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教師需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來全面檢測學生的綜合素養,而采用無紙化測評,達到了減負不減質的目標,構建起了全新的評價樣態。而無紙化測評測的是什么?怎樣測?如何讓學生在這樣的測評下獲得更多的體驗?這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多嘗試、多探索、多總結。本文從小學語文低段教學出發,嘗試采用無紙化測評的方式來整體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對小學語文低段教學的認識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缺乏書寫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無紙化測評在小學語文低段的開展,讓書面檢測變成學生實際的體驗,比較考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一年級語文中的第一個教學目標是“聽”,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消消樂、翻翻樂等學習活動,在消消樂中鍛煉組詞能力,在翻翻樂中鍛煉認讀能力,不同的活動形式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選擇權,有的學生性格果斷,而有的學生選擇困難;有的學生會提前看看別的同學怎樣選和做,而有的學生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有的學生積極參與,想要在活動中爭取更多的獎勵。所以不同的學生學習需求不一樣,通過他們自己的選擇來完成自己的學習過程,是最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同時這也是無紙化測評的主要形式之一。從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教材中內容知識的編排和設計,我們可以看出,采用無紙化測評對于小學生的個體發展和語文知識的學習都有很大幫助。基于這些原因,無紙化測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落實,需要結合低段語文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及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靈活多樣、自主開放的檢測方式,充分彰顯出無紙化測評方式的過程性、發展性以及多元性的特點,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二、無紙化測評方式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的實踐
(一)組織游戲,帶領學生闖關
▲游戲一:拼讀樂園
學習任務一:背誦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學習任務二:拼讀以下音節。
huà" " "duǒ" " "yè" " "xià" " "zhuō" " "xuān
chuí" " "xiǎo" " "chuáng" " "niú" " "dēng
教師評價:字母發音準確無誤、音節聲調準確認讀。
組織方式:首先,多媒體呈現漢語拼音字母表,先給學生十分鐘時間對23個聲母進行背誦和識記,十分鐘后每個字母會自動隱藏起來,當教師點擊字母所在位置后,這個字母就會顯現出來。然后教師通過翻牌子的方式,點擊相應字母所在的位置,讓學生在這種邊猜邊讀的翻牌子游戲情境下進行認讀和記憶。比如,教師點擊屏幕上字母“zh”所在的位置,浮現出字母后,再讓學生讀出來;同時也可以讓其他學生回答這個字母前面的一個字母或者它后面的字母分別是什么,然后教師翻牌子驗證。同樣的方式,教師可組織6個單韻母、9個復韻母、5個前鼻韻母、4個后鼻韻母以及16個整體認讀音節的翻牌子游戲,創設課堂游戲化情境。教師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便于更好地評價和組織下一步的教學活動。
其次,帶領學生一起制作拼讀卡片,將上面的音節寫到卡片上。同桌為一組,組織讀卡拼讀游戲。將所有的卡片無字面朝上,一個學生邊翻卡片邊讀音節,另外一個學生負責記錄同伴讀完卡片上所有音節的時間和讀錯的個數。兩個學生輪流玩這一游戲。最后,同一組內的學生進行對比評價。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組織翻牌子的游戲,在這個游戲情境下,教師充當觀察者和記錄者的身份,通過觀察學生的游戲情況,制訂評價方案,形成系統化的評價策略;通過對整個游戲的綜合記錄,掌握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積極性,方便教師為每個學生制訂詳細的、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內容,將對學生的無紙化測評轉化為專業化的教學評價,便于教師有序且高效地開展下一步教學。組織小組拼讀卡片游戲,教師通過檢閱學生小組合作的情況來制訂小組集體化的評價,同時通過指導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規范地完成游戲。)
總結:“拼讀樂園”這種無紙化測評方式以一年級小學生比較喜歡的游戲形式來對學生的音節掌握情況進行檢測,一方面相對傳統的機械化書寫檢測的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較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另一方面更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音節掌握情況,從而形成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大大提高了教學評價的效用。
▲游戲二:生字開花
學習任務:認識以下生字。
目 頭 尺 手 林 衣 鳥 學 竹 明
教師評價:生字認讀準確、漢字筆順正確、組詞有效、聲音洪亮為優秀,其余酌情定為良好、及格、待及格。
組織方式:教師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將漢字寫到黑板上,讓學生正確認讀教師寫出的漢字,然后書空,再組織組詞游戲。要求是每個漢字后面最少組成兩個詞。比如,當寫到漢字“林”時,有的學生組“樹林”,有的學生組“林海”,還有的學生組“森林”;當寫到漢字“明”時,有的學生組“明天”,有的學生組“明亮”,還有的學生組“明星”。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認讀的字越來越多。
