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曾說過,要想充分理解和把握某種社會關系、國家關系、法律制度、理論觀點等,就要從與之相對應的現實出發。阿多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提出了文化工業批判理論。在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級不僅想在政治和經濟上控制人民大眾,也想從思想上掌控群眾。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等人對德國納粹的專制集權深惡痛絕,他們在法西斯占領統治德國后遷居美國。然而阿多諾發現美國統治階級以另一種更為隱蔽的手段來宣揚自己的意識形態,控制民眾的文化思想。在美國進行研究的阿多諾看到了民主背后的文化獨裁,對美國的大眾文化持批判的態度。
任何理論的形成都離不開對以往理論的批判繼承,法蘭克福學派作為西方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自然學習和吸取了馬克思的許多重要理論。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論對文化工業理論的產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阿多諾把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論用來分析文化工業,認為文化工業產品已經具有商業化的屬性。
文化工業的標準化特征。文化工業的標準化特征,是指資本家按照同樣的模板批量生產的文化產品,這樣生產出來的文化產品千篇一律,文化的內涵和個性被抹殺,淪為商品。久而久之,大眾就會習慣于和滿足于這種同質化文化,變得麻木、失去創造能力和思考能力。阿多諾敏銳地觀察到文化工業的藝術產品逐漸喪失了創造性和獨特性,于是他猛烈抨擊標準化流程生產出來的文化工業產品,期待大眾能夠享受到真正的文化藝術品。
文化工業的商品化特征。資本家生產文化產品的唯一目的就是不擇手段地獲得高額利潤,比起產品是否蘊含文化底蘊,他們更注重產品能否獲取暴利。阿多諾認為,文化產品已經不具備應有的文化屬性,徹徹底底地淪為了商品,正如阿多諾所描述的那樣,“藝術今天明確地承認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質,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
文化產品的反啟蒙性特征。啟蒙思潮以來,很多學者都渴望實現藝術的大眾化。在高速發達的資本主義條件下,這個理想表面上實現了,內里卻破敗不堪。文化工業帶來的文化產品,是通過技術和對人性特點的理解包裝出來的產品。因此,阿多諾在《文化工業述要》中說:“文化工業的總體效果是反啟蒙。”資本主義社會制造出極具同一性和欺騙性的文化工業,蒙蔽了大眾文化的啟蒙性。
學界暫時還沒有關于網紅展的準確定義,顧名思義,網紅展就是在網上被大肆渲染而走紅的展覽,是一種現象先于定義的存在。網紅展最初發源于美國,叫作“快閃展(Pop-up Exhibition)”,是互聯網傳播語境下誕生的現象級新名詞。康德認為藝術應當是“自由的游戲”,是一種不以追名逐利為目的的行為。而絕大多數網紅展是以商業目的為主,參展的人們幾乎只考慮出片率以求流量,展覽中藝術的內涵無人理睬。
“文化工業”的影響下,網紅展的發展也呈現出“異化”特征。在資本的影響下,網紅展的文化內涵逐漸喪失,成為大量復制的商品,在無形之中抹殺了人們的個性。
1.網紅展實行批量復制
在工業化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文化的發展致力于滿足人類的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但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文化的發展卻呈現出工業化、機械化等特點。阿多諾從流行音樂和電視電影等角度出發,聲稱這些流行文化都是同樣模板的復制粘貼。“顛來倒去的流行歌曲、電影明星和肥皂劇具有僵化不變的模式……它的變化也不過是表面上的變化。”大多數網紅展的創作內容同質化嚴重,實質上已經消解了藝術產品的獨特性。
2.網紅展追求利益至上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條件下,文化工業不可避免地沾上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質。資本家只顧不擇手段地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抹殺了文化內在的本質規定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在《啟蒙辯證法》中提到“藝術作品的社會等級卻變成了它的使用價值。”文化產品徹底變成了斂財的工具。在網紅經濟效益不斷更新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精神文化發展需求日益增加,網紅展里藝術產品的內容生產卻從滿足用戶的自我實現的需要變成了對流量的追逐。
3.網紅展塑造偽個性化
“在文化工業中,個性就是一種幻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械化、工業化的產品模式和日益細化的分工模式使工人日復一日地重復著相同的工作,“異化”成為生產的工具。人們沉浸在文化工業產品創造的幻想之中,實際上并沒有擺脫現實生活中被異化勞動控制的形式。文化工業產品帶來的虛假的滿足感,并沒有填補人們喪失的內在的本質規定性,反而使他們更加赤裸地暴露在資本的控制之下。網紅展的大規模產生,看似滿足了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實際上卻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消弭了人的個性。
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文化工業理論對工業文化產品具有一定的批判意義,但考慮到其產生的時代背景,我們應辯證地看待網紅展。只是網紅展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其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致使其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忽視社會效益。為改善網紅展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亂象,各方面的努力和協調是必要的。
網紅展的質量參差不齊,人們在盲目的跟風以及追求個性化的過程中容易喪失文化判斷能力,損害個人的全面發展。為了改善網紅展在追逐利益的過程中對人的全面發展產生的消極影響,就要從人民大眾入手。人們之所以會在網紅展創造出來的偽個性化中迷失自我,就是因為人們喪失了自己的主體性。這就需要大眾發揮主觀能動性,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加強科學文化素養,提升明辨是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各式各樣的網紅展中有自己的辨別能力。
網紅展的創作者在利潤的驅使下,往往會忽略文化藝術產品的質量。為了促進大眾的全面發展,網紅展的創作者們就要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保持自己的初心,創造出自己滿意以及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產品。這就要求創作者們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創造出膾炙人口的文化作品。總之,創作者要堅持以內容為導向的原則,不斷提高文化產品內容的質量,這樣才能推動網紅展持續健康發展。
網紅展覽作為當代文化產業的創新形態,其健康有序的發展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促進網紅展覽的可持續發展亟需國家層面的積極介入與引導,應加強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與完善,為網紅展覽提供清晰、全面的法律保障。這不僅可以規范市場秩序,還能有效保護創作者的知識產權,激發創新活力。總之,網紅展覽作為文化產業的新興領域,在政府的支持與監管下,我們有望為網紅展覽營造一個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進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持續繁榮與發展。
(作者單位: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