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蘭州新區花卉產業初具規模,種植水平明顯提高,花卉流通體系逐步完善,銷售渠道不斷擴大,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育種、品種、科技、流通等多方面制約發展的問題,圍繞加強科研攻關提高花卉育種能力、依據市場需要更新品種結構等進行了初步探討,通過強化流通市場的監督管理等對策,以期轉變銷售方式,不斷完善市場體系,加快形成品牌效應,提高蘭州新區花卉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關鍵詞" "蘭州新區;花卉;發展現狀
花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對調整農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和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1],其健康持續穩定發展,能有效有力地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美化環境,是一個集生態、社會、經濟效益于一體的產業。蘭州新區自成立以來,緊緊圍繞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和現實使命,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有序開發,加大農業投入力度,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以花為載體的花卉產業也逐步呈規模化、專業化形式快速發展,并借助蘭州新區便捷的交通優勢銷往全國各地。
1" "發展現狀
1.1" "種植面積初具規模" "蘭州地區氣候四季分明,陽光充足,夏季氣候冷涼,早晚溫差大,平均海拔1 900 m左右。土質多為黃土,偏堿性,土層深厚,自然植被稀疏,種植花卉非常適宜且有必要。近兩年,蘭州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的后起之秀,花卉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當前,種植者主要是以規模生產的新區農投、秦川農投為首的國有企業及中川牡丹園私營企業和個別零散農戶,種植品種主要有玫瑰、百合、郁金香、菊花等鮮切花,紫斑牡丹、芍藥等宿根花卉,以及蝴蝶蘭、紅掌、仙客來等盆栽花卉。其中,玫瑰、百合等鮮切花占據生產市場的半壁江山。截至2021年底,玫瑰種植面積約700畝,百合約200畝,郁金香約200畝,滿天星約330畝,牡丹約2 000畝(主要以甘肅特有的紫斑牡丹培育和研發為主,集觀賞、生產、科研為一體[2]),大麗花約200畝,樟子松等綠化苗木約100畝,盆栽花卉年產累計約2 000萬盆,其中綠蘿、仙客來、蝴蝶蘭等占總量的50%。鮮切花和盆栽花卉除滿天星以外全部以設施栽培為主,牡丹和芍藥以露地栽培為主。
1.2" "種植水平明顯提高" "2012年以前,蘭州新區花卉產業基本上是空白,并且由于地表鹽堿化不適宜種植,農民知識結構陳舊,種植水平低下,嚴重制約了當地農業的發展。2017年,新區農投集團、秦川農投公司、秦東農投公司等農業企業逐步成立,一些有思路、懂管理、會經營的人才不斷進入新區并從事農業[3],隨著一批批高等人才的流入,新區種植的切花百合、玫瑰、蝴蝶蘭等高端花卉實現了高品質、全季節、全天候生產。同時,在花卉種植培育中,逐步攻克了花卉種球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成功繁育亞洲百合上百萬株,解決種植成本問題,實現從小、散、弱到集約化規模種植的跨越式轉變。除此之外,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通過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大田鹽堿化程度明顯降低,種植的鮮切花利用電商、直播等網絡平臺及新區便利的交通樞紐發往全國各地。
1.3" "花卉流通體系逐步完善" "完善的冷鏈保障及廣闊的市場流通是花卉生產的重要載體。近年來,以蘭州新區農投集團為首的花卉種植企業,同云南重要的花卉交易中心合作,將其甘肅分公司落戶蘭州新區。該中心總建筑面積3.7萬m2,主要用于花卉展銷、創新研發、商貿物流、AI大數據農業等,是西北第一個花卉拍賣交易中心,也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集花卉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可滿足蘭州周邊及國內花卉的常年供應。
1.4" "銷售渠道不斷擴大" "2020年以前,規模化生產的鮮切花比較少,產品主要通過蘭州周邊三縣五區的鮮花零售店、花卉集銷中心進行售賣。近兩年,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網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上訂單、快遞送貨的銷售模式,使90%的鮮切花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一線城市及周邊城市。
2" "存在問題
蘭州新區的花卉產業短短幾年內發展突飛猛進,但也存在很多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發展進程,主要表現在育種、品種、科技、流通等方面。
2.1" "育種科研能力尚缺,種苗主要依靠進口" "蘭州新區花卉生產的關鍵核心技術需要引進,生產用的種球90%以上依靠進口來滿足[4],10%從國內購進,盆栽花卉種苗主要從云南購入,當地只提供勞動力進行栽植、植保、生產管護及后期采摘、銷售工作。新品種選育能力相對薄弱,種球的大量引進以及種苗的轉手經營,使得種植成本大幅度增加。
2.2" "花卉采后貯藏及流通中的損耗較大" "花卉屬于極嬌嫩、易腐爛產品,采后流通、庫房貯存及遠途運輸過程中損耗較大,據統計損耗率通常在35%以上[5]。造成損耗的原因在于不能把控采收時間、采收技術不成熟、采后貯存條件不完善、運輸過程包裝不當,造成失水、有害氣體積累,致使花色暗淡、花瓣脫落或過早萎蔫,情況嚴重時會出現不能開花、枝條斷裂的情況。
