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了果樹貯藏營養具有盡快形成豐產樹體、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增強抗逆性和抗病能力等作用,提出了保葉、養葉、提供充足的水及礦質營養元素、搞好秋剪、適期采收、冬春深開溝施肥和深翻等果樹貯藏營養的積累方法。
關鍵詞:果樹;貯藏營養;作用;積累方法
果樹是多年生植物,春季萌芽、開花、展葉、坐果、抽梢、果實膨大等樹體生長均需要上一年貯備的營養物質,樹體貯備營養物質的多少,決定著果樹的生長勢及產量、品質。筆者闡述了果樹貯藏營養的作用和積累方法。
1 貯藏營養的作用
1.1 盡快形成豐產樹體
果樹春季生根、萌芽、展葉、抽梢等樹體生長均需要上一年的貯備營養物質,其貯藏的營養物質多,則春季發根多,吸收功能強,樹體萌芽快,春梢多而旺,枝葉生長旺盛,葉片大、厚、亮,葉面積系數較高,葉片光合作用強,營養轉換期來得早,樹體健壯,有利于樹體的生長及結果枝組的形成,能盡快形成豐產樹體,為豐產優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提高產量
果樹春季開花、坐果、果實膨大等果實生長均需要上一年貯備的營養物質,果樹貯藏營養物質多,則花芽分化良好,開花整齊,坐果率高,坐果多且膨果快,產量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1.3 提高品質
貯藏營養對翌年果實品質起基礎性作用。果實的大小除了與果樹樹種、品種的遺傳特性有關以外,與果實所得到的營養物質多少也有很大關系,幼果細胞的分裂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供給。如果樹體營養貯備充足,花后子房細胞分裂的數量多,細胞體積也增大的快,就能長大果,并且果實內的有機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芳香物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也豐富,果實成熟后口感、風味、質地、色澤等品質都會很好,能生產出好吃、好看、營養豐富的優質果品(圖1)。
1.4 提高抗逆、抗病能力
果樹貯藏營養豐富,則秋季根系生長旺盛,春季根系生長早而發根多,吸收肥水的能力強,樹體細胞保持在有利于物質代謝的溶膠狀態,樹體健壯,枝條組織成熟,花芽、葉芽發育良好,抗寒、抗旱、抗風等抗逆性增強,并能對果樹的腐爛病、褐斑病、黃葉病等多種病害起到預防、抵抗作用。
2 提高樹體貯藏營養水平的方法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是指植物依靠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果樹在光照條件下,通過樹體葉片內的葉綠素將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化合,形成碳水化合物并釋放出氧氣。碳水化合物再通過樹體的同化作用,與吸收的氮、磷、鉀、硫、鈣、鎂、鐵、硼、鋅、銅、氯、鉬等營養元素等同化合成為樹體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氨基酸、葉綠素、酶類、生物堿和植物激素等,供果樹生長發育、結果所需。秋季早、中熟品種果實已經采收,晚熟品種果個也長大,果樹的枝梢大部分停止生長或生長緩慢,樹體所形成的營養物質除供給根系生長和枝芽的緩慢發育成熟外,大部分積累并貯藏在樹體中。
可以看出:果樹的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加工廠,二氧化碳、水、氮、磷、鉀、硫、鐵、鈣、鋅、硼、鎂等營養元素是所需的原材料,其中二氧化碳是空氣中的自然資源,而葉片中的葉綠素和水(碳、氫、氧)及氮、磷、鉀、硫、鈣、鎂、鐵、硼、鋅等營養元素則是果樹進行光合作用和積累貯藏營養物質的限制因素。樹體有較充足的葉綠素和可利用的水及氮、磷、鉀、硫、鈣、鎂、鐵、硼、鋅等營養元素,才是積累樹體貯藏營養的關鍵因素。因此,圍繞著關鍵因素進行科學的果園管理,“開源”與“節流”并舉,才能提高果樹貯藏營養水平,實現豐產、優質、高效。
2.1 保葉
樹體貯存營養多少的關鍵是有進行光合作用的加工廠,也就是承載葉綠素的葉片。據測定,9—10月,每d每m2葉面積的有機物的同化量為4~5 g,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蟲害保葉,使秋季果樹上有大量健康完整的葉片,承載著大量的葉綠體,是提高樹體貯藏營養水平的基礎。
2.1.1 預防、治療葉部病害 有以下幾項內容:
