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民辦國際化學校正處于一個特殊的發展時期。
從政策環境來看,《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于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等的出臺,對于民辦國際化學校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滿足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打造辦學特色,成為擺在此類學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與此同時,民辦國際化學校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一方面,近年來,國際理解教育在中國快速崛起,各地開展國際理解教育的公辦學校數量不斷增加,加之國內公辦高中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民辦國際化學校的辦學優勢面臨一定的沖擊;另一方面,隨著人口出生率的逐漸下降,學生資源日益緊缺,民辦國際化學校在招生方面面臨巨大挑戰,彼此之間競爭激烈,同質化發展現象嚴重。
在此之外,越來越多單純以“逐利”為目的的投資人進入國際教育行業、教師隊伍沒有固定來源且流動率較大、國際課程未能有效實現“本土化”等問題,亦對民辦國際化學校的發展產生著不利的影響。
在此情勢下,近幾年,全國各地民辦國際化學校的倒閉與“爆雷”事件頻發,引發了大眾對國際教育前景的憂慮。面對動蕩的現實,民辦國際化學校應該如何生存?怎樣發展?本期專題,從當下民辦國際化學校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出發,圍繞民辦國際化學校的角色定位、發展方向等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助力民辦國際化學校在時代的浪潮之下,實現更規范、更穩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