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梳理祥子的人生軌跡,正確認識祥子的奮斗與墮落。
2.深度探究祥子墮落的原因,解讀祥子墮落的必然性。
3.深入理解《駱駝祥子》的悲劇意義。
【課堂實錄】
一、走近老舍筆下的人力車夫
師:同學們,胡適先生曾經寫了這樣一首關于人力車夫的詩,我們來讀一讀。
(屏顯胡適的《人力車夫》。)
師:同學們從這首詩中讀出了什么?或者說你對人力車夫有什么認識?
(生暢所欲言。)
師:胡適先生關注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寫下了這首白話詩。今天,我們把目光投向另一位語言大師老舍,看看他是怎樣深入人力車夫的內心世界,為我們展現車夫的悲慘命運的。我們將從以下三條路徑來品讀《駱駝祥子》這部經典名著。
二、思辨祥子的“三起三落”
師:我們都知道,祥子經歷了“三起三落”。那么指的是哪“三起”,哪“三落”?
(生交流,教師指導。)
師:同學們想一想,用“三起三落”是否可以完整地概括祥子這一生?
(有學生搖頭。)
師(指向一名學生):也就是說“三起三落”之后還發生了其他事情,是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
生:“三落”之后,祥子是有繼續奮斗,把日子過好的想法的。他遇見了劉四爺,沒有告訴劉四爺虎妞葬在哪里。他覺得在精神上戰勝了劉四爺,忽然有了斗志。
師:他就去找誰出主意?
生:曹先生。
屏顯:
曹先生是“圣人”,必能原諒他,幫助他,給他出個好主意。順著曹先生的主意去作事,而后再有小福子的幫助;他打外,她打內,必能成功,必能成功,這是無可疑的!
師:從兩次“必能成功”你讀出了什么?
生:“三起三落”之后的祥子,又再次燃起了信心。他請曹先生給他出主意,曹先生答應讓他繼續在曹家拉車。祥子提到了小福子的事,曹先生也答應讓小福子來曹家一起幫忙做事。祥子很高興,就去找小福子,但是沒有找到。他來到白房子,得知小福子自盡了,就徹底墮落了。
師:看來,我們讀書還是要讀得更仔細些,讀出小說情節的發展脈絡。這就是今天老師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個讀書啟迪——做一個真實的閱讀者。
(板書:真實。)
三、剖析祥子的奮斗歷程
師:兵匪劫車,偵探訛錢,賣車葬妻,這些是祥子人生中的災難。那么是否避開這些事件,祥子就能夠奮斗成功呢?大家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祥子的“點兒”與社會的“底兒”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個人奮斗者能否成功?祥子是否具備在“地獄”求生的能力?老師拋出這三個問題,大家想一想,辨一辨。
師:孫偵探敲詐祥子的錢時,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想請三位同學給大家表演閱讀一下這段話。
屏顯:
“我招誰惹誰了?!”祥子帶著哭音,說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誰也沒招;就是碰在點兒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們都是底兒上的。什么也甭再說了!”孫偵探搖了搖頭,似有無限的感慨。“得了,自當是我委屈了你,別再磨煩了!”
——《駱駝祥子》第十一章
(生表演閱讀。)
師:我從你們的閱讀中,能感受到你們把自己融入角色中。現在,請你們說說怎么理解祥子的“點兒”與社會的“底兒”。
生:這里的“點兒”指的是某一時刻出現的特殊情況、問題等。祥子是屬于這個社會“底兒上的”,處于社會的最底層。
師:這些“點兒”是偶然發生的嗎?
生:我們從老馬、二強子的身上可以看到祥子即便遇不上這些“點兒”,也不可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運,因為他會遇上各種各樣的“點兒”。這些“點兒”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是祥子躲不過的,黑暗殘酷的社會環境最終會吞噬了他。
師:我們再來看看,個人奮斗者在當時的社會能取得成功嗎?書中寫祥子找小福子時,遇到了老馬,老馬說了這樣一段話,對祥子的奮斗做出了最明了的評判。
屏顯:
你想獨自混好?誰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誰又混好了呢?當初,我的身子骨兒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現在的樣兒!身子好?鐵打的人也逃不出咱們這個天羅地網。心眼好?有什么用呢!
——《駱駝祥子》第二十三章
師:聽了老馬說的這段話,你對祥子的這種奮斗有什么看法?
生:祥子雖然很努力,但最終肯定沒有好下場。他的生活缺乏指引,無依無靠,只能憑著生存本能,在生活的碾壓下一步步妥協退讓,直到最后完全放棄自己的堅守,甚至善良的本性。
師:祥子是否具備在“地獄”求生的能力?
生:祥子善良,沒有手段,老實巴交,不懂抗爭,除了力氣之外,其他什么都不會。在這個堪稱“地獄”的悲苦社會中,他的墮落成了必然。
師:我們讀懂了祥子墮落的必然性,也看清了那個萬惡的舊社會的黑暗殘酷。這是今天老師要分享的第二個讀書啟迪——做一個理性的閱讀者。
(板書:理性。)
四、探尋故事的現實意義
師:今天我們讀一個關于奮斗者墮落的故事,有什么現實意義呢?請大家聯系自己的生活和閱讀體驗,從社會、個人、苦難等幾個角度思考這本書的價值。
(生交流。)
師:同學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著自主閱讀的能力,說得都很好。讀經典,思人生,我給大家分享第三個讀書啟迪——做一個自主的閱讀者。
(板書:自主。)
師:讀《駱駝祥子》,我們會對苦難有更深刻的認識,因而懂得悲憫,也更懂得珍惜。這就是我們閱讀《駱駝祥子》的現實意義!
屏顯:
個人命運與民族命運、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民族強大,國家安定繁榮,才會有個人的幸福。我們作為青少年,當志存高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師:請大家齊讀這段話,結束本節課。
(生齊讀。)
【教學反思】
在整本書閱讀視域下,以任務為驅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體驗、質疑、辨析、評價等顯得尤為重要。本次教學,筆者以學生的理解與體驗為出發點,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生命舒展和成長,實現了活動與學習的融構,力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達到融合與愉悅的狀態。筆者努力在以下三方面尋求突破。
課內和課外的融通。在本次教學中,筆者首先帶領學生對祥子的“三起三落”進行詳細的梳理,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原著,結合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對祥子的命運進行深入理解。不僅關注課本內容,更將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作品,實現課內外的融通,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社會現象和人生百態。
理解和表達的融合。在思辨環節,筆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探討祥子墮落的原因和“是否必然”的問題。這種教學方式既能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也能讓他們在自主、自由的學習狀態下深入思考問題。通過本次教學,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駱駝祥子》中的人物形象、情節安排和主題思想。在表達方面,學生能夠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理解和表達的融合,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文本內容,提高語文素養。
活動和學習的融構。在探究《駱駝祥子》的現實意義這一環節,筆者引導學生從現實角度出發,思考這部作品對當今社會的啟示和意義。筆者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祥子的命運和性格特點,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環境,讓學生看到當時社會的不公和個人的無奈。本次教學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生長。學生對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成長和提升的“悅”狀態。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