(1)早預防:保證秋季果樹上有完整的葉片,必須及早預防和治療各種葉部病害,否則會造成果樹早期落葉,不但樹上沒有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營養物質,而且還會消耗貯藏的營養物質再發芽,甚至開二次花、坐果。果樹葉部病害一般是在生長季隨著氣溫上升和雨水的增多,早期病菌孢子進行傳播侵染潛伏,在夏季、秋季發病,引起果樹葉片干枯、脫落。因此,及早預防重于治療,千萬不要看到葉片已經發病、落葉了再噴藥防治,這樣就已經防治晚了,很難防治好。
(2)果樹主要葉部病害:不同果樹種類,葉片脫落、干枯的病害有所不同。蘋果的葉部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圓斑病、灰斑病、輪斑病、斑點落葉病、炭疽葉枯病等早期落葉病,黃葉病、小葉病等生理性病害;梨樹的葉部病害主要有黑星病、銹病、輪紋病、黑斑病、褐斑病等;桃、杏、李樹的葉部病害主要有穿孔病、褐斑病等;葡萄樹葉部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黑腐病等;棗樹的葉部病害主要有銹病、斑點病、煤污病等;柿樹的葉部病害主要有角斑病、圓斑病等;核桃樹的葉部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焦葉病等。
(3)綜合防治:為保證秋季果樹上有較多完整的葉片,必須加強生長季早期的綜合預防和治療工作,搞好果園秋季和早春清園,減少菌源(圖2);發芽前噴石硫合劑、施納寧等進行藥物鏟除,降低果園病菌基數;加強土肥水等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搞好藥物防治工作,根據果樹種類、葉部病害發病規律,適時選擇有效的殺菌劑,如代森錳鋅、波爾多液、苯醚甲環唑、戊唑醇、丙環唑、吡唑醚菌酯等,并根據農藥的防控有效期,及早進行科學、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果樹的葉部病害。在采果后、秋季也要注意噴1~3次代森錳鋅等廣譜性殺菌劑保護葉片。對黃葉病、小葉病等生理性葉部病害采取以增施有機肥、生物肥、果園生草、覆草等改良土壤,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注重中、微量元素肥及土壤調理劑的施用,切實防治好葉部病害。
2.1.2 防治食葉害蟲 果樹的葉部蟲害主要有葉螨、蚜蟲、飛虱、尺蠖、潛葉蛾、金紋細蛾、金龜子、天幕毛蟲、美國白蛾等,害蟲發生時會造成吃凈葉片或殘缺或焦枯早落。要搞好蟲情測報工作,根據果園蟲害的發生情況,及時采取殺蟲燈等方法誘殺(圖3),并有針對性地選擇高效低毒殺蟲劑,如阿維菌素、甲維鹽、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參堿、滅幼脲、氟蟲脲、毒死蜱、氯蟲苯甲酰胺、吡蟲啉、噻蟲嗪、蘇云金桿菌等殺蟲劑等進行噴霧防治,要治早、治小、治了,以保持秋季果樹葉片的完整和防止脫落。
2.2 養葉
果樹光合作用靠的是葉綠素,在加強土肥水管理的基礎上噴施葉面肥,特別是礦物質營養元素與調節植物生長的物質、微生物及代謝物質、功能性物質等螯合而成的功能性葉面肥,如天達2116等氨基酸葉面肥、腐殖酸類葉面肥,可延長葉片的壽命,防止葉片早衰,使果樹的葉片綠、厚、亮,葉片中的葉綠素功能好,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效率。
2.3 提供充足的水及礦質營養元素
秋施基肥的分解、根系吸收及葉片的蒸騰和光合作用需要適宜的水分。秋季陽光燦爛,蒸發量大,土壤田間持水量在60%左右,既能保證樹體光合作用對水分的需求,又能促進早施基肥后肥料的分解和根系的吸收利用,提高貯藏營養水平。我國北方果區近年來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極端天氣頻發,秋旱和秋季連陰雨天氣時常發生,旱澇不均,存在著時空分布不均等問題。如果果園干旱,影響樹體葉片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就會影響樹體枝芽的充實及營養物質的轉化與積累。如果果園水分過多,不但影響土壤透氣性,也會影響根系的吸收,也會致使秋梢繼續生長和萌發,消耗貯備營養[1]。因此,要看天、看地、看樹、看肥,合理灌水、排澇。
(1)看天:現在天氣預報較準確,要根據氣象臺站發布的中、長期天氣預報,如果果園土壤墑情較差,不能滿足果樹對水分的需求,可適當灌小水。如果近期可能有降雨可不灌水。
(2)看地:看果園的土壤墑情。果樹下20~30 cm深的根系分布層,如果土壤用手能握成團,手展開土團隨即散開,證明土壤含水量在50%左右,就不缺水。如果挖出的土手握不成團,證明土壤含水量可能只有40%左右,近期又無有效降雨,應立即灌小水。