(設計意圖:想要檢測學生對漢字的掌握情況,這種“生字開花”的游戲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因為在學生大腦里其實儲存著很多新的詞匯,只是需要教師用合適的方式激發出來。這種為生字組詞的方式,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生字的認讀和書寫訓練,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漢字中蘊含的深意,這才是語文識字教學的真正目的。同時,這種無紙化測評方式更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對這些漢字的學習情況。)
總結:在“生字開花”游戲情境下,教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漢字的組詞應凸顯它的意義,避免出現無效的組詞,如在為“頭”字組詞時,不應出現“大頭”“小頭”等。組詞應盡量彰顯出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促使學生能得到漢字的啟發,產生對漢字的深層次理解,最終實現無紙化測評的目的。
▲游戲三:古詩記憶超人
學習任務:背誦古詩。
教師評價:背誦正確、流利、有感情,聲音洪亮,評為優秀,其余酌情定為良好、及格和待及格。
組織形式如以下教學片段:
師:你們背過哪些古詩,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是古詩記憶超人。
生1:我來背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生2:我來背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生3:我來背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生4:我來背胡令能的《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生5:我來背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師:大家都非常棒,不僅古詩內容背誦準確無誤,而且古詩的名字和作者也都記住了,可能有個別學生把作者給丟掉了,但是也能快速且準確地背出整首詩,值得表揚,所以我們班里的所有人都是“古詩記憶超人”,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在下一次的游戲活動中也能保持“古詩記憶超人”的稱號。
(設計意圖:對于低段的小學生來說,無論是在家長的影響下,還是在幼兒園的學習中,他們都積累了一些古詩儲備。通過組織這次“古詩記憶超人”的游戲,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古詩詞儲備量,方便布置下一步的古詩詞背誦任務。)
總結:這一游戲情境只通過教師的簡單點撥,學生就都能積極參與進來,這一方面是由于小學低段學生想要盡力表現自己,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這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所以通過這一游戲方式來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們對古詩詞的重視程度,家長也能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古詩詞記憶引導,這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又一大體現。
以上三個游戲通過知識闖關的形式一步步幫助教師對學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無紙化測評更符合小學低段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也能滿足小學語文低段教學的目標要求。
(二)設計活動,讓學生自主體驗
▲活動一:有話要說
活動設計:將班內學生平均分組,每個小組為五個人,教師將提前準備好的講解成語故事的演繹圖片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對圖片上的信息進行講述,即看圖說話。每個小組有一分鐘的時間,小組代表可以使用一次“求助”技能,即向小組內的同伴進行求助。當小組代表講述完成語故事后,由全組成員一起說出這個成語。教師評價時需要根據全組成員的合作表現以及學生中的個體表現進行評價打分,最后形成小組評價量表,再進行小組評比。
(設計意圖:為了豐富學生的成語積累,落實無紙化測評,組織“有話要說”的小組合作活動,一方面學生需要通過配合來完成這一活動任務,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集思廣益加深對成語的理解。這對教師有效開展評價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由于小學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其抽象思維和理解力都有待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采用有趣的小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用多媒體形象化展示的方式進行成語故事呈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從而實現對學生語用能力的檢測目的。)
▲活動二:我是主角
活動設計:教師先確定活動小組以及成員,再給學生提供幾個可供選擇的表演劇本,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劇本。接著,由小組內的學生自主設計如服裝、音樂、道具、表演背景等。最后進行兩次劇本表演排練,對需要改進的地方通過小組商議進行優化和完善。在正式表演時,按照劇本異同以及同類劇本的先后順序進行表演。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自我表現、現場反應以及團隊合作情況等進行評價打分。
