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辦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效果,激發師德師風建設活力,有利于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促進教風學風校風的好轉,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教師提升思想政治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辨別錯誤思想和腐朽文化從而使教師成為熱愛學習、終身學習和銳意創新的楷模并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師德師風建設與業務建設硬融合,沒有從教師內心去激發教與學的激情。民辦高校的教師流動性大,沒有長期從教的打算,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部分教師缺少愛崗敬業的精神,教學方法簡單,責任心不強;和學生溝通不夠,沒有深入學生心理;注重經濟利益,輕視教育教學,不靜心教學。
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如今,個人收入差異較大,民辦高校教師收入比同級別的公辦高校教師收入少,教師心理不平衡。考核制度不完善,往往抓住了上級對辦學教學保障剛性條件的考核;輕視師德師風考核,在評優評先評獎、職稱晉升時,多考慮招生、教學;監管不到位,缺少在日常工作中對教師進行師德師風教育和監管;對社會、學生反映的問題處理不當。
1.加強黨的領導,推進黨建引領。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教師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雙帶頭人”培育工作和院系領導干部聯系教師入黨積極分子等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教師主體權益保障機制,認真落實教師在學校辦學中的主體地位,完善教師參與治校治學機制,保障教師依法行使學術權利和學業評定權利。健全教師發展制度,構建完整的職業發展體系。積極加強經費投入,學校師德建設經費專項設立,確保師德建設理論研究、師德教育與培訓等經費足額到位。
2.創新師德教育,確立職業理想。用好“學習強國”加強理論學習,學會貫通各級各類師德師風建設的文件精神。每學期開展全員思想政治輪訓,每周組織黨員干部進行政治理論學習,并結合各項主題教育活動大張旗鼓地開展師德師風教育,使師德師風學習系統化、常態化、制度化。充分利用寒暑假加強教師師德師風教育和業務培訓,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基地實踐體驗,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念之基。
3.鮮明價值導向,強化引導浸潤。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體現到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管理各環節。
1.加強師德養成,提升師德素養。師德師風建設在新時代有新內涵新要求,這必然要求高校將師德師風教育貫穿教師生涯全過程,實現職前、職中、職后一體化。比如,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在活動月各階段分別開展教學大比武、師德師風演講比賽、征文等活動,及時選樹師德師風標兵,發揮榜樣的作用,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在教學全過程中,注重職業道德教育,做到學校有制度、學院有細則、教研室有考核記錄、重過程管理、重師生評教結果。用考核數據和評教結果倒逼教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師德修養。注重師德示范,引導教師提升精神境界,積極推薦學校優秀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評選表彰獎勵活動,大力選樹師德典型,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講好師德故事,加強尊師教育,挖掘創作高校好教師的影視和文學作品。加強部門聯動,為高校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創造良好環境。
2.規范教學管理,提高職業技能。上好課是教師最大的師德師風建設任務。高校不斷地加強教師教學管理,實施教學質量監控,不斷改革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教制度。時刻提醒督促教師自覺規范課堂教學行為和課外生活行為,認認真真做好教學常規工作,仔仔細細地備好課、激情滿懷地上好每堂課、適當布置作業,及時批改好作業,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處理不能勝任教師。教師要有愛心、有責任、有情懷,將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師德考核辦法和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納入教師培訓和日常教育內容,抓實抓細抓到位。用身邊的人和事,規范教師言行,做到日省三身。多用好教師的點滴小事引導廣大教師的言行,多用最新通報的師德師風缺失的典型案例警示廣大教師檢視自己的行為。
3.健全考核機制,提高師德修養。健全師德承諾制度,師德考核放在首位,強化過程管理。高校根據學校師資實際情況,結合相關行業標準制定師德考核細則,注重過程管理,把問題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管理者多提醒、多鼓勵。強化考核結果的運用,考核結果運用應充分考慮不公平因素,盡量減少不公正的對待。比如,一些二級學院在年終師德考核,實行一張評卷定終身可能會不科學,主管部門多調研,力爭使師德標兵涌現,后進者受到鞭策。
1.嚴格準入制度,把好教師入口關。在教師資格申請認定,教師招聘時,嚴格師德師風考察。加強試用期考察和心理健康測評,解聘不合格人員。學校黨委組織部門對新入職人員進行政治審核,學校人事部門對新入職人員進行任職資格審核、到當地公安機關進行新入職教師違法犯罪記錄查詢,學校用人單位對新入職人員進行業務考核,學校醫務室對新入職人員進行健康體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對新入職人員進行心理健康篩查,建立檔案。學校嚴格教師準入,把好教師隊伍政治、資格、業務、身體、心理第一關。認真進行教師入職查詢,禁止違法犯罪人員從教。
2.督導師德師風,進行多元監督。學校監管、紀檢監管和社會監管三管齊下,多層次、全方位加強教師師德師風監督,將師德師風建設納入教育督導評估體系。通過制度上墻、監督公開、舉報有獎、公開透明實施多元監督,使師生員工積極參與、廣泛監督,全過程、全方位監督,多提醒、多引導教師注意師德師風建設。在大是大非面前講原則、在生活細節上講感情,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這對教師既是督導和監督,又是保護和鞭策。監督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做到文件上寫、會上講、言談中聊、公共媒介上發布,必要時到監獄、廉政基地進行警示教育,做到警鐘長鳴、防范于未然。強化師德監督,有效防止師德失范行為。
3.嚴格懲處違規,治理突出問題。完善師德師風問題線索查處制度,規范處理程序、查處臺賬。重視信訪工作,對教育信訪平臺反映的問題,及時調查、及時處理、及時上報、及時反饋。定期開展高校教師性騷擾學生、學術不端、違規收費、獎助學金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一經查實,絕不姑息,依規依紀依法查處。健全師德違規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完善師德師風信用體系。尊重教師工作的專業性、創造性,維護教師依法執教的職業權利。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氛圍,充分上報高校教師代表訴求,不斷提高教師經濟待遇,落實教師榮譽制度及優待政策。逐級簽訂責任狀,層層傳導壓力。增強職業榮譽感,全社會尊重教師。保障師德建設專項經費,順利開展師德教育、宣傳、表彰獎勵等工作。
基金項目:2022年度江西省高校黨建規劃重點研究項目“民辦高校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路徑”(項目編號:22DJZD023)、2023年度江西服裝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專項“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路徑研究”(課題編號:JFJG-23-41)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