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實現整體育人、五育潤心,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融合。這不僅要求全體教師具備愛心、嚴謹的科學態度、扎實的科學知識和專業能力,更關鍵的是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為心理健康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以教育家精神賦能學校高素質專業化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弘揚教育家“職業”精神,激勵心理健康教師樹立職業自覺,成為言行皆可為世范的楷模,懷揣樂教愛生、無私奉獻的赤子之心;弘揚教育家“專業”精神,促使心理健康教師不斷提升職業效能,以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智慧,結合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實踐態度,精準把握學生心理成長脈絡;弘揚教育家“志業”精神,提升心理健康教師的人格境界,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心懷家國、矢志報國,以文化人,傳承與弘揚教育的崇高使命。
一、強化身份自覺,弘揚教育家“職業”精神
身份自覺是個體內在認知的過程,它促使心理健康教師從心底認同自己的職業價值和社會責任,認同自身不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執行者,更是學生心理成長的引領者和守護者,必須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教學活動的核心組成部分,主動參與到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和發展中去。職業精神是內在認知外化的結果,表現為心理健康教師在工作中的高度責任感、專業精神和服務意識。只有當教師真正擁有了身份自覺,才能更好地弘揚教育家的職業精神,從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自己的行為模式,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穩步發展。強化身份自覺,需要明確職業要求,形成育人合力,以達成育人目標。針對提升全體學生心理素養、解決學生日常發展性問題、早期干預學生亞健康心理行為問題等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各領域工作規范要求不太明確、跨領域工作規定不太清楚等問題,需要明確各類工作的邊界和對專業的不同要求,界定全員心理健康教育崗位職責,依據《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制定全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能力標準,細化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級培訓與認證規則,確保全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能力與工作需求相匹配。
二、提高職業效能,弘揚教育家“專業”精神
職業效能是心理健康教師在其工作中展現出的實際效果與能力,包括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準確評估、有效干預的能力,以及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專業水平和教育智慧。職業效能與專業精神緊密相連,專業精神為教師提供了內在驅動力,使其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時,能夠以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智慧,結合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實踐態度,精準把握學生心理成長的脈絡,從而有效提升教育質量。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能力是專業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提升職業效能的關鍵。推動心理健康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首先要出臺專業培養標準。包括職前培養、繼續教育和職業發展路徑,以確保心理健康教師的系統性專業成長。其次要細化專業認證標準。明確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的專業資格認證,強調實踐操作,確保認證證書與教師實際工作經驗緊密關聯,涵蓋活動開展、授課、評課、個別輔導、團體輔導、危機干預等多崗位實踐要求。最后要強化專業督導,通過定期的專業團體或個體督導,幫助心理健康教師及時反思和改進工作方法,確保督導過程能夠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服務質量。

三、提升人格境界,弘揚教育家“志業”精神
心理健康教師追尋教育家大我、無我的人格魅力與精神境界,是弘揚教育家“超我”精神的具體體現。心理健康教師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研究、評估和教育等相關工作時,要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與權益保護,遵守倫理道德和相關法律法規,切實保障學生健康權、知情權、隱私權等,要更加重視和細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的各項倫理要求和工作規范。注重學生信息的保密要求和分層管理機制,避免因相關信息的濫用和泄露等給學生成長、未來學習和工作帶來負面影響。提升人格境界,為心理健康教師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支持,是提升其崗位勝任力的重要保障。規范心理健康教育保障體系頂層設計,構建多元化的激勵體系,激發其內在動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傳承與弘揚教育的崇高使命。首先是制定專門職稱評定辦法。針對心理健康教師在課時量、賽課及成果評獎等方面的特點,將心理輔導、危機干預等崗位特性及專業綜合能力納入職稱考核評價體系。其次是規范晉升考核和評優制度。拓寬考核心理健康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多維視角,提高職業發展路徑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最后是制定符合崗位特點的職稱評審機制。心理健康教師可與思政、輔導員、德育教師系列相結合,但須充分考慮不同崗位教師的工作性質和專業特點,確保職稱評聘的公平公正。真正讓心理健康教師心無旁騖干專業、一心一意為學生。
本文系2023年度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指向卓越教師培養的中小學初任教師社會情感能力培養研究”(項目號:2023NDYB134)研究成果。
作者張希系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健康所心理健康教研員、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生,謝玉蘭系重慶市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心理健康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