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課程、新教材成為教育領域熱議的話題,其核心在于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強調立德樹人、素養導向,并致力于讓學習真正發生?!半p新”改革無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變革,它要求教師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從“以講授為中心”向“以實踐為中心”轉變。實現上述轉變的關鍵在于課程與課堂的革新。作為首批使用滬教版新教材的教師,筆者致力于將“雙新”理念真正融入課程與課堂。本文以滬教版必修第二冊教材第Unit1 No limits(無極限)為例,分享筆者在設計單元教學方面的思考與實踐。
為了提升教學效果,筆者調整了單元內各部分的教學順序,旨在使課堂節奏更緊湊,并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與參與的機會。具體實施步驟如下。第一節課,先為學生播放關于新西蘭皇后鎮極限運動的視頻,使他們快速了解該單元主題,隨后引導他們進行討論,從部分學生表示“不敢參加極限運動”的反饋出發,引出本單元關于“恐懼”的聽力內容,幫助他們理解恐懼背后的深層原因,其間穿插學生討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暢所欲言。第二節課,引入閱讀教學,與學生共同探討為何青少年偏愛冒險活動,而年長者則相對保守,之后揭示兩者大腦構造的差異,并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Deep reading”討論。這一板塊是新教材的亮點,它鼓勵學生基于文本內容展開廣泛討論。接下來,筆者設計任務單,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整節課真正做到了基于情境、問題導向,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第三節課,將教材中的南極探險文章作為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文章脈絡,同時,鼓勵他們勇于挑戰自我,注重引導他們關注精神與人格的成長。第四節課,鼓勵學生討論對極限運動的理解和感受。通過互評與提問,學生不僅體會到傾聽他人意見的意義,還獲得了寶貴的反饋,有效提升了語言思維品質。隨后,組織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短文撰寫,進一步鞏固學習成果。
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如何有效地將新單詞、舊句型與新主題系統關聯。鑒于新教材每個單元的詞匯量較大,單獨講授詞匯會使課堂變得枯燥,而且耗時較長,筆者從學生對本單元話題的興趣出發,嘗試將詞匯教學融入每節課的討論環節,要求學生在討論時必須使用新單詞。同時,筆者還為學生提供了模板句型進行示范,隨后讓他們通過二人對話或單獨展示的方式進行練習,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課后,筆者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設計進行了教學反思。
一是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注重教學過程。一個單元的教學任務需要通過多個課時來完成。一節課難以面面俱到,教師應避免急功近利,盡可能利用豐富的單元主題和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表觀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有效回應、糾正學生的錯誤用法,帶領學生共同進步。另外,深入分析學情是備課的基礎,教師應以學生的能力基礎為備課的重要依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讀整個單元中包含的各個板塊內容,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并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二是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按照杜威的教育思想,要發展思維,必須尊重個人的因素,這是在腦力活動中無法被取代的獨特因素。教師應認識到,學習不同于生產,教授學生也不同于制造產品。因此,教師在開展單元教學時應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目標,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用積極的態度和眼光看待教與學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努力尋找解決策略。
三是提高學生能力,注重思維品質培養。相較于設計單個課時,單元教學設計的難度通常更高。教師應通過聽課、評課、閱讀等方式不斷提升自我,學習設計融合聽說讀寫技能的語言活動和課堂任務,并為學生創造鼓勵創新與試錯的學習環境,促進他們在課上的合作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上設計體驗式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推理、分析、反思,并通過精準的教學指導,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促進他們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提升學習能力與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