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的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完成語文知識的積累,還能讓學生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語文教師應當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讓學生在愛上文言文學習的同時積累文言知識,提升文化涵養。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巧設趣味導語以調動學習熱情,應當通過語用訓練來促進學生的閱讀感悟,需要創新使用教材以促進學生的文言文閱讀理解。高效的文言文教學體現在學生對文言文的主體加工上,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文言文學習繼承文化傳統,提升語言運用能力與精神境界。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高效教學
高效課堂不僅合乎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和新課改的主要理念,更與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一脈相承。從宏觀層面探究文言文教學的價值,可以發現選入教材的文言文都具有精美凝練的語言,隱藏著深厚的文化意蘊以及人文意蘊。高中文言文教學,不僅要豐富學生的文言知識積累,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鑒賞能力,還要實現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1]。筆者認為,打造、構建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可以從巧設趣味導語,調動學習熱情;引導語用訓練,促進閱讀感悟;創新使用教材,促進閱讀理解的策略入手。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學生持續投入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基礎。但文言文的學習過程充滿了枯燥和乏味,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怎樣才能夠使學生生發想學文言文的強烈意愿呢?當學生面對一篇全新的文言文時,既不具備相應的文言常識,也不了解具體的寫作背景,就難以激發學習興趣。為此,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導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需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教學《荊軻刺秦王》時,我對導語進行了如下設計:“大家應該都看過著名的電影《刺秦》吧?在這部電影中,導演不僅向我們呈現了宏大的場景以及精彩的打斗動作,還設計了極具懸念的情節。但是電影往往會對真實事件進行藝術加工,那么真實的荊軻刺秦王究竟是怎樣一個故事呢?歷史上,荊軻在衛國得不到重用,不得不四處游歷,尋找愿意賞識自己的人。沒想到的是,荊軻四處游歷竟然處處碰壁,直到來到燕國,才遇到他的伯樂燕太子丹。為感激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荊軻愿意“士為知己者死”主動承擔刺殺秦王的重任。在易水送別時,荊軻原本的助手并沒有來,太子選擇秦舞陽作為荊軻的助手,也正因此導致了刺秦的不利。欲知詳情如何,大家可以跟我一起走進文本,細細閱讀。”顯然這種具有懸念式的導語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文本中對這一故事的具體闡述,希望了解英雄荊軻的具體行徑。
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工具書以及書下注釋解決一部分疑難問題。但是,為了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需要創設更真實更具體的學習情境。例如,可以指導學生嘗試運用文言文展開寫作訓練。
較為普遍的舉措是對對子。對課實際上是蒙學中的一項重要構成,主要體現的是文言的口頭運用。但是就當前的文言文教學來看,初中生普遍缺乏此方面的有效訓練。對對子這種形式教學活動,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對子的音韻美、整齊美,也能夠極其自然地學習文言字詞句的表達以及運用。
其次,仿寫古文。仿寫古文不僅能夠與文言文的學習相吻合,也能夠通過仿寫探尋其中的規律。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仿寫的對象應當是一部分易于仿寫的經典句式,仿寫的內容可以鏈接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經歷等等,同時還要為學生創設特定的情境,以實現學生對表達方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其三,轉寫古文。這種形式實際上是將白話文轉化為文言文的一種逆向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轉寫的過程中應當將白話文中的雙音節詞盡可能地改變為單音節詞,應當確保句式的簡單凝練,可以多用虛詞,還可以仿寫一部分特殊句式。轉寫古文需要學生加強自主學習以及自主實踐,其鍛煉了學生的文言自主學習能力。
很多學生在文言文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啟發。但是,教師講授內容單調乏味,教學方法僵化的形式,難以激發學生興趣,一言堂、滿堂灌、灌輸式課堂,依然是主流主旋律。這必然會弱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泯滅學生參與文言學習的熱情,不僅不利于教學效能的提升,反而會引發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畏懼感。所以,作為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對教材的創新應用,還要結合教材以及教學內容的典型特征,倡導自主學習以及合作探究等多元的方式,增強文言文教學的吸引力,使課堂學習充滿無限的趣味。
例如,在學習《六國論》時,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根據注釋或者教輔資料自主完成文本閱讀,然后由教師基于文本結構以及思想觀點等內容對學生進行點撥,這樣學生才能夠自然地感知文本核心思想的由來,也能夠了解文本選擇怎樣的方式對中心論點展開論述,如何基于對比的方式強化觀點等。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接著,教師引導學生立足于文本內容,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完成議論文仿寫訓練。這一教學過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深入理解這篇文章,也能提高他們的語用能力,促進學生閱讀以及寫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總之,建構高中文言文高效課堂是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2]。針對高中文言文的教學,教師需要保障學生能夠帶著較強的興趣來學習文言文,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才能使學生透過文言文的解讀,掌握其寫作規律,也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促進文學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沈卉.高中文言文高效教學例談[J].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2022(04):64-65.
[2]嵇莉莉.基于語文核心素養 構建文言文高效課堂:以《后漢書·陰興傳》教學為例[J].中學語文,2021(24):65-66.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京市東南實驗學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