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知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將幼兒繪畫分為涂鴉期(1—2歲)、象征期(2—3歲)、定型期(3—7歲)和寫實期(7歲以后)。在這一分類框架下,小班幼兒正處于從涂鴉期到象征期的過渡階段。這一時期的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往往缺乏明確的目的性,加之手部肌肉力量較弱,繪畫時難以形成有控制感的線條,其作品常常看似“一團線”。然而,這些看似相同的“線”,在幼兒的眼中卻可能蘊含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可能是睡覺的小貓、黑色的石頭,或是碧綠的草地。針對小班幼兒的現有能力和心理特點,美術活動應更側重于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興趣。基于此,濟南市槐蔭區清雅幼兒園提出了“三維美創”的教學模式,旨在通過樂畫、慧畫、創畫三個階段,引導幼兒從喜歡繪畫、探索繪畫到創作繪畫,讓他們在美術活動中感受到樂趣與無限的想象力。
樂畫:興趣導向,快樂創作
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直接告知他們今天要學習畫什么,往往難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采用更為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入繪畫主題。
游戲導入,興趣參與。以游戲的形式引入繪畫主題,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例如,在小班吹泡泡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一起玩吹泡泡游戲,讓幼兒在親身感受、體驗中觀察泡泡的形狀和色彩等特征。這一過程不僅為幼兒后期的繪畫打下了基礎,而且激發了他們對繪畫創作的興趣。
材料體驗,感知樂趣。對于正處于涂鴉期的幼兒來說,他們更享受對材料的操作和探索過程。因此,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繪畫工具和材料至關重要。這些工具和材料可以激發幼兒的創造欲,讓他們在擺弄中產生對繪畫的興趣。同時,操作各種不同的工具還能豐富幼兒的美術體驗,讓他們更樂于主動進行繪畫創作。
慧畫:方式引導,智慧創作
在幼兒對繪畫產生興趣后,教師需要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繪畫方式,提高他們的繪畫技能。
觀察自然,形成認知。教師應創造機會讓幼兒走進自然,引導他們觀察、認識物體的顏色,說一說顏色的名稱,并有目的地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多種顏色作畫,避免因為擔心幼兒選錯顏色、亂涂亂畫,而只給幼兒提供某一種顏色,使幼兒失去作畫的積極性。
模仿繪畫,習得方法。模仿是小班幼兒提升繪畫能力、拓展繪畫方式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在區域活動中投放簡單的模仿操作卡,讓幼兒自己觀察、模仿,從而提高他們的描畫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借物造型法”,為幼兒提供可以模仿的主體形象,鼓勵他們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想象和創作。如在“巧變的小手”活動中,筆者為幼兒提供了不同手型,供幼兒自主選擇,巧妙地將其變化為小鳥、蝴蝶、高樓等。
多樣繪畫,重視體驗。單一的繪畫形式會影響幼兒的繪畫興趣。因此,教師應采用多種多樣的繪畫方式,如棉簽畫、印章畫、手指畫等,來激發幼兒參與的主動性。幼兒可以使用簡單的點、印、涂的方式感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與不同的繪畫方式所呈現出的不同美感。同時,繪畫方法的掌握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推進。例如,小班幼兒多用圓來表示一切事物,教師可以逐漸引導他們在圓的基礎上添加簡單的線條,組合成其他物體。
創畫:評價導向,情意創作
在幼兒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能后,教師需要引導他們進行創意創作,并注重對他們的作品進行評價和鼓勵。
關注差異,鼓勵妙想。小班幼兒可能用雜亂的線條、無序的色塊來描繪自己心中的世界。比如:在一次“小蝸牛散步”的涂色活動中,筆者給孩子們提供了蝸牛和草叢背景的原畫。齊齊小朋友在蝸牛旁邊畫了一個小圓圈。當筆者問她這是什么時,她回答:“石頭,小蝸牛到石頭上去玩。”幼兒的奇妙想法啟發了筆者,于是筆者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在畫上添加小蝸牛喜歡去的地方。有的幼兒畫了星星,有的幼兒畫了蘋果,還有的幼兒畫了小花,等等。整體畫面變得非常生動,充滿了想象力。幼兒在繪畫中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象和情感,繪畫的積極性得到很大激發。由此可見,教師需要尊重、理解不同幼兒的繪畫風格,并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和創作。
借鑒生活,打開聯想。小班幼兒的繪畫創作離不開與生活經驗的鏈接。比如在“手印”主題畫創作時,筆者問幼兒:你覺得你的手像什么?有的幼兒說小手像章魚,有的幼兒說兩只小手疊在一起像小鳥。基于這些奇妙的想象創作出來的作品豐富多樣。因此,教師應引導幼兒多觀察生活,積累對事物的認知和經驗。例如,在“花叢”主題畫創作活動中,可以帶領幼兒到幼兒園的花圃進行觀察。這樣可以讓幼兒在生活中積累相關生活經驗,并在繪畫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想象。
欣賞共評,指導創想。欣賞和評價他人的作品是拓寬幼兒創作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繪畫活動后,教師可以讓幼兒分享自己的繪畫作品,并鼓勵幼兒互相評價。這一過程可以讓每個幼兒都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同伴和老師的肯定,從而增強繪畫的信心。同時,在欣賞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幼兒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創意繪畫想法,將對繪畫作品的欣賞轉化為自己的繪畫素材,從而促進他們創想繪畫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三維美創”教學模式引導幼兒從喜歡繪畫到創作繪畫,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以及抱持肯定和接納的態度來支持幼兒的發展。
(作者單位:濟南市槐蔭區清雅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