數字經濟發展具備良好的基礎。而中部和西部地區在數字技術應用、創新水平及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相對滯后,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寧夏作為西部地區的代表性省份,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活力,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作出很大貢獻。
1.2寧夏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為進一步實施數字寧夏提質升級行動,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數字寧夏“1244+N”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旨在通過實施一系列行動計劃,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政務和數字化社會建設。近年來,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圍繞打造“中國算力之都”目標,著力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政策體系,數字經濟發展邁出了重要步伐[3]。
為加快打造“中國算力之都”,寧夏進一步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寧夏樞紐節點建設,實施西部云基地數字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開工建設數字經濟小鎮,完善集群配套設施。同時,加快綠電園區建設,探索關鍵技術應用,全力保障電力供應。此外,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也在高效運營,打通與多地跨省傳輸鏈路,進一步降低網絡時延和資費,引入知名互聯網企業,打造互利共贏的互聯網產業發展新生態。
在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方面,近年來寧夏全面升級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進5G向重點區域延伸覆蓋。同時,加快推進數據中心集群發展,提升電子信息制造業和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實施“數字+產業”倍增行動計劃,開展“上云用數賦智”服務,加快“5G+工業互聯網”應用,推進智慧園區建設;聚焦特色農業領域,加快智慧農業體系建設。此外,在數字化政務和數字化社會方面,進一步加快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和水平,推行一系列數字化便民服務,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雖然寧夏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數字經濟規??傮w偏小,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仍有提升空間;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較為緩慢,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仍未成為普遍現象;產業創新基礎較薄弱,信息人才、創新思維等方面存在短板。
同時,寧夏數字經濟發展面臨著重要機遇。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內陸地區首個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設立,有利于融入國內國際大市場、大循環;國家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尤其是“東數西算”工程的實施,為寧夏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國家支持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數字寧夏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4]。
2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為了進一步推動寧夏數字經濟發展,優化數字政府建設,提高區域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并實現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寧夏需要依據實際情況構建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以明確數字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規劃和設計,全面反映寧夏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的優勢和不足,關注數字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并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有助于寧夏在數字經濟領域取得更大成就,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5]。
2.1指標選擇原則
為確保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信效度,本文在指標構建過程中嚴格遵循以下原則,并參考國內外具有扎實且完整評估實踐的指標體系,確保指標體系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2.1.1權威性與可靠性原則
在選取指標時,本文優先參考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政府統計部門及行業權威組織等發布的關于寧夏數字經濟的數據和評估結果,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統計局、工信廳等部門發布的官方數據。
2.1.2科學性與合理性原則
所選取的指標應能科學反映寧夏數字經濟的各個方面和關鍵環節,如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政務等方面的實施情況,也進一步參考了國內外數字經濟評價體系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結合寧夏數字經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指標設計。
2.1.3可操作性與可衡量性原則
在選取指標時,所選指標應具有可操作性,便于進行數據收集、處理和評估,具有較為明確的衡量標準和計算方法,能夠進行量化分析和比較。
2.1.4動態性與適應性原則
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指標體系應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和適應性,在指標選取中,應注重指標體系的時效性和靈活性,能夠隨著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的進程進行適時調整和更新,確保評價結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6]。
2.2指標體系構建
在指標體系設計中,本文參考《數字寧夏“1244+N”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所構建的數字寧夏提質升級行動方案,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政務、數字化社會為一級指標,對具體的二級、三級指標構建,主要運用了文獻梳理法,根據寧夏實施“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分析梳理了國內外學者、機構對寧夏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評價的指標體系,構建了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2.2.1數字產業化
數字產業化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和核心,涵蓋了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關鍵領域,這些領域的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數字經濟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因此,設置數字產業化作為一級指標,旨在全面評估寧夏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進一步剖析建構其內容可分為以下四點:
第一,關注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是數字產業化的基石,這一行業的發展不僅關乎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還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不僅要關注其產值和企業數量,還要深入考察其研發投入和高端產品占比,這些指標能夠全面反映行業的創新能力、技術水平及市場競爭力。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電子信息制造業將為寧夏的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第二,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這一行業以高度的創新性和靈活性,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主要通過考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收入、企業數量、軟件著作權數量和信息技術服務出口額等來評估該行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將為寧夏的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加豐富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
第三,數字技術創新投入。數字經濟時代,技術創新是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關注研發經費占GDP的比重、研發人員數量增長率、數字經濟領域專利數量增長率和技術交易額增長率等,能夠全面反映寧夏在數字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力度、創新能力和市場活躍度。通過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力度,培育更多創新型人才和科技成果,寧夏將不斷提高其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7]。
第四,數字經濟園區建設。通過考察數字經濟園區的數量、總產值、入駐企業數量和創新平臺數量等,能夠全面反映園區的建設規模、產業集聚度和創新能力。通過加強數字經濟園區建設,優化產業布局和創新環境,寧夏將吸引更多創新資源和企業入駐,推動數字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2.2.2產業數字化
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將數字技術應用于傳統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因此,設置產業數字化作為一級指標,旨在評估寧夏在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進展和成效,進一步進行以下四點評估分析。
