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朝上、腦袋朝下,身體呈S型。在露天地下管道施工現場,高磊在逼仄的空間內用焊槍一點點觸摸焊點,一焊就是幾小時。
為節省時間,他選擇在地下管道施工現場就著礦泉水吞下一口口面包。他盡量少喝水,尤其怕上廁所。近日,高磊在接受筆者專訪時表示:“這其實沒什么,這就是工作的常態。”
蛇年春節假期剛過,高磊再次回到工作崗位。坐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磊技能大師工作室”中,他表示,新一年,在鉆研技術的同時,要帶領團隊參加各種比賽,對得起自己身上的“北疆工匠”榮譽。
習慣了一身工作服、一把焊槍就能進入工作狀態的高磊,目前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的中國二冶集團鋼結構工程技術分公司就職。
盡管過去的數年里,他斬獲了內蒙古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焊接項目金牌等多個榮譽,但他最看重的卻是國際焊接技師這個身份。
高磊說,10年前,他進入包頭機械工業職業學校(后更名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時,想得最多的是畢業后順利找到一份工作。
但一次大賽改變了高磊的命運。20歲的他在江蘇參加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時,幸運斬獲焊工項目二等獎。此次比賽,也給高磊留下遺憾,“由于競爭激烈,未能走上更大賽場。”
高磊的遺憾最終在2020年“嘉克·通用技術杯”國際焊接大賽上得以了卻。他回憶說,在遼寧舉行的該次大賽,有中國、印度、俄羅斯、白俄羅斯、巴西等多國選手參加。賽前,他放棄節假日進行艱苦訓練,突破自我,最終獲得個人二等獎,并以95.5的高分獲得對接板狀試件個人單項第三名,他的作品被大賽組委會評為“最佳試件”。
“正是這次比賽,讓我開啟了參加國際焊接技師資格考試的征程,并最終順利取得國際焊接技師證書。”如今說起這些,高磊依然難掩激動。
成為國際焊接大師之后,高磊的焊接人生也經受了多次考驗。
2021年,他在參與建設國家重點工程——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時,一處橋梁箱體內部有焊縫缺陷,需仰臉焊接。“但箱體內空間狹小,人縮著進去沒法轉身,起初沒人愿意接這項工作,我便主動請纓,想著攻克這個難關。”
“焊接時溫度達40多攝氏度,熱得無法呼吸,我是咬著牙、靠著意志一點點完成任務的。”讓高磊興奮的是,之后經第三方檢驗,焊縫檢測一次合格率為95.5%,成形和質量也得到了在場專家的點贊。
2022年,高磊帶領10名焊工赴福建參與大東海精品鋼鐵工程施工項目時,焊縫檢測一次合格率達到了99.5%。得到專家業界認可后,高磊也收獲了更多自信。然而,新的挑戰又來了。
中國二冶集團鋼結構工程技術分公司總經理王志義告訴筆者,隨著橋梁設計理念的轉變,傳統鋼板已不能完全滿足橋梁設計及施工要求,但高性能鋼的鋼材含碳量較高,焊接性能差,成了業界的技術難題。
2023年,高磊帶領團隊通過大量的焊接試驗,成功制定出高性能鋼的焊接工藝,做出了工藝試件,一次合格率達到95%以上,并應用于包頭市G110國道快速路工程。
假期剛過,但高磊已經開始了忙碌的工作和鉆研,“我最終的夢想是做一名‘大國工匠’。”這位27歲的小伙子對筆者透露,他要為這一榮譽一直奮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