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生長在學生的心里。對于學生來說,課程是重要的滋養空間。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三毛小學教育集團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孩子第一”的思想,強調學生底色的培育與發展,“重體驗”“求和諧”“揚個性”,倡導生活化、體驗式、綜合性學習。
學校充分挖掘嘉興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積極建設“紅船筑夢”課程,以研學為途徑,通過“鹽途尋星跡”“鹽途尋古跡”“新三毛心向黨”主題活動,促進學生對家鄉紅色文化的認識與理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著眼學生勞動素養的培育,融合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資源,開設了“小童務農”課程,以課堂、家庭、社會實踐為載體,通過“小童識農”“小童知農”“小童研農”三個板塊,讓學生了解家鄉農耕文化,掌握勞作方法與本領。
在此之外,學校積極創新“漫畫”這一育人載體,以畫冶情、以畫益智、以畫育德、以畫揚長,致力于“成就每一個獨特而鮮活的生命”,培育新時代的“五美新三毛”。
其中,“兒童漫畫”是學校的主干課程。學校吸收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的漫畫教育思想和繪畫技法,自編一至六年級教材,為學生打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漫畫學習平臺。該課程以“新三毛童眼看世界”為切入口,從興趣、技法、構思等多角度引導學生創作,誕生了不計其數極富幽默感與諷刺意味的優秀作品?!靶は衤嫛币彩菍W校漫畫教育的特色課程之一。該課程從“漫像五官”“漫像表情”“人物性格”“技法展現”等角度來設計課程,體現出“童心”“童真”“童趣”的特點。
學校還衍生出了“微漫一刻”和“指尖漫陶”課程。前者分為“一起來學漫畫”和“自學樂園”兩個學習板塊,通過每日的漫畫基礎練習,幫助學生夯實漫畫基本功,激發漫畫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后者以“重體驗、求本源、重生成”為教學理念,從“認識軟陶”“基礎塑性技法表現”“主題性塑性系統化表現”“個性軟陶拓展延伸表現”四個方面,培養學生把漫畫的思維融合在陶藝之中,凸顯學生的創新思維。
同時,學校開設了“三毛劇社”,以“劇社”為載體、“漫畫”為主線、“創編”為途徑、“表演”為形式,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劇目《鹽韻棹歌》就是在本土詩詞《沈蕩棹歌》的基礎之上改編的,通過識、賞、唱、演等形式,提高學生對鄉土文化的認識與理解,涵養性情,陶冶情操。
此外,學校還積極發揮自身漫畫教育的優勢,多學科融合,開發了“安全伴我行”“我hui陪著你”“奇妙的3D打印”“三毛說英語”“玩轉圖形”等一系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