第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主要關注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數字化生產線占比、智能設備應用率和數字化研發投入占比等,以衡量制造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進展和成效。
第二,關注農業數字化應用,這是推動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重要途徑。通過考察農業智能設備應用率、農業物聯網覆蓋率、農產品電商銷售額增長率和農業數字化服務平臺數量等,反映農業數字化的實施效果和市場潛力,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評估農業在數字化應用方面的水平和潛力。
第三,服務業數字化發展。評估服務業數字化服務平臺數量、服務種類、用戶數量和收入增長率等,以反映服務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進展和成效,為服務業數字化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第四,關注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這是推動產業數字化向縱深發展的關鍵。通過考察智能制造項目數量、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融合案例數量和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生產效率提升的貢獻率等來評估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的程度和效果,為政府和企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供了有力依據[8]。
2.2.3數字化政務
數字化政務是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設置數字化政務作為一級指標,旨在評估寧夏在數字化政務建設方面的進展和成效。
第一,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一個高效、便捷、安全的政務服務平臺能夠極大地提高政府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關注政務服務平臺用戶滿意度、功能完善度、使用便捷度和數據安全防護能力等,能夠直觀地反映政務服務平臺的使用效果和用戶體驗,從而為政府改進服務提供有力依據。
第二,政務數據共享與開放。實現政務數據的共享和開放,可以打破信息孤島,促進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在評估過程中,需要考察政務數據共享平臺數據量增長率、數據開放程度、應用案例數量和用戶需求滿足度等,以評估政務數據共享與開放的水平和效果,為政府進一步優化數據共享機制提供參考。
第三,關注在線政務服務事項。在線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可以極大地縮短辦理時間、降低辦理成本、提高政府服務的效率和便捷性。在評估過程中,需要關注在線政務服務事項數量、辦理效率、滿意度和覆蓋范圍等,以反映在線政務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第四,政務服務滿意度,通過用戶滿意度調查得分、投訴率、建議采納率和重復使用率等來評估政務服務整體滿意度和用戶體驗,能為政府改進服務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9]。
2.2.4數字化社會
數字化社會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旨在通過數字技術提高社會整體效率和居民生活質量。因此,設置數字化社會作為一級指標,旨在評估寧夏在數字化社會建設方面的進展和成效,同樣從四點進行分析。
第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指標關注寬帶網絡覆蓋率、數據中心數量與規模、物聯網設備數量增長率和數字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率等,以評估數字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和建設進展。
第二,數字教育資源。通過考察數字教育資源數量增長率、質量評估得分、使用頻率和覆蓋范圍等來評估數字教育資源在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第三,數字醫療服務。指標關注遠程醫療服務數量增長率、健康管理服務平臺數量、用戶滿意度和對醫療資源利用率的提升率等,以評估數字醫療服務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方面的作用。
第四,數字文化產業發展。通過考察數字文化產業產值增長率、企業數量增長率、創新項目數量和地方經濟貢獻率等來評估數字文化產業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10]。
3結語
本文在深入探討和分析的基礎上,成功構建了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不僅全面覆蓋了數字產業化的多個關鍵領域,如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還深入探討了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政務及數字化社會多個重要維度。通過對這些維度的細致考察,我們對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初步評估。
研究結果顯示,寧夏在數字經濟領域已經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產值和企業數量持續增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收入和企業數量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同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農業數字化應用和服務業數字化發展也取得了積極進展。數字化政務方面,政務服務平臺的建設日益完善,政務數據共享與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在線政務服務事項的數量和辦理效率也顯著提高。此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數字教育資源和數字醫療服務也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
然而,盡管取得了這些顯著成效,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尚需進一步完善,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數字經濟發展需求;數字教育資源在城鄉和區域之間分布不均,影響了教育公平和質量的提高;數字醫療服務的水平和覆蓋面有待提升,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
針對這些問題和挑戰,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1)進一步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覆蓋率和數據傳輸速度,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2)優化數字教育資源配置,推動教育資源在城鄉和區域之間的均衡分布,提高教育公平和質量;(3)數字醫療服務水平也應進一步提升,擴大醫療服務的覆蓋面和可及性,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健康保障,做到真正的數字化惠民。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將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一方面,數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將為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和支撐;另一方面,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將對政府決策、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日后,需要持續關注和研究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趨勢,不斷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及時反映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變化和新特點,也將進一步加強與政府、企業和學術界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數字寧夏高質量發展的研究和實踐,以期為其他地區構建數字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提供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中國信通院.(2024).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R/OL].Retrievedfromhttp://www.citmt.cn/news/202408/107344.html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中國政府網.2022-01-12,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數字寧夏“1244+N”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2023-03-14,https://www.nx.gov.cn/zwgk/qzfwj/202303/t20230313_3991964.html
吳桂明.在“東數西算”背景下寧夏數字經濟發展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20):125-127.
王玉梅,周一諾,王曼,等.數字經濟下數據要素價值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實證研究[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9(3):46-53.
楊潔,彭思雨.構建數字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N].中國證券報,2022-03-09(A06).
劉波,洪興建.中國產業數字化程度的測算與分析[J].統計研究,2022,39(10):3-18.
魏良益,李琴.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路徑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方法[J].天府新論,2024(6):25-36.
劉瑩.浙江省數字化發展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22.
何苗,任保平.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時空分布及收斂特征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8(5):9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