2.3" "市場行情低迷,產出投入比下降" "據測算,每株切花百合投入成本約3元左右,售價3.5元/株,盆栽花卉根據種植品種不同,其生產成本也大相徑庭。根據以上數據,如產品能按一級品全部售出,則產品利潤接近10%[6],但近兩年市場行情低迷,花卉終端消費驟減,尤其是夏季上市的花卉品種,消費市場更是低迷,造成產品長時間積壓,產品質量下降[7],效益下降。
2.4" "種球病害檢測設施不健全" "種球購置后種植前,種球質量除用肉眼辨識外,無專業基礎設備對其進行深入的病害檢測,采購種球時沒有從源頭把控產品質量,致使種球種植后可能出現大面積病害,種植人員無法準確判斷病害來源而錯失防治機會,導致產品質量欠佳,甚至絕產,有時還會發生買賣雙方就種球帶毒爭議而產生的訴訟等。
3" "發展策略
3.1" "加強科研攻關,提高花卉育種能力" "蘭州新區花卉產業的規模化、產業化已集中顯現,針對目前缺少關鍵核心技術,應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促進人才流通順暢有序,吸引專業型人才加入農業行業;加強科技研發力度,建立實驗基地,積極對接科研院所,加強科技研發同生產實際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種苗擴繁能力,降低花卉種植成本,提高花卉產值及效益。
3.2" "依據市場需要,不斷更新品種結構" "蘭州新區種植的花卉產品不能僅僅局限于當前適合種植的芍藥、牡丹、大麗花、郁金香等球根花卉和玫瑰、鳶尾、馬鞭草、矮牽牛、石竹等盆栽花卉品種,還應依據市場需求和當地氣候資源、土壤條件,加大土壤改良力度,培育抗寒、抗旱、耐鹽堿、經濟效益好、發展潛力強的特色產品,增加品種的多樣性;根據季節性用花需求,合理安排種植時間及種植規模,確保能滿足旺季供應、淡季無滯銷,減少投資風險。
3.3" "轉變銷售方式,不斷完善市場體系" "加強產品流通的多元化營銷策略研究,在引導消費和創新消費上下功夫,積極拓展流通市場[8]。多參與周邊地區特別是花卉產業相對發達且集中的市場交易活動,根據地緣優勢,重點從西安、云南等市場入手,鞏固和加強對這些地區的市場滲透,不斷通過這些市場的功能和影響力,擴大蘭州新區花卉的市場流通范圍,提升蘭州新區花卉市場占有率;充分發揮網絡、電視等媒介作用,或通過花卉展銷及花卉知識競賽等活動,向人們普及養花的基礎知識[9],逐漸培養大眾養花愛花的積極性,提升消費意愿,引導消費。
3.4"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從業能力" nbsp;技術力量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花卉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議由政府主管部門主導,組織花卉從業者進行技術培訓,除傳授書本知識外,還進行現場實踐的教學培訓[10],建立培訓示范基地,加強從業者的知識儲備,還可起到側面宣傳的效果,逐步提高花卉生產能力。
3.5" "制定生產規程,強化質量監督"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花卉產業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幾年的生態建設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11]。蘭州新區應把握入世機遇,努力發展花卉產業,盡快制定出技術可行、方案完備的花卉生產技術規程,主要從前期的土地整理、栽植、日常管理、采收及采后處理等環節制定詳細的技術要求,并建立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嚴禁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流入市場,以達標、貫標理念引導花農嚴格按照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種植,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加快打造品牌影響力,通過品牌戰略提升市場占有率。
參考文獻
[1] 吳春君.我國花卉產業及其發展對策[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6(6):35-39.
[2] 蘆維忠.甘肅省花卉產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3(22):14-15.
[3] 孫飛.云南鮮花冷鏈物流發展研究[J].物流技術,2015,34(17):67-69+75.
[4] 徐瓊,吳步梅.蘭州市及周邊地區花卉產銷現狀[J].甘肅林業科技,2011(36):12-13.
[5] 邵瓅群,趙文英.我國鮮切花物流發展問題的探討[J].西部林業科學,2004(12):3-4.
[6] 馮秀麗,楊迎東,蔡忠杰.新冠肺炎疫情對陵源花卉產業影響及解決對策[J].遼寧農業科學,2020(6):55-56.
[7] 王燕培,劉彩霞.居民消費帶動花卉產業發展[J].現代園藝,2021,44(1):90-92+100.
[8] 魏軍,豆懷榮,孫萬成.榆中花卉發展現狀及發展思路[J].甘肅林業科技,2011(1):23-24.
[9] 張東升.寧夏隆德縣花卉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青海農林科技,2013(2):35-36.
[10] 白燕楓,陸繼亮.花卉產業結構調整效果初顯產品質量生產水平提升[J].中國花卉園藝,2007(17):36-38.
[11] 田明華,冉福祥,楊秀英.中國花卉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和建議[C]//中國林業經濟學會技術經濟專業委員會.中國林業技術經濟理論與實踐(2008).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