(設計意圖:本活動根據小學低段學生愛表現且活潑好動的特點,立足評價活動的過程性特征,致力于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通過為學生創設角色扮演活動,將相應的成語教學通過學生自身對成語的理解以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能在劇本表演的過程中感知表象之下、文字之外的角色特點,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成語的內涵,體驗漢語言文字的精妙。組織這樣的無紙化測評活動不僅與文本閱讀教學相呼應,還大大延伸和拓展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通過組織活動的方式進行無紙化測評,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情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在測評活動中多給學生自主思考和體驗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測評活動,培養學生合作與創新的精神,為學生營造出自主、輕松、和諧的語文學科測評氛圍。在測評活動過程中,教師在檢測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時,除了根據教學目標中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要求和課文誦讀,還可以通過測試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來豐富學生的語用能力。
(三)及時評價,構建多元互動課堂
在小學語文低段無紙化測評活動中,學生的臨場表現非常重要,這是學生對課堂體驗的第一反應,教師應抓住這一機會,及時對學生進行恰當的點評,用巧妙的語言,以恰到好處的方式給學生以評價,以此來保證無紙化測評不滯后。比如,在學生參與“拼讀樂園”這一游戲活動時,如果學生在拼讀時出現了發音不規范、拼讀聲調不準確等問題時,教師要及時指出來,并予以糾正。在組織“生字開花”游戲活動時,有的學生不愛思考,總是為生字組成無意義的詞組。對于這類現象,教師也要及時發現,并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并把學生的組詞情況納入測評范圍中。在“古詩記憶超人”這一游戲中,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只單一地考查學生古詩積累的多少,還要評價學生對古詩的輸出方式,如背誦古詩的情感表現、理解力、閱讀情感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保證無紙測評的及時性。
同時,有效的評價并不是單一的教師評價學生這么簡單,還要構建起多元化的評價模式。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特別是自我興趣和習慣養成方面,教師在做無紙化測評教學時,除了注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要構建起多元化的、多方向的評價樣態,讓學生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不斷實現語文學習能力的進階。比如,在組織“有話要說”這一無紙化測評活動時,教師可以專門針對這一活動進行評價,具體可以這樣設計:
首先,當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說一說自己參與活動的感想,對自己和同伴進行評價。有的學生說:“我在這一活動中掌握了很多成語故事。”有的學生說:“我在這個活動中對同伴更加了解了,原來他們積累了這么多成語故事,我要向他們學習。”還有的學生說:“我要多讀書,了解更多的成語故事,以后講給大家聽。”這些都是學生參與活動的感想,也是學生的自我評價過程。
其次,在活動結束之后,小組之間會形成一種競爭的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小組代表發表自己對其他小組的看法。有的小組代表說:“我發現某某小組講的故事很生動,特別吸引人,比我講得好。”有的小組代表說:“我們小組的同伴最厲害了,每個人都會講好幾個成語故事,我認為我們小組是最棒的。”這樣就形成了小組間的評價,教師通過學生的角度充分了解了小組單位下的自我看法,這是對學生集體榮譽感以及高尚品格的測評,是無紙化測評中的重要部分。
最后,在小組相互評價之后,教師還要做出總結性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被評價主體在測評活動中的表現給予足夠的鼓勵,并給出指導性建議以及綜合性的反饋,如教師不僅要指出某個小組中某位同學的優點、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還要指出某個小組的整體表現。
三、無紙化測評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的反思
首先,無紙化測評是相對紙質測評而言的,是明顯優于紙質測評的有效評價方式。無紙化測評充分體現出了學生在參與測評活動中的過程性表現,它與分數測評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小學語文低段組織無紙化測評活動要注重對學生測評活動的前期準備、測評活動中學生的過程性表現以及測評活動結束之后組織的自評、小組集體評以及他評等環節,要能通過學生的測評結果給予教師有效反饋。
其次,無紙化測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開展,除了要求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還要注重測評方式、測評內容的多樣化,但要結合小學語文低段學科目標以及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組織和設計,還要融合設計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等多方面測評活動。當然,這些都要從對學生的語用測評出發,采用學科融合的理念彰顯出無紙化測評的優勢。所以要設計靈活多樣的測評活動,用游戲活動、小組合作活動、問題探究活動等形式來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深刻體驗,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最后,為了避免無紙化測評流于形式,保證無紙化測評落實到位,教師在小學語文低段的教學實踐中應得到家長、學生的理解和支持,學校和教師提前做好教育宣傳工作,幫助廣大家長和學生理解無紙化測評的目標、開展方式、預期效果等,從而保證無紙化測評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有序開展和高效落實。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實驗小學東區校)
編輯: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