(3)看樹:桃、杏、核桃、棗樹等根系發達,耐旱能力強的果樹可不澆水。蘋果、梨等耐旱能力較差的果樹,晴天中午前后出現葉片卷曲、萎蔫現象時,已經影響到果樹根系的正常吸收功能,葉片的光合作用等均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果天氣預報近期又無有效降雨,要立即灌小水。一般幼樹期為保證果樹生長,要灌水。盛果期后大樹根系較發達,可適當少灌水或不灌水。
(4)看肥:肥料的分解,根系對養分的吸收、運轉及代謝都必須在水的參與下進行,因此,在秋施基肥后如果土壤墑情較差,天氣預報近期又無有效降雨,可適當灌小水,以利于根系對肥料的吸收、利用。
2.4 施肥
2.4.1 基肥早施、施足 肥料施入土壤中后,要進行一系列的分解轉化,才能供樹體根系吸收、利用,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并且肥料種類不同,完成的轉化時間長短也不同,因此,必須早施,以滿足秋季樹體對礦質營養元素的需求,同化合成更多的營養物質。在9月上中旬的秋季果樹根系生長高峰期前,及早施基肥,按照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中微量元素肥配合的原則,根據果樹預期產量、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種類及利用率(肥效)等,在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確定化肥、中微量元素肥等的施肥數量,進行全營養科學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施足基肥,采用開溝(環狀溝)、挖穴、挖放射狀溝等方法,均勻施入樹冠外緣正下方10~40 cm深的吸收根集中分布層中。廣開有機肥源,選擇商品有機肥或腐熟的牛糞、羊糞、豬糞等畜禽糞肥、沼渣、豆餅、豆粕等(圖4),配合生物肥、鈣鎂鐵鋅等中微量元素肥,力爭達到1 kg果2~3 kg有機肥,為提高肥效,施用的有機肥早發酵,一次性施入。
2.4.2 根外噴肥 秋季結合噴藥,在藥液中混合0.3%磷酸二氫鉀或氨基酸葉面肥加0.5%的尿素等進行葉面噴施,可噴2~4次,以提高葉片光合效率,防止葉片早衰,促進樹體貯藏營養的積累。晚秋噴氮對樹體貯備營養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果樹落葉前噴3次高濃度尿素。第1次在10月底噴1%的尿素,5~7 d后噴第2次2%~3%的尿素和0.3%~0.5%的硼肥,待5~7 d后再噴第3次5%~7%的尿素,加0.3%~0.5%的硼肥[2]。
2.5 秋剪
秋剪主要是為了改善樹冠內枝組的光照條件。根據果樹種類和采用的樹形,秋季幼樹、初果期樹拉枝開張角度,結果樹及早疏除或縮剪嚴重影響樹體光照的上部和外圍的過密枝、掃帚枝,使樹冠中下部、內膛枝組充分得到光照,復壯枝組,促進花芽分化,以實現立體結果。但要注意,秋季修剪畢竟要剪除正在生長和進行光合作用的枝梢,對樹體生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秋季修剪不宜過重,以免刺激秋梢過度生長或萌發新梢,消耗樹體營養,同時保證樹體有足夠的葉面積進行光合作用,制造較多的光合產物。
2.6 節約營養物質
2.6.1 適期采收 果實生長發育需要營養物質。果實采收過早,雖然能節省樹體營養,但果品產量低、質量差,影響果樹生產效益。采收過晚會消耗部分樹體營養。在保證果樹產量和品質的前提下,根據果實的成熟度和市場銷售情況,分批進行適期采收,盡可能地減少果實對營養的消耗,相對地提高果樹營養水平。
2.6.2 冬春慎開溝施肥和深翻 果樹制造的有機營養物質秋季回流、貯藏于根系、枝干中。有些果園因為秋季沒有及時施基肥,在果樹落葉前后或冬季利用開溝機進行深施肥;有的果園還有冬、春季深翻的習慣。初果期果園尚可,但進入盛果期的果樹,根系已經遍布全園,如果深翻或開溝施肥較深,容易將果樹的大根、粗根截斷,導致貯藏在根部的樹體營養浪費,嚴重影響翌年果樹春季的生長發育和結果。因此,盛果期果樹在晚秋、冬季慎用開溝機進行施肥,可人工挖施肥溝(穴)進行局部深翻擴穴,并注意保護直徑1 cm以上的粗根,盡量保持根系完整。采用機械深翻時只在果樹行間進行,深翻的深度以15 cm左右為宜。樹冠下采用微耕機進行淺翻,深度以5 cm左右為宜,防止因旋耕機使用不當,旋耕過深傷及淺層根系(圖5)。
參考文獻
[1] 何玉梅,劉福云,張吳貞.魯西南果樹優化水分管理技術[J]北方果樹,2023(6):25-27.
[2] 李華,徐曉厚,李倩,等.氮肥在蘋果園中的作用和施用方法[J].果農之友,2023(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